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服裝廠的最後一批貨發出去,並將款子收回來以後,服裝廠的工作也暫時告一段落。
在耗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120名女工一共完成了600件對外銷售成衣,外加幾十件她們用紡織廠贈送的瑕疵布,做出來的對內銷售的衣服,可以說是成功又完美地完成了服裝廠任務。
為此,蘇曼在拉著會計張姐過來給她們每個人按條發工資的同時,還給了她們一個新的任務——回去大隊以後,將庫房裡還剩下的那些雖有些瑕疵但質量卻沒有問題的布料推銷出去。
供銷社和百貨商店裡賣的布料都是按尺賣,一尺布大概五毛錢。自己買布做一身衣服的話,大概隻需要五六尺布,也就是兩三塊錢,但是要是瑕疵布的話,肯定賣不了這樣的價格,但當時自己跟紡織廠那邊要來的贈品裡,瑕疵布的數量是真的不少,大概得有五六匹。
在給公社裡幾個舍不得花那麼多錢買成衣,卻又實在眼饞這一件件由自己公社製作出來的成衣,覺得不買一件多少是有些可惜的女同誌用瑕疵布做了幾件衣服賣給她們以後,這庫房裡頭大概也還有三匹多的布料。算起來的話,也就是大概140尺布左右。
蘇曼打算給自己留20尺布,回頭帶回家給她奶用來做被麵啥的,省得老太太一天天老舍不得這個舍不得那個,不願意花錢買好布。
剩下的,大概就是120尺左右的布料。
瑕疵布做成衣肯定是沒毛病的,隻是得多費點心思,將瑕疵的地方想辦法避開,或是設計得好看一些就可以,就像是公社那幾個女同誌的衣服那樣,穿出去絕對沒問題。但蘇曼看來,做幾件還行,也還能賣出去,但要是都做出來,不說怎麼給瑕疵布做成的成衣定價的問題,就是做起來也是極為耗時耗力的,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在庫房需要清空好為下一次進不了做準備的前提下,蘇曼思來想去,就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要說最缺布料、衣服的人是誰,那絕對是各大隊一年也都攢不下幾張布票的大隊社員們。
要說縣裡、公社的居民住戶都更喜歡通過買成衣來體現城鎮戶口的身份,那麼對於生產大隊的社員們而言,劃算才是他們的首選。
所以……
在給工人們把工資結清以後,蘇曼看著庫房裡還剩下的120尺布,對這120名來自不同生產大隊的女工同誌說道:“同誌們,咱庫房裡現在還剩下120尺瑕疵布,這是一個新任務。”
正拿著足足18塊錢的工資一遍一遍數著的工人們一聽到“任務”兩個字,全都停下了手裡數錢的的動作,集體保持安靜地看向蘇蔓,等待她發號布令。
看著眾人的反應,蘇曼也沒含糊,直接說道:“120尺布,需要你們每個人賣出10尺布,每尺布還是五毛錢一尺,但不需要布票,這個算是咱們給出來的折扣。雖然是瑕疵布,但質量咋樣你們也都清楚,咱這可是公社廠子的庫存,是縣紡織廠生產出來的好布料,說是有瑕疵,但主要都是染色的問題,質量保證沒問題。甭管是做衣服、做被麵兒,都絕對耐穿耐用,更彆說還不用花費布票了。所以,你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布料賣出去。”
眾人:“!!!”
聽到蘇曼所說任務的內容以後,眾人所表現出來的情緒不光沒有半點為難,反而是滿滿的激動與欣喜。
就像是蘇曼說得那樣,這年頭誰家沒有親戚朋友,沒有大孩子小媳婦的,都想給家裡孩子置身新衣服,可就是因為沒有布票,才隻能“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可如今,不用布票就能買到布料的機會,對於買不起成衣的大夥兒而言,簡直是意外之喜!不光沒覺得這賣的和供銷社一樣價格的瑕疵布料有啥問題,反而是都覺得一個人隻有10布可賣……實在是太少了!
而就在眾人盤算著其他工人手裡邊的份額能不能勻給自己的時候,蘇曼的話還在繼續。
蘇曼:“隻要大家能把自己需要賣的10尺布賣出去,那麼每個人就能再賺到1塊錢的提成,這也算是我代表公社,代表咱們服裝廠給大夥兒的過節錢,之前中秋節雖然送了月餅給你們,但這不馬上就又要國慶了嗎,我在這裡也祝大家國慶節快樂!同時,我也想說——
“不勞而獲注定一事無成,流下來的辛勤汗水永遠都不是無用功!
“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婦女,同樣能頂半邊天!”
作者有話要說:補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