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報社學習和遊樂(2 / 2)

“見賢,這種事你就彆提了,珍卿為善不欲人知,你何苦跟她說破了?”

在珍卿緊追不舍之下,蘇、荀二位前後說漏了嘴。

原來之前錢明珠擘劃的大事件,後來提供嫌犯線索的兩個女學生,正是蘇見賢大姐和報社同事白梅。

當初謝董事長和陸三哥,自然也在暗中謀劃推動,讓案情儘快真相大白,使謝公館擺脫風口浪尖。

但不得不承認,若非那兩個女學生提供線索,找到錢明珠指使的四個乞丐,案情沒那麼容易水落石出。

對兩個女生的出現,謝公館的人都暗感慶幸,但是礙於輿情發酵太厲害,謝公館反倒不能跟她們接觸。

謝董事長交代以後,大家甚至都不打聽這二人,隻曉得警察廳把賞格給她們了。

繞了這麼一大圈子,原來竟是朋友們幫的忙。

蘇大姐和白梅姐若非是認識她,未必會冒得罪惡人的風險,提供了那麼重要的線索。

而荀學姐借她的名,送給蘇大姐一百塊錢,想必也是為推蘇大姐和白梅姐一把,讓她們幫謝公館的忙。

珍卿一時間不能說破,但越發覺得欠人良多,簡直不知道說什麼好。

珍卿回到楚州路杜宅,已經是晚上七點鐘,杜太爺生氣咆哮:

“你弄啥嘞浪到這麼晚,你是個妮兒,咋在外頭浪這晚!”

珍卿解釋了半天,不得不說出跟人辦報紙。

杜太爺打開新世界大門,又曉得珍卿一樣能耐,才算放過了珍卿。

杜太爺和陸三哥兩人,一人占據飯桌的一角,不錯眼地盯著珍卿吃完飯,他們兩人才各自回房了。

外麵又是風又是雨的,珍卿回到閣樓上,在窄巴巴的高屋頂區域散步消食,散完步擺開紙筆寫點東西。

但她今天心思太雜亂,寫了一篇半不免有點跑神。她乾脆躺到沙發上,看順著閣樓屋頂玻璃,潺潺流下去的小溪水。

當初和荀學姐一同辦報,她特意問過荀學姐,她辦《新女性》有意對抗當局嗎?

荀學姐說,她家受了六三政變的教訓,說他們父女也並非激進派,珍卿才放下心給她當合夥人。

但珍卿後知後覺,政變後社會黨人見不得光,但他們其實並不沒有消失。

容易傳播先進思想的學校,最有鬥爭根基的底層勞工,還有策動後能見奇效的機關單位……

彆說是珍卿有感覺,像杜教授這種傻白甜,有時候不知不覺的談話中,都表現出社會黨魂靈猶在……

但荀學姓和蘇大姐,看著並不像社會黨,更不像激進的獻身派,她們熱忱地投身報刊業和教育界。

可她們有時候的行跡,就是有點神神秘秘的。

珍卿想不通其實糾葛,看著眼前的字紙筆墨,想到盧君毓對她的文學批評,也覺得有一點煩惱。

其實,之前讀者來信裡頭,也有人質疑她的男女互動,但這是微乎其微的聲音,荀學姐跟她說不用在意。

她覺得男女耍花腔那點事,她沒有直接經驗,還沒有間接經驗嗎?她對生活觀察得也細致了。

這天晚上,杜太爺上來好幾回,三哥反倒一晚上沒來。不過他沒上來也是對的,杜太爺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

古以錦先生和肖如山先生,都給珍卿打了電話過來,說《葫蘆七子》第一部單行本,有望在九月之前麵世,現在各地預定的零售商,每天都是電話來信不斷。

這倒是一個利好消息,但也有一個不算糟心的壞消息。

珍卿去年畫插圖的《昆蟲記》,因為翻譯著作權的問題,三位譯者一直僵持不下,把《昆蟲記》的出版計劃都搞黃了。

這插畫稿費都結清了,珍卿想上心也上心不起來。

蕭老先生又來給珍卿上課了,雨天不願出門的杜太爺,有時候會溜達上來,靜悄悄在旁邊圍觀一下。

不過外語他也聽不懂,不過聽個熱鬨和寂寞罷了。

倒是楊家二表伯興頭十足,沒事喜歡出去走動。

但他既不願意坐黃大光的車,出門也不願隨身跟人,就願意自己出去轉悠著。有時候一轉悠就是一天,天擦黑才回到杜家宅子裡。

————————————————————————————

時間進入公曆八月末,再過不到一個禮拜,珍卿就要開學了。

《葫蘆七子》的第一部單行本,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男女老少的市民們,淩晨就跑到驚華書局排隊。

那些巡夜的巡捕們,以為這幫人故意犯禁,還赫赫勢勢地驅趕他們。

珍卿一早接到古編輯電話,說才是上午的九點鐘,頭批五千本單行本就已售罄。當時敲了幾遍鑼告知讀者,首批印出來的五千本已售罄,驚華書局門市那還人頭聳動,

《寧報》的發行所那裡,客商把店鋪擠得水泄不通,那場麵也是很激動人心的。

但珍卿不能親自去見證。

海寧很多好遊玩的去處,但之前秋雨淋漓,杜太爺和遠堂侄子身體不適,大家一直沒能成行。

正好今天風和日麗,陸三哥特意辟出時間陪伴,珍卿今天也沒有上課,就陪杜太爺他們逛海寧城。

住在三弟家的杜明堂,現在也已經病愈出門,正好跟大家一起遊覽閒逛——他是永陵市教育局科長,開學之前必須要趕回永陵,現在不玩以後沒得玩了。

三哥走前跟徐師傅交代,叫他從驚華書局外麵經過一下。

已經是上午十點鐘,驚華書局所在的格瓦拉路,竟然還是人流湧動、吵吵嚷嚷,儼然是盛大的節日氣氛。

杜太爺納悶地問:“今天是啥節氣嘞?”

杜太爺和明堂侄子,都掰著手指計算,杜太爺小聲嘀咕:

“離七月半還差幾天嘞。”

明堂侄子覺得不像:“哪咋是七月半嘞,七月半也不是這個熱鬨法。像是買啥……買啥書籍嘞。”

路邊的人多拿著一本書,好多人就站太陽底下看,走路都顧不得了。

明堂侄子欣然讚歎道:“果然是人文新風,氣象不凡嘞。大城市學校多,愛讀書的人也多,不像永陵那地級市,閒嘞都坐茶坊泡戲院上賭館嘞……”

徐師傅多了一句嘴:

“他們買的是漫畫書,名字叫個《葫蘆七子》。這漫畫書畫多字少,不識字也能看得精嘞,陸先生沒事也愛看,不過這頭一撥怕搶不上……”

徐師傅這麼一說開,明堂侄子恍然驚悟,說他侄子侄女天天也看這個,為爭看那個《兒童畫報》還打架嘞。

杜太爺這一會兒,也有點長輩風範了,他說這書既是這麼好,叫浩雲幫著買三本,明堂回禹州一路帶回去,叫孩子們也見見海寧的新鮮世麵。

珍卿說不麻煩三哥,這事還是由她來辦吧。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想多發點,但想去吃個夜宵

再看看附近有沒得鴻星爾克感謝在2021-07-23 22:31:27~2021-07-24 21:47: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顆糖果 50瓶;波光瀲灩cxm、喜歡銀子? 10瓶;TianHe 3瓶;辭鏡、27136068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