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希宜經濟上靠他太太,政治上靠連襟祈連海,兩個靠山怕都快靠不住了啊。
到六月中旬時候,珍卿的傳聞完全風平浪靜,這時她才慢慢把心態放平了,生活重新回到正軌。
三哥:
見字如麵。
我兄在美衣食可還足慣?但有所需儘可發電報來。
國內已經仲夏,到處綠密紅鮮,如帷似錦,時時鶯媚蝶翩,鼓簧飛舞。
上周黃溪公園劃船,萍水分波,蓮下采菱,誤驚水中魚與花上鷺,頗得李易安之樂。
端午除大啖五餡青團,尤以定西湖中觀賽龍舟最得趣。二姐與姐夫攜子觀賽,意氣風發報名劃船,母親與杜教授亦老驥奮發,加入賽舟之青年男女。
妹與元禮、仲禮、嬌嬌,在岸上蹬躍呐喊,聲嘶力竭,雖未親身參與,亦覺精神大爽快。
出人意料者,母親與杜教授竟得魁首,二姐言父母心意相通,並且奮發蹈厲,由此從眾青年中脫穎而出……
仲禮興奮詢問,何時再來賽舟,妖嬌回程路上,黯然嘟囔若父母在更好。元禮怒斥嬌嬌,道父母不再回來,嬌嬌因此啼泣難止。
母親詢問元禮、嬌嬌,是否願到父親身邊,元禮立刻否決,嬌嬌默默不語,仲禮斬釘截鐵言,決不到父母身邊。
……
端午節前後三日,祖父過食青團米粽,積食難捱,忽憶幼時楊家姑奶奶對祖父喂食米粽,致其積食生病而自責逾日,因再憶姑奶奶沉屙難愈,言欲以同輩表弟身份,回鄉力勸姑奶奶來寧治病。
母親與妹極力阻止,恰有睢縣楊家姑奶奶來信,言大表伯長子宏雲表哥,將於五月初三(公曆六月十三號)與未婚妻林氏大霞完婚。
此念一生,祖父忽然雷厲風行,叫阿成速辦省親禮呈,而其亦火速收拾行裝,臨行前將妹贈之鞋襪金表、兄贈之茶酒藥丸,裝滿滿滿八個包袱。
火車起程之日清晨,祖父五點即起,拿兄所贈之兩根龍頭拐杖,第數於胸前反複比畫,詢問袁媽與老銅鈕,是黃楊木的體麵,還是陰沉木的氣派……
祖父歸心似箭,不至一周便成行。
看到這裡,陸浩雲掩唇輕笑,他大約明白小妹話意,也了解杜太爺的心態。
他點點手邊一張中文報紙,這是一份《中國新報》,是美國華僑會讀的報紙,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寫著中國最暢銷的連環畫作者,是個很年輕的女孩子,這引起中國人的大討論。
陸浩雲默默地想,小妹也愛報喜不報憂啊。
——————————————————————————————————
有一天,珍卿下學去謝公館,把吳二姐扶坐下來,小心翼翼地摸她肚子,滑稽兮兮地說:“道路紛傳,二姐你揣上小寶寶了,有這回事嗎?”
吳二姐好笑地說:“什麼道路紛傳,你多半聽胖媽說的吧。”
珍卿不置可否,吳二姐手撐著腦袋:“剛剛做的檢查,不到兩個月,如果一切順利,你與小寶寶會明年二三月見麵。”
懷孩子的是吳二姐,珍卿感到額外的喜悅,她回想這兩輩子時間,沒特彆盼望哪個嬰兒出生。在杜家莊的那些年,近親屬也沒什麼新生兒。不過若衡表姐倒是快要生了。
珍卿不跟倆月的小動物說話,隻跟吳二姐說叫她保重些,最好現在不要再工作,好歹把胎養定再說吧。
晚餐時間和飯後散步時間,大家就二姐該不該停工各抒己見。最後除了二姐之後,所有人都讚成她休息養胎。如此就要繼續商議,像眾仁醫院、產護學校、徽州防疫委員會等,這些重要的機構都交給誰來暫管。商議來商議去,暫定請謝家四舅的兒子某某,還有義賑會龔老先生的三兒子某某,幫著吳二姐分擔這些事。他們都還是可堪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