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通,戶部的各位官員,聽得兩眼放光,拍著大腿叫好。
孫大人身為戶部侍郎,年齡也大些,看起來比其他幾人要穩重些,此時也是喜笑顏開:“你說的倒是行得通,且除去那些活計,還有許多彆的事情能交給流民們去做。再過幾個月就要入冬了,邊境將士們的冬衣如今還沒有來得及做;兵部尚書堵了咱們趙大人許多次了,都被糊弄過去了,可眼見著天冷了,實在是拖不得了。”
其他幾人也七嘴八舌的,出了許多點子:“秋闈的考場,年久失修,去年考試的時候還漏雨漏風,許多舉子因此生了病,鬨得好不難看。如今既有了人手,左右料子也可以去附近山上砍下來,豈不是兩相便宜?”
“既是要砍樹,莫不如順帶著修一修到東山的路吧,早幾年就說要修了,一直找不到人手和時間。”
……
賈璉和戶部的幾個大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議了許久,還有孫大人擬好了折子,準備待會兒就送進宮去,請示當今。
六部積壓下來的瑣事很多,以往沒有做的,或是因為人手難找,或是因為錢財不湊手等等。可如今這些災民們總是要吃飯的,而飯食大頭是各家貴族太太、奶奶們捐贈的,朝廷再少少的貼補一些,就很好看了。
至於工錢,對這些災民而言,就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了,壓根兒就沒指望能有。在災民們看來,背井離鄉逃荒的日子,能夠填飽肚子,待到洪水退去後,成功回到家鄉,便已經是僥天之幸了。
當今得了孫侍郎的折子,當即就召開六部官員,開始議事。
皇帝其實也很煩惱,每當有天災**之時,總有人要大罵當今無道,天降災禍,作為皇帝他少不了要寫個罪己詔,檢討自己哪裡哪裡做的不對。可皇帝也很冤枉啊,整個國家都是他的,難道他會不想著自己的國家好?所有貪官汙吏做的惡,最後都堆到皇帝身上了,如今更是大批流民湧入京城,到處都是難民,不知道的還以為大乾國要亡了呢。
幸而有太子妃出麵,籌集了許多米糧,勉強維持住了災民們近幾個月的口糧。可那都是杯水車薪,這些災民們不單單要吃飯,還要有地方住,還要延醫問藥,還要日常生活,他們是大乾國的子民,不是討飯的乞丐。
這樣日日乞討,多少骨氣也一點兒沒有了,而且大乾國的國庫不是聚寶盆,也拿不出這許多東西來,可如今孫侍郎獻上的計策,便不同了。
首先是行之有效,不論是修路鋪橋,還是砍樹做冬衣,都算不得什麼高難度的活路,雖然辛苦了些,但大部分的流民都能上手操作,不需要再進行什麼培訓了;
其次是省錢,畢竟太子妃相當給力,籌措來的糧食還能供災民們吃一個月,等到做工後,自然是分到那裡,由那裡負責他們的膳食了;
第三麼就是皇帝的私人原因了,他很想快點修好萬壽園,這萬壽園是皇帝建了獻給當今太後的,可太後終日纏綿病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仙去。故此萬壽園幾乎的徹夜不停的趕工,可如今因著洪災,萬壽園自然也停了工,總不能這當頭還給太後修院子吧,不是等著找罵呢。
隻是彆人都能等,太醫院的院正卻說後的身體等不了了。如今雇傭災民前去修院子,豈不是一舉三得,一來可以趕工,二來得了個好名聲,三來也是為太後祈福的意思。
因著這個,當今大手一揮告訴戶部,萬壽園的費用從自己私庫裡出,不需要動用國庫的東西了。在場的文武百官聞言,無不山呼萬歲,讚美當今孝順有加,且愛民如子。
當今被馬屁拍的很舒服,但是也沒有繼續開口包下哪個項目的費用,揮了揮手,讓各部門趕快回去處理以工代賑一事,這讓戶部尚書很是失望的歎了口氣。
不過對於提出這個好點子的孫侍郎和賈璉,當今也沒有吝嗇,孫侍郎如今的官位是升不了了,便賞賜了金銀財寶;而賈璉又往上升了一品,如今是正五品的戶部郎中了。
兩年升了兩級,以往那些想著看賈璉笑話的人,如今倒是嫉妒的眼都紅了,時不時的便要說些酸話。賈璉渾不在意,他自覺自己已經脫離了紈絝的低級趣味,如今是個頗有追求的青年了,更何況他還得養兒子,養媳。
轟轟烈烈的以工代賑,搞了好幾個月,直到秋意漸濃,天氣轉寒,這些流民才漸漸的返回了家鄉。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在京城找到了工作,乾脆就留在此地不回去了。
那些做工的流民,在臨去前由國庫發錢,每人都給了三兩銀子,倒是足夠他們渡過寒冬,迎接下一個春天的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