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青山(1 / 2)

將進酒 唐酒卿 6133 字 2個月前

()闃都滿園翠綠,明理堂的空地兩側都擺著盆栽。太監們端著盛滿冰塊的盆,擱在堂內四角祛暑。在簷下聽候傳喚的朝臣們熱得流汗,卻又不能失儀,隻能強忍著讓汗打濕袍子。

明理堂的竹簾掀起來,風泉搭著拂塵走出來,對朝臣們躬身行禮,輕聲說:“酷暑難耐,各位大人辦差辛苦,殿下特地囑咐奴婢準備了綠豆湯。”

小太監們麻溜地端湯,提早把巾帕紙花都備好了,風泉再行禮,退進了明理堂。

“殿□□恤卑下,”地方來的官員飲著湯,說,“我等真是感激涕零。”

湯勺輕磕著瓷碗,都官對邊上的江\\青山說:“萬霄在驛站可還住得慣?”

江\\青山飲儘湯,微微頷首。他跟傳聞中的雷厲風行有些不符,舉止溫吞,似是對事情都很敷衍,沒那麼上心。過了半個時辰,太監唱名,江\\青山掀袍入內,跪在堂內行禮。

“臣厥西布政使江\\青山參見殿下。”

李劍霆道:“萬霄請起,這天熱,讓你在外邊站久了。我與元輔正談到厥西政務,看你折子上說庸城無雨已有月餘,地方糧倉供應不足,想跟槐州借糧?”

“去年朝廷征調的糧食由厥西承擔,十三城的糧倉已經見底,”江\\青山沒抬頭,“不承想會遇著旱災。”

孔湫在側對李劍霆說:“庸城也是西南糧倉,若是旱情嚴重,隻怕光憑萬霄借糧也難以支撐,還是得靠朝廷下調賑濟糧。”

李劍霆額間的花鈿紅豔,她沉吟片刻,說:“鹹德年你為了賑災得罪地方商賈,讓他們堵在衙門裡為難,今年又為了借糧跟槐州百般交涉,很是不易。庸城遇災,這不是小事,但也不要著急,我與元輔儘快給你個章程,糧食肯定要調的。”

江\\青山入都聽慣了推托之詞,先前的天琛帝和鹹德帝都沒有這麼乾脆的態度,當下聽到李劍霆如此說道,不禁正色起來,磕頭拜過,道:“臣知道朝廷今年要兼顧啟東戰事,軍糧為重,厥西願意用蠶絲抵債,跟槐州換取糧食。”

孔湫說到這個就有些動氣:“官糧公調,殿下批紅後即可施行,槐州州府陶茗為什麼要抗旨不遵?槐州去年豐收,按照陶茗年初上呈的折子,這份賑濟糧他能給。”

“幾日前詔令已發,”李劍霆說,“風泉,到外邊問問,槐州州府陶茗到了沒有,如果到了,就叫到堂上來說明白。”

風泉還沒跨出門,福滿就巴巴地到了門口,說:“殿下,驛站那頭到的信,說槐州州府陶茗帶著一家老小跑了!”

李劍霆一愣:“跑哪兒去了?朝廷召他過來是為商談,他跑什麼?”

福滿輕輕跺腳,道:“投奔中博沈澤川去了!”

殿內頓時議論聲起。

陳珍皺眉,說:“借糧是常有的事,他跑什麼?總得有個緣由!”

“殿下不知,”福滿細嗓子急道,“那前去傳召的官員到槐州打開糧倉,發現糧食所剩無幾,根本不夠做賑濟糧。陶茗跟沈澤川沆瀣一氣,早把糧食都賣給了茨州,一聽聞厥西要借糧,嚇得當夜就跑了!”

堂內嘩然,岑愈站起來,說:“這……地方禦史怎麼也沒吭聲!”

槐州沒糧,河州也空了,八大城指望不上,那庸城怎麼辦?還得厥西自己勒緊褲腰帶從牙齒縫裡省!

堂內氣氛驟降,四角的冰盆透著寒氣,涼得孔湫後心痛。他掩著口鼻一陣咳嗽,待平複後站起身,對李劍霆行禮,說:“賑災是頭等大事,耽誤不得。都官月俸可以酌情削減,就從臣開始,不能餓死百姓!”

外間的朝臣們麵麵相覷,跟著跪下,附和道:“臣等心甘情願,還望殿下成全。”

樹間的蟬被太監粘掉了,李劍霆也站起身,在那短暫的寂靜裡,感慨道:“諸君如此,我豈能阻攔?既然是為了庸城百姓,宮中也該適當削減花銷。萬霄,糧是你來要的,就由你安排賑濟。”

江\\青山磕頭稱謝。

***

晚上花籠薄紗,庭院內布筷擺飯,隻有啞兒在側伺候。

薛修卓身著常服,給江\\青山倒茶,說:“到我府上委屈你了。”

江\\青山接過茶,歎道:“自打我入都,應酬的事情多得很,什麼山珍海味,都不如你這裡的粗茶淡飯香。”

“窮命,”薛修卓擱下茶壺,難得調侃,“哪個封疆大吏像你這般?出門連個像樣的馬車都沒有。”

“我是真窮,你是假窮,”江\\青山道,“但是咱倆臭味相投,渾身窮酸氣!”

兩個人碰茶大笑。

“我看儲君聰慧,待下很有分寸,處事乾脆,頗有光誠爺的風範,”江\\青山拿起筷子,吃著小蔥拌豆腐,“就是怪端著的,講話太老成。”

“她年少坎坷,自然不同一般女孩兒。”薛修卓看著江\\青山吃飯,“我看你年初的信,柳娘有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