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咱們到了。”
趕車的漢子五十左右,一臉的滄桑,但是看著就憨厚老實。他叫鄭老漢,是平兒前段時間洪災時救下來的,如今一家子都跟著平兒做事。
平兒跳下馬車,就見到前方的小院門口,已經占了五六個人了。一個鄭婆子,外加鄭石頭和他媳婦李娘子,還有兩個孩子大丫和二狗。這一家子人是從麗水邊上,逃命過來的。
平兒當時是跟著王熙鳳去施粥,正巧碰到了哭的淒慘的大丫和二狗,還有不幸流產的李娘子,一家子淒淒慘慘的。官府雖然組織了許多人施粥,可卻難找到有人來治病救人的,李娘子又不是得了傳染的疫病,就更無人搭理了。
平兒心軟,就出手救下了這家人,想著自己脫身出府後,也有人手使喚幫襯,且鄭家人憨厚老實,對待家人有情有義,倒不像是有什麼壞心眼的人。不過即便他們有什麼心眼,平兒也有信心降服得住,倒是也無需太過憂心。這幾個月,平兒身在榮國府,隻偶爾偷空兒來看一眼,鄭家人倒是也乖覺的很,老老實實的做著當初她吩咐的事情。
鄭婆子等人,見著馬車停下了,忙不迭的上前來跪拜行禮:“請姑娘安,姑娘可算是回來了,我家那口子卯時不到,就去那府門口等著了,可算是接回了姑娘。”
平兒被這冷不丁的一跪嚇了一跳,忙把這幾人扶起來,又喊了他們去搬東西。無非是些衣物布匹之類的,其他的貴重物品,都被平兒收進了隨身空間裡,省去了很多麻煩。
“姑娘,這是您的屋子,老婆子我也不會收拾,哪裡不好的您說,我們再改。”鄭婆子等人把東西都送進屋,這才搓著手小心翼翼的說道,唯恐平兒哪裡不滿意了生氣。
“這已經很好了,剩下的我自己來,你們且去忙吧,留下大丫給我打下手就行了。”平兒環顧一圈,見著到處都打掃的乾淨,被褥也是新做的,靠窗戶的桌案上,還用土陶瓶放了一束花,倒是很有意趣,滿意的點了點頭。至於其他的家具擺設,那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鄭婆子一家,怕是有心無力。
李娘子見平兒滿臉笑意,鼓著勇氣說道:“姑娘,早飯已經做好了,不如用過飯再弄吧?”
平兒第一次見到李娘子時,她因為勞累交加,又兼之提心吊膽,把個六個月的胎兒流掉了,渾身都是血。如今修養了這幾個月,麵色倒是恢複了些,外加衣食不愁,可算是養回來了一些,如今也能操持些家務了。
“既如此,那就先去用飯吧,然後去看看鄭伯修整的院子,若是已經打整好了,找個黃道吉日咱們就開張了。”平兒聞言,看了看天色也確實是吃早飯的時候了,自然從善如流的接受了。
這院子自從買了來,平兒一日也沒有住過,隻偶爾來看兩眼,待上個把時辰。
不過布局她倒是很熟悉,前後三進的院落,最外麵是一排倒座房,留給下人們住的;進了二門,便是一條長長的回字形回廊,連接了東西廂房。院中中了好大一棵銀杏樹,滿目金黃,看著格外喜慶,還有幾口大缸,裡麵養著睡蓮和金魚,這是防備著走水時用的。三間正房並左右耳房,如今都是空空蕩蕩的,隻住了平兒一人,再往後便是後罩房了,隻辟了一間房做灶房,餘下的都還空著呢。
如今平兒屋裡還沒有擺桌子,隻能去灶房用膳。平兒一邊走一邊看,到處都打掃的乾淨明亮,地上的雜草都收拾的清爽整潔,可見鄭家人是用了心的。
待到到了廚下,李娘子從鍋台上端了幾樣吃食過來,一碟子白麵饅頭,一碟子清炒菘菜,一碗雞蛋湯,一份外麵買來的鹵味。這些菜色在榮國府裡,自然不會上的了平兒的飯桌,可在平民百姓家,算得上是極其豐盛的了。
看著李娘子有些討好又有些害怕的神情,平兒笑著讚道:“聞著就覺得香,這一大早起來折騰半天,我也確實是餓了。我就在這邊桌子上吃,不用人侍候,你們也且去用飯吧,待會兒還有得忙呢。”
鄭家人自然都沒有吃過飯,眾人聞言也不知道該如何,隻憨厚的笑笑,又去旁邊端了兩個大盆,過去一旁的小桌上圍坐吃了起來。平兒打眼望去,其中一個大盆裡是雜麵窩窩頭,其中大半倒像是野草,糧食用的不多;另外一盆裡估計是炒菘菜和雞蛋湯剩餘的汁,又加了水煮出來的,有些油星子漂在上麵;外加一碟子醃蘿卜皮,彆的什麼都沒有了。
看著兩個五六歲的孩子,大口大口吃的噴香,平兒看了看自己麵前的三菜一湯,心底有些不是滋味,略動了幾筷子喝了兩口湯,便停下了。
“鄭大娘,這許多東西我實在是吃不完,白浪費了,你們拿過去也算是填個菜吧。今兒算我搬新家,中午咱們吃頓好的,可不許剩下菜來,我要生氣的。”平兒也不過去,省的鄭家人難堪,隻揚聲說了幾句,便起身離開了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