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大哥上前麵給親友敬酒,楊若雲莫名停駐一會兒,到大哥的背影也看不見,她也學大哥抬頭看這響晴的天氣,明明是暑熱蒸騰的時節,她的身上心裡卻寒嗖嗖的。她想起丈夫也在心裡發寒,她似乎想不通做錯什麼,似乎又想清明一點什麼。反正這個朝代改換了,流行的東西和人物也不一樣了。
楊若雲從旁邊的院子走出,往她父母住處去的時候,發現堂妹若衡挺著個大肚子,站在他二哥昱衡的門外,旁邊是她二哥的念書丫頭。若雲、若衡兩姊妹遠遠地點頭,若雲繼續朝後麵大院落走。
走到她娘的寢房裡頭,若雲聽見她外婆氣惱地哭著嚷:“……我叫姓杜的賊老漢瞧瞧,我一門兒的三寸金蓮,到大城上也照樣吃香結貴,叫我們瑩瑩、玉玉都裹好,找最好的吳婆來裹兒,我們幾輩人都是她,吳婆手藝好著嘞,保準城裡男子見了也愛——”
她兩個兒媳婦也附和她,但總能看出一點猶疑,珍卿她大表娘臉色有些憔悴,心不在焉的,並沒有附和親娘的意思。
那高老太太說著氣勢十足,現在已經安排起兒媳,說回家去就要找吳婆子準備。高老太一見外孫女若雲來,看看若雲她娘懷裡的外孫女,就對著楊若雲說:“你家這小韻貞,四歲也望五歲,我也叫吳婆子上你那——”
若雲卻悚然地打個寒戰,下意識否決她外婆:“不行,我們韻貞不裹腳,打死也不叫她裹腳,她爹不願意叫妮兒受罪,說再大些就送幼稚園去。睢縣城裡有個啟明學堂,她爹說梁士茵校長多厲害,秋上就把韻貞送到啟明學堂的幼稚園。”
若雲的娘怔怔看著她,喃喃念叨著說:“啟明,啟明,是小花那個妮兒念過的?”若雲憂鬱地看著她娘:“她爹就是聽了小花的事兒,特意跑那啟明學堂,跟人家先生談了三天,說要給那學堂捐錢嘞,叫我們大妮兒去上那的幼稚園——”
高老太太和她的兒媳們,聽著這些像天方夜譚,她們想不清妮兒跟學堂有啥關聯,她們想不通為啥要給學堂捐錢,更不明了“幼稚園”是啥園子。
驚惶不安地怔忪一會兒,高老太疾顏厲色地問若雲:“你丈夫弄的啥神魔鬼道兒,生生要誤了你的大妮兒,一雙大腳片子將來咋尋婆家,彆隻顧討你那混丈夫歡心,想想你的親骨肉咋樣過啊,你是她的親娘,你不狠心替她管著,誰還能真心為她,你那想著娶二房的混丈夫?!……”
聽著高老太如此戳心的話,楊若雲臉上的優柔愁態,如雲霧漸漸地散開去,露出為人母的堅毅果斷:“三叔跟我講了,小花是個大腳片子,但她是憑本事給自家掙體麵,她的丈夫萬裡挑一,我的韻貞將來也念書,也叫她靠本事吃飯,靠本事找丈夫。小花的前程沒誤了,我的韻貞也誤不了。”
楊若雲不了解外頭的世界,她也說不清外頭是啥名堂?但她的丈夫、叔叔、哥哥,都說外麵是先進文明的。那她生的兩個小妮兒,她也非得送她們去走走不可。就像從前誰也不看好的小花,人家現在比誰過得不愜意?
她的長輩們驚駭地看著她,覺得她像鬼上身一樣。她自己妮兒的前程她做娘的管著,並不需要哪個長輩的應許。楊若雲以前也講三從四德,事事都順應公婆丈夫,她自謂做到了極好處,足可不愧對任何人,可他的丈夫想要娶二房——一個新式的洋學生,論家世模樣遠遠不如她。
她現在反駁親外婆的主張,有違她從小受到的閨訓,她心裡也非是毫無波瀾的,她鼓起極大的勇氣才能如此。可是她覺得非如此不可了。她的丈夫不喜她這妻子,她的大哥不喜她的大嫂,她非得做點啥變一變才好。她有一種強烈的直覺,若是不自己變一變,她的人生就能看到頭了。
高老太暴風驟雨式的咆哮,把若雲的大女兒韻貞嚇哭,若雲連忙抱著女兒走出房門。
若雲和若衡在半道上遇見,一起再往後頭看看老祖母,聽說杜家表舅爺又氣著老太太了。
若雲看若衡圓滾滾的肚子,夏□□裳穿得單就很顯懷,問若衡:“還有多咱就生呢?”
一個丫頭一個老媽扶著她,若衡扶著肚子笑得溫柔:“論日子還有兩仨月,可我懷的是雙棒兒,講不好一定等到那時!我剛才叫二哥放寬心,等到這雙棒下生時,要有男孩兒準把男孩兒給他,就算他以後不想成婚,還有人給他傳承香火,養老送終。你說他可笑不可笑,他倒專想要個小妮兒養著……”
若衡姐看著這堂妹,嫁給二姑媽家的表哥,公婆丈夫都是和氣講理的,竟願意把頭個孫子過繼人,若衡也是頂有福氣的人了。
若雲姐緊緊抱著女兒韻貞,笑熱:“這大熱的天,你很不該一人出來走動,表弟咋不陪著你?”
若衡笑著說:“今天著實有點亂,他在前麵看場子顧客人,省得舅爺又顛顛地講話。”
若雲低頭看她寬大的腳,想當日她出嫁時的情景,她外婆跟舅媽都在她房裡說話,她們瞧見小花狠狠貶擊她,說她那麼瘦還是大腳片子,她當時未嘗不是那麼覺得,如今正是風水輪流轉,小花倒是一直往上走,她倒是奔著下麵走。
所以常言說“莫欺少年窮”,竟果真應在她們表姊妹這裡。連若衡堂妹也比她有福氣。她已經是這番模樣兒,好在她的三個孩子都還小,前程也還遠大著呢。
————————————————————————
杜太爺此番衣錦還鄉,給珍卿說的理由是喝喜酒並勸姑奶奶上城治病。實際他給自己安排的使命很多,除了賣弄有出息的孫女,顯著家勢要興旺起來,還有一件至關重要的事,就是他們這一枝族人遷墳。
俗話說,窮改門富遷墳,要是從前杜太爺還沒這想頭,可他孫女眼見著這麼有出息,他孫女婿跟妮兒一樣出息,他如今是誰阻撓也不怕了。
參加完外甥孫子的喜宴後,妮兒她姑奶奶死活說不想上城,其實正中杜太爺的下懷。珍卿寫信催杜太爺回海寧,他就以頑固的老表姐太犟筋,他還要留下來做水磨功夫,儘全力把老表姐勸城上治病去。珍卿雖擔心他胡作非為,也不好強說叫他馬上回海寧。
杜太爺經過多方尋防,請到四裡八鄉最厲害的風水先生,圍著杜家莊的山水丘陵,溜溜轉了有小半個月,終於找到一處藏風聚氣的上好陰宅。
杜太爺作為老來生的幼子,父母不是他一人的父母,向淵侄孫嫡長子那一支還在,還輪不著他動父母大人的墳。他就是想把珍卿她奶奶的墳,珍卿她娘獨在荒野的孤墳,給遷移到他新找的風水寶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