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一陣馬蹄聲從遠處席卷而來,四騎並行,背後蕩起漫天的黃塵。
馮紫英策馬一個輕靈的鐙裡藏身,然後迅疾重新竄起,輕輕一帶馬韁,胯下烏騅再是一個漂亮的彎道超車,超過了一直跑在前麵的棗騮馬,搶在了前方衝過那道牌坊。
跑在最後的是兩騎黃鬃馬,在後半段就已經慢了下來,到最後乾脆就放棄了追趕,遠遠的吊在了後麵。
緊隨其後衝過牌坊的棗騮馬上騎士頗為不服的趕上馮紫英放慢的馬頭,“紫英,再來一回,我就不信你這水準看起來一般,怎麼地每每都能在最後趕上來?”
“文弱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這馬術一道做不得假,這馬也是由你先挑的,可怨不得我,好事要學學君豫兄和若穀,人家就知道賽不贏,索性就隨便跑跑了。”
馮紫英帶了帶馬韁,放慢速度,讓楊嗣昌並肩而行。
要說這楊嗣昌的馬術還算過得去,不過要和自己比,馮紫英自信可以讓對方幾個馬身。
自己七八歲時就開始在大同學騎馬,那個時候母親再是不允,也抵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後來連老爹都同意自己學著騎馬。
幾年下來,從小馬到大馬,馮紫英的馬術迅速提高,當然你說要有多麼高超,那肯定不行,但是在一幫明顯隻能算得上是會騎馬的進士中,馮紫英的馬術絕對算是出類拔萃了。
楊嗣昌馬術算是不錯了,但是和馮紫英比肯定還差得遠,這一陣狂奔下來,他也有些招架不住了。
“紫英,你這騎馬本事是在哪兒練的?大同?”楊嗣昌和馮紫英的關係在殿試之後迅速走近。
無他,喬應甲算是馮紫英舉主,而楊嗣昌老爹楊鶴與喬應甲前年在浙江鹽務上聯手出擊,大獲全勝,二人實際上應算是一個陣營,這種情況下,楊嗣昌和馮紫英靠攏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除了大同,還能是哪裡?那幾年天天跟著家父在軍中操練,閒來無事就先從騎小馬開始,然後逐漸騎健馬,再練騎術,幾年下來也就差強人意了。”
馮紫英一夾馬腹,稍微提速,楊嗣昌趕緊跟上,“這邊地軍務看來很是磨礪人啊,令尊現在在榆林那邊情況如何?”
“家父來信中也說,軍餉欠缺多年,軍糧不足,軍心不穩,隻能勉力維持,一旦韃靼人南犯,隻怕就難以支撐了。”馮紫英這番話也是實話。
不過馮唐在邊地經營多年,自然有一些旁門左道手段來應對,換一個缺乏經驗的,就麻煩大了。
“紫英,這財賦問題始終是朝廷當下最大問題,那鄭繼芝身為戶部堂官,卻是束手無策,不能替君分憂,為何還屍位素餐戀棧不去?都察院禦史們和戶科給事中為何都視若無睹?”楊嗣昌想到這裡就忍不住道:“我問過家父,家父卻是說此事非隻言片語能說清楚,也非某一人之過,……”
“文弱兄,令尊所言甚是,朝廷財政變成這樣,恐怕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位戶部堂官的責任,若真是他在其中有什麼不軌之事,隻怕令尊和喬師他們早就群起而攻之了,隻怕這是整個朝廷的問題,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
馮紫英也知道這個問題,哪怕是自己這個過來人,要說就能一下子解決這個難題,那都是假話。
當下的時局和社會環境以及社會各階層結構就決定了,如果不引入外部變量因素,那就是一道無解難題。
要麼徹底打碎,要麼就需要從外部來尋找突破契機,但前者在目前不具備可操作性,後者也一樣要有充分足夠的準備,思想準備,輿論準備,組織準備,以及特定環境時段準備。
“戶部認為邊軍數量太大,所耗軍資過巨,拖垮了朝廷財政,要求裁撤邊軍和驛傳乃至漕軍,這是唯一能緩解當下財政拮據虧空的辦法,即便如此那也需要多年以後才能緩緩恢複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