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人的目光都往大殿最尾端望去,又是這個馮鏗?!
怎麼這家夥就沒有一天安穩的?哪樁事兒都要摻和一手,可他若是戶部、兵部或者工部某個司的官員也就罷了,真的就是吃家飯屙野屎管閒事了,但這家夥卻是翰林院的修撰。
翰林院這裡邊一幫子人,要說輕呢,可以說啥事兒都輪不到他們插話,或者說什麼事兒說了都不算,但是要說重呢,啥事兒他們都能發言插嘴,很特殊。
因為作為翰林院中人,他們都有一個以備顧問的職責,也就是說他們可以作為皇帝的顧問身份出現,皇帝有什麼需要谘詢了解的,就可以問他們,而他們也可以就此發表觀點意見,如果皇帝還認可讚同的話,這就幾乎是代表皇帝的意思了,那就不一樣了。
永隆帝也有些好奇又有些興趣,又是這個家夥?
看樣子又要給自己帶來一份不一樣的新鮮禮物,隻是不知道這份新鮮禮物內閣諸公和六部諸位重臣樂意不樂意接受了。
他幾乎能夠想象得到肯定是不受朝中諸公歡迎的,否則崔景榮早就把這個情況在奏折中報上來了。
看內閣幾位臉色都有些微微變化,估計也應該是猜測到一些不太讓人愉悅的東西,隻不過現在處於這種情況下,軍隊武將們和北地士人那邊怎麼安撫?
難道原來的設想作廢?那恐怕軍隊武將和北地士人官員們就真的要鼓噪了,沒有這樣做事兒的規矩。
馮紫英已經感覺到了來自四麵八方如針刺般的目光,但他無動於衷。
先前在和崔景榮探討時他就已經把態度挑明了,但凡有其他路子,他也不提這麼乾。
可問題是現實擺在麵前,登萊和遼南那邊迫在眉睫,這麼拖下去肯定是要出狀況。
如果不這麼乾,根本就沒法弄,即便是如此,都還有要有周密的策劃和部署,拿出一大堆具體的條陳來,才能實現目標。
眼觀鼻鼻觀心,馮紫英巋然不動,倒是讓緊挨著他的魏廣微和吳亮嗣二人身上都出了一身汗。
見馮紫英目不斜視,一言不發,崔景榮內心也好笑,這個家夥這會兒倒是裝得挺像,之前在自己麵前可是聒噪不已,這是要把架勢拿足,等人家求他麼?
“唔,諸位愛卿,遼東軍情似火,可糧草補給經遼西輸往遼東日益艱難,折損成本日高,而且麵臨來自遼西韃靼和女真人的雙重威脅,解決遼東補給問題勢在必行,除此之法外,諸愛卿可還有其他方略?”
永隆帝終於說話了。
他沒有理睬崔景榮的提議,而是直接把問題丟給了內閣和戶部、工部諸公,這是他們的責任。
當初議定也是如此,開海舉債便是要全力確保遼東安穩,而首要任務就是後勤補給,打通海運,控製朝鮮、日本的貿易,可謂一箭雙雕。
同時也是要此為由才打動了王子騰,讓他騰出宣大總督位置,否則難以把牛繼宗挪出京營去接任宣大總督。
前兩者可謂冠冕堂皇,而後者才是永隆帝內心急於解決的關鍵,現在京營節度使他一直不設,讓陳道先以五軍營大將身份暫代京營事務,同時又讓仇士本控製的神樞營不斷擴編,這樣形成兩強相製的格局,隻有這樣永隆帝心裡才踏實。
但現在事情擱淺,雖說王子騰不可能再回宣大,而牛繼宗也不可能再回京營,但這二人尤其是王子騰在京營中深耕多年,廣有羽翼,更何況現在對方態度已經不及前兩年那般,所以此時還不宜觸怒對方。
麵對皇帝的質問,葉向高和方從哲都是皺眉不已。
他們知道南京六部的確不堪,但是沒想到南京工部之下的兩大船廠會成這般模樣,崔景榮都明確表示這兩家船廠從上至下都是糜爛不堪,難以上台麵了,那如何來滿足登萊和遼東那邊的要求?
“皇上,不如先聽一聽馮鏗所言的荒唐之言如何?行與不行,姑且不論,但現在沒有其他可選之策,便是不用,亦可拋磚引玉,尋找其他合適方略。”齊永泰打破了沉寂。
他自入閣之後仍兼吏部尚書,但是卻少有發言,除非涉及到吏部事務,其他事務,便要有皇帝或者葉向高這個首輔明確示意他發表意見,否則鮮有主動發言。
但今日不行。
並非全是馮紫英的緣故,而是作為北方士人之首,他要對整個遼東乃至九邊防務負責,在葉向高和方從哲乃至李廷機都三心二意之時,在這幫南方士人更多心思都放在開海舉債拉動整個江南的產業經濟發展,為戶部國庫充實謀劃時,他需要盯著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