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偷龍轉鳳裡的真公主(1)(1 / 2)

拯救悲劇人生[快穿] 意鵝 19846 字 10個月前

宣帝到的時候,看到明庭雙目緊閉,嘴角還有血漬。

又見到了床帳地毯上的血跡,可見之前的情況有多凶險。

宣帝喚來太醫,問信王情況如何?為何他會吐血?

太醫戰戰兢兢,說信王鬱結在心,淤血在胸,現在吐出來是好事。

“小小風寒,為何胸有淤血?誰敢惹朕的皇弟不快活!他為何會鬱鬱寡歡?”

如果真是如此簡單,信王醒來怎麼叫寶柱帶信,說李阮秋害他?

宣帝急得一腳踢在太醫身上,讓他滾去領罰,隨後坐在床邊,握著明庭的手輕聲喚著他:

“小庭,小庭——”

明庭緩緩睜開眼,一雙眼憔悴彷徨,眼底充斥著紅血絲,整個人像老了10歲似的,連鬢角也有了白發。

之前宣帝來信王府探視過弟弟,這才過去半個月,他怎麼變得如此蒼老?

三十出頭的人看上去竟比他這個四十多歲的人還要老上一大截。

“讓……他們……都……下去……”

明庭艱難地揮了揮手,宣帝見狀不解,但是依舊從了他的意思,讓人退下。

“丁一,也退了……”

宣帝一愣,弟弟是如何知道他身邊暗衛叫丁一的?

“退了!”剛才還非常虛弱的明庭,說出來的話不容置疑,聲音有點兒變化,宣帝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這裡是信王府,料想也不會有什麼意外,他便點了點頭。

“丁一退下。”

等屋裡隻剩下兄弟二人後,明庭雙目神色大變,精神矍鑠,盯著宣帝,聲音變得威嚴無比:

“阿智,朕借阿庭身體還陽片刻,有幾件事情要叮囑你!”

宣帝登基多年,已經很久沒有被人叫“阿智”,而且這聲音怎麼這麼熟悉?

見宣帝發愣,明庭冷哼一聲,“朕走了不過20年,你已經不記得父皇了?!真是個不孝子啊——”

“父皇?!”宣帝一驚,再看明庭的神色表情,果真像極了先帝。

不過這種事情匪夷所思,宣帝還以為弟弟跟自己開玩笑。

“小庭,你莫嚇唬皇兄。父皇去世你才多大,居然模仿得有模有樣,差點兒唬住朕。”

不得不說,宣帝是個好兄長,皇家兄弟手足相殘的事情沒在他身上出現,這時候竟然沒生氣。

明庭直接忽略了宣帝上位後圈禁流放了5個皇兄的事情。

“唬你?哼!還記得朕立你為太子時,告誡你的話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也疑,疑人也用。你如今倒是用到朕身上了!”

明庭又說了兩件父子之間才知道的秘密,宣帝終於相信是父皇回來了。

“父皇,您……”

“朕這次還陽的時間不多,隻問你一句,你是不是打算立信王世子為太子?”

明庭問道。

“父皇,兒臣膝下無子……”

宣帝苦笑,已經帶入了當兒子的身份。

他雖然生了6個皇子8個皇女,但是皇子沒一個養大,公主有3個長大成人,全部嫁了出去。

如今宣帝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朝中大臣日日提立儲之事。

他的後宮多年沒有嬪妃生育,宣帝便想到了胞弟的兒子。

“萬萬不可!”

明庭因為急促,喉嚨堵了氣,猛地咳嗽了好幾聲。

“這孩子不是小庭的親生子,你要是立他,才是真的斷絕了我霍氏皇族……”

明庭沒說完,一頭栽倒在床上。

“父皇?父皇!”宣帝吃驚不已,父皇怎麼話說一半?

為何霍卓不是皇弟的兒子?皇家血脈豈能混淆!到底是怎麼回事?

還有父皇,為什麼能附在小庭身上還陽?這對弟弟有什麼傷害?

宣帝心裡有太多問題,可明庭偏偏話說一半便暈了,真是急死個人了。

“皇兄?”就在宣帝準備宣禦醫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出現。

和剛才的沉穩威嚴不同,這聲音慵懶疲憊,宣帝倒是聽出來了,是他那不爭氣的弟弟。

“皇兄,真的是你,你是來看我的嗎!”

明庭有些雀躍,臉上的笑容讓宣帝看了恨不得打他兩巴掌。

快把朕的父皇還回來,讓父皇把話說完啊!

作為一個有點兒強迫症的帝王,那種真相隻聽到一半,另一半被人藏著掖著的感覺,實在是太痛苦了。

“朕來看看你,聽說你今天吐血了。小庭,你為何說信王妃是毒婦?還讓寶柱拿玉佩進宮求救?”

宣帝也想再試試,到底是弟弟假裝父皇來忽悠自己,借父皇的口說出什麼秘密,還是世上真有還陽之事。

“皇兄,你說什麼啊?”明庭傻愣愣地看著他。

“我和王妃鶼鰈情深,恩愛有加,她怎麼會害我?我今天吐血了嗎?”

明庭連忙摸摸嘴角,看到指尖上的血漬後他急了,緊張地抓著宣帝的手。

“皇兄,我是不是要死了?為何年紀輕輕吐血啊?皇兄救我啊!”

果然還是曾經的蠢弟弟!

宣帝有些頭疼,把明庭踢暈李阮秋,又吐血命寶柱進宮求助的事情講了出來。

“這不可能,我這腿也踢不起來啊!”

明庭掀開被子,試了試抬腿的動作,“皇兄,你瞧——”

瞧什麼?瞧他胖成圓球的弟弟,壓根兒踢不起來的大象腿?

宣帝信了,踢李阮秋的人肯定是父皇。

父皇一直是個英武挺拔的人,像巍峨高聳的大山。

宣帝把父皇當成榜樣,即便到了這個年紀,對身材的管理也非常嚴格,一點兒啤酒肚都沒有。

整個皇族,除了他弟弟是個球,沒一個胖子……

因為信王幼年吃過苦中過毒,所以宣帝和董太後對他格外優容。

偏偏明庭沒什麼愛好,就喜食美食,結果越吃越胖,越胖越吃。

如今這身段,彆說把信王妃踢飛出去,就是真踢人,他也沒法一腳將人踢吐血。

父皇真的回來過!

宣帝有些激動,又十分憤怒。

父皇點名霍卓不是弟弟的血脈,難道信王妃偷人了?

否則他為何醒來便腳踢那賤人,口呼毒婦?

“皇兄,你怎麼了,滿臉愁緒的?該不是我真的不行了?”

明庭一緊張就開始打嗝。

“皇兄,既然我沒多少時間了……嗝……你讓廚子給我多弄幾個紅燒肘子……嗝,還要叫花雞……這一個月天天喝粥,嘴裡淡得沒味兒……”

“嗝,要是能吃到皇兄養的鹿……就更滿足了,嗝……既然命不久矣,好歹讓我吃得開心……”

明庭話還沒說完,一個少年闖了進來,

“父王,你怎麼能踢母妃?母妃儘心儘力伺候你,哪裡做的不對,你為何如此待她?!”

“嗝……”

明庭一受驚,話說不出來,嗝打得更厲害。

宣帝皺眉,一邊給他拍背,叫人拿水進來,一邊上下打量著霍卓。

“皇伯父?侄兒給皇伯父請安!”

霍卓剛從李阮秋那兒回來,急著為母妃“討回公道”,沒注意門外守著的人裡有宣帝身邊的儘忠公公。

這會兒見宣帝麵露不悅,霍卓連忙請罪。

換成以往,宣帝早就叫霍卓起身了。

這個侄兒雖然剛剛14歲,可早已顯露出了過人的聰明才華,宣帝指給他的師傅也對信王世子讚不絕口。

可是今日有先帝的提醒,再加上剛才霍卓直接闖進來,沒大沒小,對霍明庭毫無恭敬之心……

宣帝心裡的疑惑不斷擴大。

霍卓的行為,可以用少年人直率魯莽來解釋,說他擔心母妃。

可是他父王病了這麼久,霍卓不顧長輩身體大呼小叫,沒規沒矩,口口聲聲指責父王,這何嘗不是一種目無尊長,不孝不敬呢!

“霍卓,你的老師就是這麼教你的嗎?閉門思過一個月,抄寫《孝經》一百遍!”

宣帝雖然疼愛侄子,那也是源於明庭,愛屋及烏,並不是霍卓在他心裡的地位真的高於親弟弟。

對弟弟,他是和藹可親的兄長。

可是對一個身份不明,甚至可能是混淆皇家血統的野種,宣帝又成了冷酷無情的君王。

“嗝……皇兄……嗝……卓兒還小……”

“你閉嘴吧!”宣帝打斷明庭的求情。

見霍卓呆呆地,好像還沒清醒過來,宣帝指著明庭說道。

“難道你不知你父王受不得驚嚇?”

“怎麼,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想為你母妃討回公道,你要拿你父王如何?朕還在這裡,你想乾什麼!!”

“兒子沒有這個意思,兒子不是誠心嚇著父王的!”

霍卓連忙磕頭。

“皇伯父教訓的是,侄子一心掛念母妃,情急之下驚了父王,是侄兒的錯,侄兒願意領罰!”

霍卓低頭這麼快,更讓宣帝懷疑他是不是知道什麼。

不過,宣帝沒有表現出來。隻是揮了揮手叫人滾蛋,自己接過儘忠遞過來的甜湯,一勺一勺親自喂明庭。

“你啊,多大的人了,這打嗝的毛病還是改不了。”

雖然宣帝嘴上抱怨,可他心裡非常心疼弟弟。

明庭打嗝是幼年落下的毛病。

當時有家世背景強大的宮妃嫉妒董皇後得寵,送來有毒的栗子糕,被明庭誤食,差點兒沒救回來。

病愈後,明庭一見著栗子糕就打嗝。

因為這事兒,他被幾個皇兄嘲笑挖苦。

他們甚至故意嚇唬他,明庭打嗝的毛病也越發厲害,一緊張便嗝打個不停。

董太後不止一次說,是小兒子幫自己擋了災,所以格外疼他。

宣帝疼他,何嘗沒有這緣故!

那些皇兄皇弟嫉妒他這個太子,暗戳戳地欺負明庭,拿年幼的弟弟撒氣。

偏偏那時候董皇後身子不好,他這個太子剛剛接觸朝政,忙得腳不沾地,還要提防兄弟們背後捅刀,把自己拉下來。

明庭從小憨厚,不會告狀,等宣帝發現那些人的小動作,他打嗝的毛病已經治不好了。

這也是為何繼位後,宣帝重罰王爺們的緣由,他們不該動他的幼弟。

喝了一碗並不怎麼甜的甜湯,明庭舒服多了,開口問宣帝晚上能不能有大肘子。

“沒有!”宣帝直接拒絕。

已經不止一個太醫說過,信王過於富態,有礙壽歲,必須忌口。

以前宣帝管過,隻是他們一個在宮裡,一個在宮外,信王又慣會跟董太後“告狀”,管了也沒多大成效。

可是今天,看到不過是小小的倒春寒,折騰了明庭這麼久,還吐了血,整個人精氣神差了一大截。

宣帝非常擔心他的身體,不得不狠下心來。

“你,跟朕進宮,就住在太和殿旁邊的淩霄宮,朕盯著你吃飯喝藥!”

宣帝命寶柱給他主子準備東西。

“進宮?進宮好啊!我已經很久沒給母後她老人家請安了,還有母後宮裡的蓮花酥……皇兄,禦花園的荷花是不是要開了?”

見弟弟三句話不離吃,宣帝決定這回一定不能心軟,讓弟弟跟自己同吃同住,親自盯著他的飲食。

當然,他這麼做也是因為先帝。

萬一先帝什麼時候再附身皇弟身上,他也好仔細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霍卓不是弟弟的親生子,太醫又說過信王身子弱,很難有子嗣。

那豈不是等於他們兄弟倆都絕嗣了?

一想到這個,宣帝的太陽穴隱隱作痛,他必須查明真相,弄清楚緣由。

如果真是李阮秋品行出了問題,她和李家必須付出血的代價!!

信王世子被罰閉門思過,抄《孝經》的事情,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開。

最近朝中立儲已經有了結論。

看到宣帝開始栽培信王世子,請名師教導,特許他上朝,太和殿裡也經常見到霍卓的身影,朝臣們便明白,這位妥妥的是下一任太子。

沒辦法,天子沒兒子,信王和他血脈最親。

不選親弟弟的兒子,難不成選那些皇家罪人們的子嗣?

可是現在霍卓被罰,讓大家猜不透宣帝的心思。

這到底是罰,還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入朝為官的老油子們,沒一個肚子裡是直腸子,都七彎八繞的。

皇帝的一個小動作,會被無限放大,讓人琢磨來琢磨去。

有人認為,隻要宣帝沒有正式冊封太子,霍卓一日沒入主東宮,他的身份始終懸著。

被罰閉門思過,不正是體現麼!

真坐上太子的位置,有什麼問題,宣帝和信王幫他遮掩還來不及!

不過,在眾人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意外的時候,信王被宣帝接進宮裡,還住在淩霄宮。

那裡是曆代皇帝休息娛樂的地方,朝臣們又把心放回肚子裡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