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儀式流程都走完,到了吃吃喝喝的階段,兩下裡親戚友好交談,謝家人極口稱讚珍卿,睢縣親友也真心附和,順便講講新娘子的閒談逸事。
三表叔跟陸三哥大舅講,珍卿一小是個心善的,小小年紀就願意替人著想,說她看窮人家孩子烤火燒傷,就千方百計給人家送衣裳送傷藥。
玉琮他娘也熱情補充,說珍姑姑一小有禮數,常日的人情來往上,她祖父有想不到的,她一個小人家都能想到,做事說話叫人心裡真熨帖。
玉琮他爹作為杜氏族長預備役,覺得該有撐起場麵的能力,他也一改穩重的作風,講起珍卿小時候的趣事,說珍卿確實心眼好,那時候在族學上課,天天早上省出半個饃饃,給杜家莊南村的一個老乞丐吃的。大家又是一輪交口稱讚,順便誇讚杜氏的家風。
珍卿聽人誇她這件事,頓時囧囧有神,心虛不已。她給南村老乞丐送黃饃饃,初衷可不是好心,是蠢笨的羅老媽太蠢笨,要做白麵饅頭堿放太多,給做成了硬邦邦的黃饃饃。
她實在懶得吃那玩意兒,順手就往玉帶橋底下扔,被那個老乞丐撿著,吃的時候還把牙崩掉,搞得她心虛不已。有時候得著好吃的真給老乞丐勻半個。
主人家今天邀請來的,都是通情達理的近親屬,誰也不會那麼不著調,講話做事專門塌彆人的架子。所以一直是其樂融融,人人都覺得大歡喜。
謝董事長覺得這一天,是從十六歲第一次結婚起,其後數十年光陰中最歡欣雀躍的一天。
這樁婚事真叫她滿意,她小兒子的終身幸福,已經可以確定,作為繼女的小女兒,也不用再替她擔彆的心。
女兒祖怡的繼子已經大了,做繼母必然需要更多的包容心,她相信祖怡會做得很好。可是祖怡的這樁婚事,還是叫人稍感缺憾。
惜音若能改好,婚事還能有一些希望。至於大兒子,謝董事長決定不再想下去,雖然有時還是忍不住會想。
祖興一直講她偏愛二女三子,她原來沒想過要偏心,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發生了,證明她原本應該偏心一些。
謝董事長心情很不錯,這時她遠房表侄翟俊過來,說道:“姑媽,小侄不久要離開海寧,開赴前線為國效力。”
謝董事長麵現訝異,看他有些失意的柿餅子臉,難不成是為了惜音嗎?
她拉著翟俊的手憂心地說:“上前線那要死人的,俊俊,不管你是為什麼,該替你父母想一想。”
翟俊醜臉沉著地點點頭說:“姑媽,我家裡還有兩個弟弟,傳宗接代、侍奉高堂,有他們在我不擔心。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們將奉領袖的命令,繼續北伐恃武割據的軍閥,助領袖完成統一大業。”
謝董事長無言地點頭,隻好叮囑他在戰場上務必小心。
這天訂婚禮結束之後,睢縣的親戚們還回楚州路住。
珍卿給基青會女工夜校畫的字角,不知怎麼傳到出版界的人那。
驚華書局的古先生,還有《寧報》的肖先生,爭先恐後地要出版這個字角冊子。
珍卿給掃盲女工畫的字角,分彆集成三本冊子,一共集合基礎掃盲的四百字,可以給初級、中級、高級三個掃盲班分彆用。
連她們做《新女性報》,也要儘量用這常用的四百字,免得識字不足又想讀報的沒法讀。但要說這四百個字角,出版意義有多大,珍卿自己沒什麼概念。畢竟這種幼教用品,市麵上產品很不少,有的家長自己也能畫。
古先生和肖先生解釋,說杜小姐書法已是上上佳,而她在字角背後作的畫亦極好。這些畫是幫助記憶前麵漢字的,一般通過聯想來記憶,但圖畫的好壞與記憶效果有關,還能影響人的審美趣味。
珍卿畫的字角,無意間結合記憶功能和審美效果,他們調查總結後,看過的讀者都非常喜歡。時下全國的文盲率這麼高。這種高品質的掃盲識字用品,投放市場會很受歡迎。
珍卿正招待睢縣來的親戚,既然出版字角有益無害,她還是叫她的專屬律師傅先生,來幫著先談一談。
李師父叫珍卿來房間,交代把字角帶來給他看,特彆注意看珍卿的書法,輕描淡寫地指點她:“你筆力弱了,如今每日練幾個時辰?”
珍卿訕訕地低眉斂目,想說她在高□□課多,業餘寫寫畫畫的事情也多。不過想一想,在李師父麵前,犯不著找這麼多借口,她就低眉順眼地講實話:
“一個禮拜練習兩三次,上學時練半個時辰,周末練習的話,會練一個時辰。”
李師父並沒有動氣,點點頭說:“我老了,你大了,長年累月不在一處,鞭長莫及啊。不過你記下師父的話,學藝不易,彆把手段丟下就行。”
珍卿猛地點頭,扶著李師父,到痰盂那吐了一口痰。
李師娘端著藥進來,笑眯眯地問師徒倆:“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