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說到這裡,都忍不住搖頭,這種辦法若是能行之有效,恐怕也早就想出來了。
“裁撤邊軍就意味著削弱邊防,那是該裁撤哪裡呢?遼東,還是宣大,抑或榆林、寧夏?”馮紫英也嗤笑,“或者就是江南衛所?且不說倭人之患都讓江南如臨大敵,江南衛所那點兒力量削弱了也未必能有多大意義吧?”
“那紫英的意見呢?”侯恂已經和練國事策馬趕了上來。
今日聚會是青檀書院和崇正書院的頭麵人物一個小聚,但是卻沒有許獬。
應該說這四位都應該是未來北方士人的代表,楊嗣昌雖然是原籍湖廣,但是長期在京師生活,實際上已經習慣於把自己定位為北方士人了。
“小弟的觀點很一致,那就是要開源,節流是舍本逐末,開源才是王道!”馮紫英在這幾個人麵前就毫不忌諱了。
練國事和楊嗣昌都是馬上進入翰林院的角色,而自己和侯恂如無意外也要走庶吉士這條路,未來合作可能性迅速增加。
要說服他們認可自己的觀點很重要,因為他們的觀點很大程度代表著北方士人,練國事所在練家本身就是河南望族,而侯恂父親就在太常寺任職,也是著名北方士人,而開海的一個重要反對力量就是北方士人。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要讓他們明白當前的大局和利弊得失,乃至於緊迫性。
“裁撤邊軍絕不可行。”練國事的觀點也很鮮明,“九邊防務已經相當危險了,我從兵部職方司獲得的一些情況,遼東鎮麵臨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大,建州女真正在穩步推進他們統一女真的步伐,甚至還在勾連毗鄰遼西的蒙古左翼諸部,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征兆,一旦他們統合了女真諸部,那麼其實力就會膨脹到足以顛覆大周在遼東統治的地步,而一旦他們把勢力滲入到蒙古左翼,那麼我們宣大薊這一線,就不但要麵臨韃靼人突破的危險,甚至可能被借道突襲的女真人進入邊牆以內的危險。”
楊嗣昌和侯恂都沒想到練國事對邊務,尤其是遼東鎮這邊的情況了解如此之深,心裡都有些觸動。
青檀書院這些弟子果真是在時政朝務上下足了工夫,馮紫英也就罷了,本身就是邊地武勳世家出身,沒想到練國事作為河南士子,也對九邊防務這邊了解。
這說明青檀書院是全方位的在向重視政務朝務傾斜,不是某一個人對朝政時務重視,難怪人家能在今科中大獲全勝。
“紫英,你的開源恐怕不會是加征賦稅吧?那江南那幫人恐怕就真的要把天都吵塌了。”侯恂也沉吟著道:“可除了加征賦稅,似乎就隻有開海了,但開海能帶來多少稅賦的增長?這個沒法測算,而且給江南乃至廣東那邊也會帶來很多人心混亂,朝廷恐怕也不得不三思。”
如果是換一個在朝廷中任職多年的北方官員,一談及開海便會不假思索的反對,但是像侯恂這樣的年輕士人還沒有被朝中那些個陳舊習氣所侵蝕,所以還有著相對獨立的判斷能力,對開海隻是擔心,卻並非一味反對。
大周朝沿襲前明慣例,加征稅賦一般都隻會落到江南和湖廣,,那是財賦重地,加征一成勝過北方諸省十倍。
而且北方近十年來水旱頻繁,已經導致北直、山西、陝西等省民不聊生,河南和山東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每年光是賑濟糧食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同樣是朝廷的一個巨大窟窿。
”加征稅賦不可行。“楊嗣昌微微搖頭,”江南一直在要求朝廷要縮減賦稅,反響強烈,認為他們承擔了整個大周八成以上的稅賦,極不公平,而湖廣那邊這幾年也才算是緩過來一口氣,但是鄖陽流民情形日益突出,朝廷尤為擔心,至於北方諸直省,那就更不可能指望,……”
“其實加征賦稅雖然不可行,但是如果朝廷敢下決心徹底清理官田和莊田,……”
馮紫英話尚未說完,其他三人都是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那就是要挑戰極限了,弄不好就要搞成天崩地裂,沒有誰敢在這等時候行此壯烈之舉,稍不注意,就真的要自己被壯烈了,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楊嗣昌、練國事和侯恂他們哪怕剛考中,也明白這裡邊的水有多深,甚至可以說直接涉及到自身和家族利益。
“那恐怕就真的隻有開海一略了。”馮紫英笑了笑道:“其實如若穀剛才說的,開海究竟能給朝廷增加多少稅賦,誰也不清楚,但是話說回來,試都不一試,怎麼知道有沒有增收,能增收多少?反正情況現在每況愈下,虧空窟窿越來越大,全靠戶部這樣拆東牆補西牆,終究有一日會一下子崩裂開來,那便要變成不可收拾,難道非得要等到那個時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