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了,就是趕來看你們收拾好了沒有呢。”張秀芝笑著說。
張秀芝長胖了一點,身材較以前豐滿多了,但一點都不顯老,據說她那三個娃還比較爭氣,讀書都很用功,她的大娃初中畢業還考上了中專,是收分比較高的郵電學校,跳出了農門,一下子就在洞仙鎮出名了,成了鄉鄰們教育孩子的榜樣人物。
張秀芝的名聲也靠著這個有出息的大兒子洗白了,現在她的二兒子準初三了,成績也相當的好,又是一個考中專中師的料。
鄉鄰們都說:“這才真是彎竹子長長正筍子啊!”
你看,這個張秀芝是個不正經的人,男人是個老實得像個半傻子一樣的人,可是人家卻生了三個兒子,而且個個兒子都長得好,還有出息,老天爺這是開始惠顧她了啊!
現在的張秀芝也改邪歸正了,整天帶領著自己的男人在地裡忙活,生活樂嗬嗬,人也樂嗬嗬。
所以,人沒有永遠倒黴的,總有否極泰來的那一天,上天總是公平的,再艱難也要努力地活著,積極地麵對生活,總有一天烏雲散去就見紅日了。
張秀芝就是個改邪歸正的好例子,她經曆過逼婚逃婚、嫁個老實透頂的人、為生活所迫為養孩子委身於權勢、被人謾罵嘲笑等等,如今總算熬過來了。
這次張秀芝為賈二弟做媒不為錢財不為啥的,就是因為感謝賈二妹,因為賈二妹在生活上給過她很多幫助,那次她男人闌尾炎開刀賈二妹還寄了一百塊錢給她。
幫助張秀芝是賈二妹心甘情願的,一來張秀芝是向國強的親姨媽,二來張秀芝是她和向國強的媒人,三來賈二妹和張秀芝關係好,比較投緣。
“秀芝娘娘,你還真早啊。”賈二妹笑著招呼她。
“約好了時間的,怕你們耽擱啊,人家女方說上午十點在橋頭飯店看人呢。”張秀芝說,又問道:“萬民呢?準備好了沒有?”
“秀芝娘娘,萬民要不要換一身便裝呢?”賈二妹問。
畢竟已經進入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時期了,現在女子的審美觀念是不是已經起了變化了呢?
五十年代女人喜歡工人,六七十年代女人喜歡軍人,八十年代女人喜歡……詩人?
也就是說現在是八十年代了,女人應該喜歡文化人才是。
賈二妹擔心二弟穿這身軍裝去相親會過時了,怎麼著也得裝裝文化人,往衣服上麵口袋裡插上一支鋼筆。哈哈!
“不用換啦,萬民人長得帥,穿上軍裝就更帥了,將來一定是要提乾的啦,人家看的就是這一點,就是這一點。”張秀芝說。
這時賈二弟從屋裡出來了,聽了這話心裡微微一動,“對了,那妹子姓啥啊?”
“姓啥?昨天不是跟你說了嗎,姓夏啊,全名叫夏瓊華,瓊花,在酒廠裡上班,當出納,記好啦!她家三姊妹,大哥是酒廠管銷售的,還有個妹妹,妹妹也在酒廠裡上班,人家就是要找個部隊上有前途的人,我也跟那妹子說了,你姐夫是團長,你提乾那是鐵板釘釘的事,就這樣,你可一定要這樣說哦。”張秀芝呱呱呱地叮囑賈二弟說。
賈二弟心裡竟然就有股說不出來的味道了。
拾掇了一下後,賈二妹姐弟就出門了,二妹媽沒去,她也不擅長這些,就讓賈二妹去看了就是,隻要她看上眼了,自己就沒啥說的。
陽陽、小尾巴和小喬子三個男娃娃不能說也跟著去,就留在家裡了,賈二妹吩咐他們跟著外婆在家玩,賈二妹隻把暖暖帶去了。
不要小看暖暖這個小丫頭,她人雖小,但識人的能力還很不錯呢,不然也不會在部隊裡交到那麼多大姐妹小姐妹做朋友了。
現在,賈二妹、賈二弟、暖暖和張秀芝就往洞仙橋街上去了。
熟悉的地點,熟悉的風土人情,路上還時不時蹦出一兩張熟悉的臉,令賈二妹心情有總放飛的感覺。暖暖更是覺得興奮新奇,要給二舅舅看媳婦兒呢!
到了洞仙橋橋頭,約會的地點就訂在了橋頭茶館。
張秀芝向橋頭茶館的老板娘打著招呼,然後就領著他們進去了。
“怎麼,今天有喜事?”老板娘瞟了賈二弟一眼,意味深長地笑著問。
“當然,當然,先倒四碗茶上來。”張秀芝笑嗬嗬地說。
原來這個橋頭茶館是有些名堂的,凡是洞仙橋的大人小人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