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老劉叔帶著劉嬸子還有兒子劉誌明又來到了虎子串串香跟前。
老劉叔是特意來感激這江家一家子的,跟馮桂花把好聽話說了一籮筐。
這兩天老劉叔的生意那是日漸火爆,畢竟做雞蛋灌餅這小吃街上頭一份兒。
而且老劉叔確實做的好吃,再加上這東西新奇。
沒看見顧客都快把老劉叔的攤子擠爆了,每一天都基本上180到二百四五之間。
老劉叔第一次覺察到做生意的樂趣。
這雞蛋灌餅和他以前打的那餅子根本不一樣,每一張餅子至少可以賣5毛錢左右。
要是夾肉的能賣到八毛到一塊。
去除成本,他還純賺一半兒都多。
同樣是賣餅子,現在一晚上就可以賺到差不多一百來塊錢。
一個月就能把3000塊錢的外債還了。
老劉叔能不感激人家,要不是人家給出的主意,憑他這副腦子大概這輩子也隻是打那乾餅子的命。
要照這樣下去,他們家什麼時候能發財啊?
還真對江家那丫頭是心服口服。
拉著江滿福簡直要感激涕零,江滿福臉上都不好意思。
這事情和真的跟他沒關係,他就說自己閨女隻要出個主意,絕對都能掙錢。
那一臉的驕傲。
劉誌明也是打心眼兒裡佩服,看看人家這水平,這不是高人,這是什麼人啊?
這種吃食可不是一邊般市麵上能見到的。
老劉叔從今天開始叮囑兒子以後要多照顧照顧馮老板。
結果等到第二天,馮桂花的攤子就移到了老劉叔旁邊的攤子位上。
主要是劉誌明給運作的,這地理位置的好壞,還不是由人說了算。
馮桂花的生意更上一層樓,當然老劉叔和劉嬸子也一起幫襯著。
市場裡的其他老板那是議論紛紛,誰不眼紅啊!
每天看著馮桂花的攤子人滿為患,現在老劉叔巴結上了馮桂花,居然生意也這麼好,而且兩家這生意做的。
吃串串香的還可以買一個雞蛋灌餅搭著吃,吃雞蛋灌餅的聞到了串串香的香味,也會買兩串吃。
反而互相成就了對方。
這哪是競爭對手,而且有跟老劉關係好的攤主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是馮桂花的妹妹給出的主意。
不由的一個個都動了心思。
一時之間,整個小吃街上的十幾個攤主紛紛都開始和馮桂花關係變得緩和起來,大家似乎不是競爭對手,彼此之間更像是街坊鄰居。
有不少人求到了馮桂花麵前。
馮桂花可不敢輕易答應這事情,給人家出主意,萬一江瑤出不出來主意怎麼辦?
這不是為難妹妹。
她倒是把對方的意思跟江瑤說了一下。
江瑤想了想,點點頭。
一隻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這要是整個小吃街的人們都和馮桂花關係打的火熱,到時候誰會不幫襯著馮桂花?
他們走也走的安心。
江瑤倒是二話沒說,讓馮桂花請這些攤主白天來他們家小院。
這樣給大家集中培訓一下,每個人選一個項目做。
小吃街當然大家不能賣重樣的,各賣各的才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