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紫英和孫居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還是孫居相先說:“回崔大人,龍江船廠和清江船廠素來有南京都察院和南京工部負責,京裡少有過問,……”
崔景榮輕輕哼了一聲。
馮紫英沉吟了一下,“崔公,我看著清江船廠和龍江船廠中遊手好閒者甚眾,其中固然有庸碌之輩,但是更多地卻是的確沒有活兒可乾,但現在開海在即,您覺得這龍江和清江船廠能承擔得起建造海船的重任麼?”
見崔景榮等人都是搖頭,馮紫英也不客氣,提出自己的思路。
“下官也以為怕是不行,而寧波、泉州、廣州等地現有民間船廠皆有造海船的能力,而朝廷船廠反而不行,以下官之見,不如由朝廷下旨,督請民間船廠為登萊建造艦船,另外也以登萊總督名義招募商賈前往登萊興辦可造大型海船的船廠,由朝廷先行預訂幾年艦船,並予以定金,再從清江、龍江船廠中抽選部分匠戶送往登萊,作為這等造船商賈不足人員的補充,一切都按照民間造船規矩來辦,……”
“這如何能行?!”魏廣微、吳亮嗣、孫居相等人都是異口同聲的反對道。
“為何不行?”不說服這幾人,馮紫英知道這事兒就沒轍,他也做好和要和這幾人打嘴皮子仗的準備。
魏廣微作為工部官員,沉吟了一下方才道:“紫英,你的急切心情我明白,但是清江船廠和龍江船廠的工匠均為匠戶也隸屬於朝廷,豈能讓那等商賈使用,從無此先例,而這等造船技術如何能外傳,……”
說到這裡是魏廣微卡殼,這技術真的是不值一提了,先前馮紫英都說了沿海民間造船技術已經遠勝於這邊。
按照馮紫英的設想,當下就是要扶持一批造船工廠起來,其模式就可以按照十九和二十世紀日本扶持工業財閥的辦法,民辦官助,從技術、設備和資本上都予以支持,然後國家訂貨來加以推動,迅速催生幾家能夠建造大型遠洋海船的船廠,隻有這樣才能在時間上和效率上趕上來。
換了尋常時候,隻怕這等提議根本不會被接受,尤其是把工部隸屬的工匠撥給民間船場來使用,而且還要按照民間船場模式來運作,那這工部的工匠們成了什麼了?又將工部置於何地?
馮紫英考慮的還有很多,遠非這一點兒,光靠清江船廠和龍江船廠這些工匠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打造出一家船場,更不用說水師艦隊了。
“顯伯兄,開海舉債也無先例,但是隻要有利於大周,便可放手去做,遑論區區幾個匠戶?”馮紫英不屑一顧,“隻要能迅速建成符合我們要求的船場,造出符合水師艦隊需要的海船,便是請皇上為這些匠戶撤籍作為獎賞又有何妨?”
馮紫英激進的觀點讓崔景榮都有些皺眉,這撤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涉及到匠戶子孫後代,若是都撤了籍,那日後誰來替工部乾活兒?
但馮紫英的話也並非毫無道理,現在時間急迫,此次南下兩大任務,其中之一名義上是考察寧波、泉州和漳州誰更適合首先開海,但內裡朝廷早有定議,主要目的是考察江南諸城市的整體產業規模和類型,以及與開海之後可能帶來的變化,像臨清、東昌、徐州、淮安、揚州、金陵、鬆江、蘇州、杭州、寧波、泉州和漳州都在其中。
開海不僅僅是造船出海通商那麼簡單,馮紫英在向內閣葉向高、方從哲以及永隆帝的報告中都細致分析了開海可能帶來的變化,也提到了海貿稅規模的擴張可能性,以及所需要的相關產業的增長必要性。
因為馮紫英可以回避了未來商稅確立標準和規則這一潛在可能性,所以葉向高和方從哲都沒有異議。
實際上在馮紫英看來,如果未來工商產業的持續擴張,確立和修改商稅範圍、標準以及稅率細目都是必然的,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必要去激怒江南那些士紳商賈罷了,先要讓他們嘗到甜頭之後再來慢慢溫水煮青蛙。
另外一大任務就是要儘快打造登萊和遼東之間的海運聯係,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艦隊,確保未來遼東戰事日趨激烈的情形下,一個順暢高效的後勤補給線。
前一個任務還算是順暢,雖說有一些潛在威脅,但是畢竟沒有變成現實,所以穩步推進,但是這登萊方向這個任務就有些麻煩了。
清江船廠和龍江船廠的情形可以說根本支撐不起登萊總督王子騰的要求和希望,更彆說短時間內就要實現那個目標,那更不現實。
可以說無論是開海還是保障遼東的補給線,都和造船息息相關,而現在這第一環就出了狀況,而且是大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