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結婚進行曲》配上中文唱詞,不少洋人雖覺不合規矩,但這樣的表演有種怪異的美妙感。
文化名流們多在笑著欣賞,留意到她們的歌詞就隻是四句詞反複吟唱,唱的是:
春陽嬌,桃夭夭。鳳凰於飛花期好。
執子手,願攜老。關雎比翼隨暮朝。
一個老先生拍手叫好,興高采烈地跟同座講:“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夭》本是婚禮賀詞,今日巧用婚禮之中,正合祝頌婚姻之意。”
孫離教授笑著補充說:“鳳凰於飛,月圓花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比翼雙飛,暮暮朝朝。詞簡而情深,國人的婚禮若都如此辦,才見博大精深之中華。我猜這四句唱詞,多半出自杜小姐之手,作詩遣詞造句容易,趣味情境卻最難得,這卻是她的風格。”
同座便追問杜小姐的大作,這時孫離教授倒緘口不言了,樂嗬嗬叫大家認真觀禮。
在場不少媒體從業人,也把這歌詞記錄下來,並趕緊叫攝影師多多拍照,這樣彆開生麵的新式婚禮,明顯能造成大噱頭,明天的頭條已經有了。
寧報的肖先生跟鄰座同業者說:“老金,我老肖給你打包票,我《寧報》今天有一號外,專門登載這中西合璧的新式婚禮。”
這時,杜教授已經把吳二姐,帶到春風滿麵的趙先生跟前。
司儀說著“相識有緣,相守有分”的話,拿戒指的伴娘在溫婉地等候著。
大家都矚目台上那對新人,在司儀的主持下,德高望重的證婚人,拿著一個紅色婚書,在麥克風前念起珍卿寫的結婚證詞:
喜今日趙謝聯姻良緣遂證,嘉禮因成。
關雎早詠,趙士遠誌已當歸;
麒趾尤歌,吳女仁心方春回。
係神農之二袋人祖闔讚
奉華子之青囊藥王儘歡
慈善世家瑞葉添花子孫旺
文明新人蓮藕纏絲情誼長
舉案何必齊眉,對坐添歡
相敬未妨如友,共敲棋盤
魚水之歡今始,
鴛鴦之盟永誓。
這與眾不同的結婚證詞,先點明是趙吳兩姓聯姻,再講出兩位新人從事的職業,其後再講家風學術,後麵的兩句又顯示反傳統的夫妻關係,希望夫妻間能夠因平等而和諧。
小小的一紙婚書,又引得眾賓朋嘩然震驚,紛紛笑著議論並鼓掌不停,再次把婚禮帶進一個小高潮。
緊接著,是新郎新娘在婚書上簽名,然後是雙方父母和證婚人簽名。
《寧報》的肖如山先生,喜盈盈地跟鄰座說:“我說得沒錯,閱文聽戲都不喜平淡,這個婚書又是一奇,今日婚禮新奇有序,我的晚報號外必定也精彩。”
孫離教授他們那邊,又把婚書的文字錄下來,議論這證婚詞的意思很大膽。
再下麵,新郎新娘開始交換戒指。
新郎新娘的家人們,眼含虔誠地看著新人,雙方父母是都哭了。
珍卿她們的合唱團,現在已經成了背景,也在一旁安靜地看這一幕,樂嫣抹抹眼淚,抱著珍卿的胳膊:“珍卿,你將來也要給我寫婚書。”
熊楚行和裴俊矚異口同聲:“我也要。”
吳大哥在不遠處看著新人。很奇怪的是,他沒有如數給二妹嫁妝,與親妹幾乎已至決裂,他卻一瞬間也感到鼻酸,驀然想起七歲時,媽媽帶著五歲的妹妹離開。祖怡被媽媽拉著離開,卻一直回頭,哭著喊“哥哥,哥哥”,她抱著媽媽的腿仰頭流淚:“哥哥怎不一起走,我想跟哥哥一起走。”
那個才有媽媽腿高的小丫頭,今天已經嫁作人婦了。他們兄妹那麼小就分開,長成以後再相見,祖怡跟小時候全不像了,以至於他總覺得妹妹很生疏,不容易找回幼時的親切感。終究是漸行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