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浩雲頗有點無言以對,小五說脾氣大的嬌小姐,他一下就想到四妹惜音。
惜音給小妹的印象,大概很糟糕吧。
可是小五,個性未免太孤了。
兄妹倆隨意聊會兒天,感覺還挺愜意,等胖媽給珍卿打來熱水,珍卿就要回去洗漱泡腳,兄妹倆這時才散了。
這樣過了一天,珍卿怕驚華書局要放年假了,趕緊跑到驚華書局去投遞畫稿。
她找到驚華書局那棟樓,先找到這個書局的編輯所。
驚華書局有不少產品,包括文字圖畫很多種類。
他們的編輯所也真的大,珍卿問了很多人,暈頭轉向地打聽半天,才找到兒童畫報的編輯室。
臨近年關,這編輯室裡的人還挺多,每人桌上都堆著比臉還高的稿件,有些桌子上,還擺著一些滾筒式的印機。
人們都埋頭忙活自己的事,誰也沒功夫多看一個陌生女孩兒。
珍卿就近問一個眼鏡哥,兒童畫報征收原創連環畫,現在是向誰交稿。
這個眼鏡哥就抬頭,扶扶眼鏡看了珍卿一眼,然後喊了一聲“塗光昭”,說:“又有來送畫稿的,你來接收登記啊。”
然後,有個穿著厚厚棉長衫的人,跑過來了。
這是負責接收畫稿的年輕男子,長得醜不醜俊不俊,反正是中人之姿。
他介紹自己叫塗光昭,是兒童畫報的編輯助理,專門接收應征者投遞的畫稿。
自我介紹完了,這位塗光昭助理,叫珍卿寫一下作品的簡單信息,如作品名稱,故事類型,畫法風格,作品體量等。
作品信息登記完了,還要登記一下個人信息,如姓名和通信地址,有電話還要留一個電話號。
珍卿填寫通信地址和電話時,不免有些猶豫,目前,她不太想讓人曉得她畫畫來賣。
謝公館那一片彆墅的路口外麵,正好有一個郵政局。
郵政局有一種服務,叫“存局候取”,可以讓人把信件,直接發到某個郵政局裡,而收信者不必寫詳細的地址,免了暴露家庭住址的危險。
珍卿覺得謝公館人事太雜,即便對她友善的那些人,也未必要讓他們曉得她賣畫掙錢。
之前畫《昆蟲記》的插畫,暴露家庭地址就算了,因為那時候謝公館沒多少人,也沒有人關注她的通信,如今可不一樣了。
還是先悶聲發大財吧。
珍卿錄完基本信息之後,就很鄭重地把畫稿,交給了這位塗助理。
塗助理接過畫袋子,隨手放在他的手邊。
然後他把珍卿填寫的信息表,翻了一頁,把第二聯的複寫紙撕下來,拿了一碗綢綢的漿糊,把信息單貼在珍卿裝畫稿的袋子上。
信息表貼好了以後,就見這位塗助理,隨意地把她的畫袋子,放在三堆稿件的其中一堆。
珍卿鬨不清那三堆稿件,是不是也是應征的畫稿。
這個塗小哥這麼隨意的態度,讓珍卿心裡微微一動。
她又瞅一眼那邊的三堆稿子。——難不成投稿者甚眾,已經把這些人弄麻木了?
這塗助理,一點沒有當場打開看的意思,珍卿探問一句:“塗助理,不打開看一下嗎?”
這位塗助理,見他是一個小姑娘,態度還算平和,說:
“杜小姐,前麵還有三四十件稿子,我要依照製度辦事的。
“我們審稿程序很嚴格,初審三人、複審三人、終審也有三人,總之,會務儘公平公正之意,請杜小姐放心吧。”
聽這位塗助理解釋的意思,珍卿猜測,大概有其他的投稿者,懷疑過這兒童畫報,會有弄虛作假的嫌疑。
珍卿對自己的作品,還是抱有信心的,隻是世事無絕對,有點怕這兒童畫報的編輯們沒眼光。
珍卿問這審稿流程,大約要走多長時間,塗助理扶扶眼鏡說:
“不過三五天,就要放年假,年前是來不及的。這些稿件,年後一月之內可以審完。”
珍卿要了《兒童畫報》編輯室的電話,就告辭出來了。
珍卿雖說有點不放心,不過想想她備了份,就算有什麼問題,好歹有個補救的辦法。
既然來了書局,她就逛了逛書局旁邊的門店,買了一些顏料和畫稿,再看看有沒有可買的書,可以給李師父寄回去。
事情還真是經不住念叨。
李師父之前寫信交代,叫她寄點古籍疏注類的給他。
她在這驚華書局裡一逛,找到了一本《淮南子校勘注疏記》,是一個叫史庭蕃的學者所著。
這本書要花五塊錢,珍卿還是二話不說,給李師父買了一本。
她看到有建築類的書,想到三表叔在禹州省城,不一定能買到最先進的書。
她尋摸來尋摸去,也給三表叔買了兩本,分彆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祠堂》《西洋建築手繪》(後一本超貴的)。
再想一想,既然給李師父買了書,也該給李師娘買一些。李師娘在家長日無聊,不過彈彈琴、看看書。
珍卿覺得不如叫李師娘,看看那些西洋,打發打發時間,她又給李師娘買了三本,先讓她瞧瞧看喜不喜歡。
珍卿買了一大包書,沉甸甸地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