周慧帝愧疚歸愧疚,但是如果再來一次,他還是會這樣做。然而還沒等周慧帝愧疚太久,第二日他就陷入了繁忙之中。
原因無他,經過周皇後的高效率的措施後,大臣都無法再適應周慧帝原先那套,而周慧帝也無法追上大臣們的步伐,這就導致了各個領域頻頻出錯。
官員們滿心怨氣,底下的百姓們怨聲載道,就連周慧帝身邊的人也對此頗有怨言。
有著周皇後在前邊的鮮明對比,周慧帝卯了勁兒拚命趕,可是有些事並不是說隻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如意,周慧帝把自己整得身心疲憊還是未果。
俗話說做人最怕比較,一旦比較起來哪哪都不如意,周慧帝也是如此。當他發現不論他如何努力也比不上周皇後的時候,他對彆人不自覺拿他和周皇後做比較的話,心裡起了深深的厭惡和自我厭惡中。
周慧帝逃避了,他不再前往坤寧宮,也不再去其他妃嬪那裡,因為隻要一見到周皇後,他就不自覺想起他不如周皇後的事實。至於其他妃嬪,在見過出色的人,周慧帝如何能再看得進其他不及周皇後千萬分之一的人?
與此同時,周慧帝對早朝和處理政務這件事,有了ptsd。
一開始他逃避,借口裝病不上朝時,百官確實有怨言,事情堆積多了,幾番勸說周慧帝依舊裝病之下,百官沒辦法隻能去請周皇後。周慧帝也狡猾,他硬是說他病了,誰敢去勸說他?最後隻能又重新請周皇後垂簾聽政。
看著重新回到正軌,還有著欣欣向榮趨勢,周慧帝更加自閉了,他的身體已經逐漸康複,但是他的心理出問題了。
他沉溺於逃避中,喜歡獨自一人關在寢宮中,不再接見任何人,久而久之周慧帝瘋了。一會兒笑嘻嘻說自己才是大周最有為的皇帝,一會兒哭哭啼啼說自己蠢笨如豬,不配為皇帝。
見狀,有皇子想先先聲奪人,指控周皇後謀害周慧帝,妄圖想利用大義登上皇位,最後被周皇後以謀反罪名強勢鎮壓,自此與皇位徹底無緣。其他皇子一瞧,確認過眼神,周皇後是他們得罪不起的人,隻能乖乖老實龜孫著,期望有大臣能彈劾周皇後竊權亂政。
大臣們呢?他們早就習慣了周皇後的步調,何況有和周慧帝磨合的慘痛曆史在前,若是在重新換一位新皇執政,那他們恐怕又會進入彼此折磨階段。
再說了,周皇後這不還沒稱帝嗎?她隻是代為執政而已,又沒有亂了周國的江山,並且朝廷經過一次大洗牌的情況下,早就換成了中立或周皇後的人,也沒有讓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失,所以大臣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揣著明白裝糊塗。
之前周慧帝病了,讓周皇後代執政的消息,被百官們捂住得嚴嚴實實,僅限於皇城內部流通,如今周慧帝瘋了,有皇子造反被周皇後強力鎮壓,真正代理執政的事兒,這才大範圍傳出。
聽到這個消息時,遠在蕭國的幾位皇子整個人都傻了。
不是,他們還在蕭國籌謀著,為皇儲的事兒奮鬥著,怎麼他們的父皇突然就瘋了?一點兒預兆都沒有,就讓周皇後偷家了!
周國幾位皇子並不是天真的人,他們馬上陰謀論了起來。
周國二皇子捏了捏拳頭,憤憤道:“一定是那婦人做的!”
周國二皇子連母後都不叫了,沒直接說是反賊,已經算是他涵養極好。
其他皇子聞言齊齊點頭應是,此刻他們團結無比,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如今最大的敵人並不是他們兄弟之間,而是周皇後。
麵對這個處境,他們麵麵相覷。
周櫟有些遲疑,“咱們要不要回去?”
八皇子白了他一眼,“你是豬嗎?現在回去無異於是自投羅網!現在回去豈不是正好一網打儘!?”
被罵是豬,周櫟哪還能忍?直接當場反擊回去,“就你聰明?你聰明的話你倒是說說咱們應該怎麼辦啊!”
周國八皇子哪裡能想到破解此局的辦法?要是他能想到還用等到現在?周國八皇子一臉雖然我不知道,但是不妨礙我罵你是豬的神情,也讓周櫟看得心裡憋火,他剛想要回罵,就被周國十三皇子阻止。
周國十三皇子輕咳一聲:“咱們也不是沒有退路。”
此話一出,周國其他皇子紛紛看向他們兄弟中最聰明的十三皇弟。
周國十三皇子下顎輕抬,自信極了,“臨行前父皇不是說讓咱們聯絡蕭晏嗎?隻要咱們說動蕭晏,助他掌權,做為交換條件,他得幫我們趕那婦人下台,如此不就一舉兩得了嗎?”
其他皇子一聽齊齊眼中一亮,紛紛讚歎不愧是他們兄弟中最聰明的十三皇弟!
時間來到登基大典,周國幾位皇子也在應邀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