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偷龍轉鳳裡的真公主(1)(2 / 2)

拯救悲劇人生[快穿] 意鵝 19846 字 10個月前

是呢,宣帝和信王是什麼關係?一母親兄弟!信王如此受寵,世子的太子之位還遠嗎?

這是典型的打一巴掌給個棗。

隻不過巴掌打在世子身上,讓他明白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源自信王。

宣帝是告誡霍卓,叫他以後要加倍孝敬父王呢!

至於明庭踢了李阮秋一腳?

宣帝的解釋是,信王做了噩夢,夢見當年在栗子糕裡下毒的宮妃,醒來認錯了人,這是誤傷。

這話不管外麵的人信不信,明庭是信了。

兄長幫他把謊圓了回來,他自然是要全心全意地相信皇帝哥哥!

宣帝的態度很強硬,朕的弟弟雖然踢了你,踢得你吐血昏厥,可他是無心之過,你認了吧……

至於李阮秋會如何想,他一點兒都不關心。

明庭被宣帝接進了淩霄宮,他想去給母後請安,被宣帝攔了下來。

“你也不瞧瞧現在的樣子,一臉病容,想嚇著母後?”

宣帝撩起明庭鬢角白發,越看越是眉頭緊鎖。

“朕看信王府的人不是真心伺候你,回頭一定好好罰他們!一群狗奴才,連伺候人都不會,要了有何用!”

見宣帝生氣,明庭連忙擺手。

“我身邊哪兒需要那麼多人,有寶柱便夠了。倒是卓兒,身邊得多留一些人照顧,我就這麼一個兒子。”

這麼疼他,還不一定是你兒子呢!

見明庭開口似乎要為霍卓求情,宣帝擺了擺手,表示這事兒沒得商量。

自從出現先帝的告誡後,宣帝看著明庭就覺得他頭頂發綠。

這種事情出現在皇家,簡直是奇恥大辱,不能忍!

明庭還準備再裝一裝,儘忠進來,說太後來了。

“庭兒,庭兒……”老太太人還沒到,一陣急切的聲音先傳了進來。

明庭連忙掀了被子要下床,被宣帝攔住。

等董太後看到小兒子憔悴的臉,一下驚著了。

她快步上前仔細地瞧著,“瘦了,瘦了!我兒受委屈了!”

“聽說,你因為李氏伺候不好,踢了她一腳?踢得好!總算有點兒你父皇的樣子!”

董太後絮絮叨叨。

在看到兒子臉頰旁的白發,她立刻大呼小叫起來。

直說李氏沒照顧好兒子,還讓身邊女官傳懿旨去信王府訓斥李阮秋,讓她傷好後抄經。

都說婆媳是天敵,這條在皇家也適用。

作為一個合適的老公,本應該努力調和母親跟妻子之間的矛盾,換成原主肯定這麼做了,可明庭不會。

想到李阮秋做的事,他默許了董太後的做法。

見這回小兒子沒護著李阮秋,讓老太太很滿意。

總算像個王爺,不是被信王妃拿捏的軟柿子了!

當年懷明庭,老太太還是德妃,正遭遇一場大危機,被人陷害,說她謀害先帝的子嗣,差一點兒被打入冷宮。

因為查出懷孕,先帝隻是勒令她閉宮思過,是肚子裡的孩子救了她。

不但如此,先帝查出了真相,還了她清白,封她為後,立宣帝為太子。

再加上後來,明庭誤吃栗子糕,又救了她一次。

董太後一直覺得,幼子旺自己也旺宣帝,所以格外寵愛他。

老太太唯一不滿意的是,信王妃太過強勢。

她仗著生了兒子,在王府作威作福,把她兒子使喚得團團轉,讓董太後對李阮秋的印象非常差。

可是誰叫她肚子爭氣呢!

如今,霍卓眼看著要成為大梁下一任儲君,李氏更是春風得意。

董太後十分擔心,小兒子性子寬和,耳根子又軟,等李阮秋母憑子貴,坐上太後尊位,還會把給她尊榮的信王放在眼裡嗎?

今天宣帝做的事情,老太太非常滿意。

雖然孫子是親的,可兒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得讓孫子清楚地認識到,他有的一切,都是信王給的!

這也是給信王妃敲警鐘,讓她不要得意忘形,得寸進尺!

“你今天怎麼沒護著你媳婦兒?”

心疼了兒子後,董太後坐在旁邊笑著問道。

明庭當然是說出了後世男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渣言渣語:

“王妃可以再冊立,這個不行換那個,誰當不是一樣?可母後隻有一個,兒子隻有您一個親娘!”

這話哄得老太太眼睛笑得像彎月一樣,喜得心花怒放。

不過,她嘴上依舊沒放過明庭。

“你啊,平時笨嘴拙舌的,如今也知道哄我了!該不是心疼人,變著法子哄我,讓哀家放過她吧……”

“母後,您可是冤枉死我了!婆婆教訓兒媳,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更何況母後願意指點她一二,是李氏的福氣,旁人求不來,我哪兒會故意哄人!兒子說的都是真心話……”

明庭當然說的是真心話,比金子還真。

“哈哈哈,好好!有你的話哀家就放心了。卓兒自有你皇兄教導,李氏有哀家指點,你好好養病,彆操心了!”

明庭連忙點頭,乖順得不行。

董太後走的時候,又摸了摸兒子耳邊垂著的白發,眼裡是濃濃的心疼。

三十出頭的人,怎麼病了一場就老成這樣?!

都怪李氏!

老太太決定派個嬤嬤去王府盯著,等李阮秋能起床了,讓她為兒子抄經祈福!

宣帝當了一回背景板,送走董太後,他讓明庭好好休息,自己也回去批折子。

躺在床上,明庭摸了摸躺下依舊高聳的肚子,覺得自己和奉天有的一比。

這回怎麼成了個胖王爺?

不行,必須減肥!

小世界劇情很簡單,宣帝無子,立胞弟信王的兒子霍卓為太子。

可這霍卓根本不是霍明庭的親生子。

霍明庭幼年中毒,禦醫說傷了根基,子嗣艱難。

後來宣帝登基,給弟弟賜婚,指了三個側妃,並且說誰率先生下兒子,誰就是信王妃。

為了生兒子,三個女人絞儘腦汁,後來李阮秋和韓新竹同時懷孕。

李阮秋娘家是祝陽侯,找了擅長婦科的醫師把脈,說懷得是女胎。

偏偏這時候侯府惹了麻煩,急需李阮秋母憑子貴,當上信王妃挽救侯府。

恰好,她兄長李鐸的妻子也有了身孕,醫師診斷是男胎。

李家商議後,打算來個偷龍轉鳳。

等兩人同時發作,生下孩兒,把李家的男胎送去王府當世子,李阮秋的女兒則由侯府撫養。

計劃原本萬無一失,偏偏在李鐸的妻子任芙蓉這兒出了錯。

因為丈夫曾經對她娘家袖手旁觀,又在她家落敗的時候落井下石,還寵妾滅妻,任芙蓉早就心生怨恨。

正好她娘家嫂子懷了身孕,任芙蓉收買了醫師,把自己腹中的女胎說成是男胎,又讓哥哥提前準備著。

在李阮秋發動後,任芙蓉和娘家嫂子也喝了催產藥。

任家嫂嫂果然生了男孩兒,任芙蓉假裝是自己的孩子,任由李鐸送去和李阮秋生的女兒交換。

任芙蓉恨李家還來不及,又怎麼可能養李阮秋的孩子。

她養著自己的女兒,把信王府的小郡主丟給她哥哥,讓他們隨便找個地方遺棄,對外就說任家的孩子夭折了。

於是任家的兒子成了信王府世子,李家人把任芙蓉的女兒當成小郡主嬌寵著。

原本真正的金枝玉葉,被任家人丟在城外,被一個鐵匠撿回家。

李阮秋因為生下兒子有功,成了信王妃。

在韓新竹生了女兒後,李阮秋心裡有了危機感。

她擔心偷龍轉鳳的事情曝光,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沒了,悄悄給信王下了絕育藥。

原本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信王府,對梁國沒什麼影響。

可偏偏宣帝的兒子一個接一個地病死,他最後選了侄子當自己的繼承人。

宣帝駕崩後,兄死弟及,信王登基。

半年後信王以身體不適,退位成了太上皇。

霍卓少年時去外祖家玩,被任芙蓉偷偷告知了身世。

在當上皇帝後,他雖然明麵兒上沒有認任家的父母,可是對任家十分厚愛。

霍卓不但給任家子弟加官進爵,還封親生父親為唐國公。

大概是皇位本不屬於自己,霍卓害怕東窗事發。

他借李阮秋之手毒死了當時已成為太皇太後的老太太,又用食物相克的辦法,讓信王出事。

至於“真凶”李阮秋,被霍卓囚禁。

祝陽侯府私底下做的惡事,被禦史告到君前。

除了任芙蓉和宮裡的皇後,霍卓對侯府沒有半點兒手軟,還得了個君王公正,不偏倚母族的美名。

反倒是真正的信王府小郡主,在鐵匠家雖然得養父母疼愛,但是家境貧寒,小時候吃了很多苦。

後來,養母意外去世,養父也過勞死。

小姑娘被親戚強占了房子趕出家門,凍死在寒夜。

這還不夠,惡毒親戚在她死後,將她跟財主家去世的兒子配了冥婚,賣了50兩銀子。

原主想救回親生女兒,還要懲罰這場偷龍轉鳳裡的所有參與者。

明庭覺得這要求不難做到。

不過這時候沒有dna鑒定,他想早點兒接回受苦的女兒,所以不得不假裝先帝附體。

梁國最高統治者是誰?

宣帝!

宣帝手裡人才濟濟,讓他們去順藤摸瓜挖掘真相。

至於他自己,目前最著急的是這副身體。

身高175,體重230斤,必須減肥!

否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痛風、脂肪肝、呼吸疾病……統統會找上門來!

明庭雖然對長壽沒什麼追求,可也不能這麼沉重地活著啊!

“老大,我去看了,小姑娘的養父是個瘸腿的鐵匠,養母也有點兒殘疾,右手六指。兩人沒有生育,家裡雖然窮,對女兒不錯。”

奉天跑了一趟農村。

鐵匠夫妻沒有孩子,突然撿到一個女嬰,兩人十分歡喜。

他們原本在城裡謀生,回家後告訴村裡人,這是親生的女兒。

為了給孩子起個好名字,鐵匠還送給教書先生一個豬頭。

最後先生翻了幾天書,選了“靜姝”二字。

如今,小姑娘的名字叫簡靜姝。

“靜姝可勤快了,她爹打鐵娘幫忙,家裡的家務靜姝全包了。喂雞、做飯、跳水、砍柴、做針線……真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奉天對靜姝讚不絕口,明庭點了點頭。

他在這個時間點來,一是不久後,靜姝的養母摔了一跤,躺床上兩個月沒了。

後來,她養父為了趕工掙錢,給女兒多賺一些嫁妝,連續打鐵好幾天,猝死在火爐邊。

沒了爹娘的庇護,成了孤兒的靜姝很快死在今年冬天。

明庭不但要找回女兒,還得救下辛苦養大靜姝的兩個好心人。

另一點是,宣帝已經決心立霍卓為太子,今年夏天他便以太子的身份入主東宮。

這個狗東西,德不配位,不能讓他當太子!!

明庭安安心心在淩霄宮養病,宣帝找了幾個禦醫一起會診。

禦醫們仔細斟酌,得出信王很早被人下了不育藥的結論,宣帝大吃一驚,更加懷疑霍卓的身世。

畢竟,信王沒了彆的子嗣,信王府,乃至梁國都會是霍卓的。

這是李阮秋的意思,還是祝陽侯的意思?背後到底有什麼陰謀?

宣帝仔細想了想,後宮好像有個瑾嬪,和祝陽侯府有點兒關係。

她母親是侯府嫡女,現任祝陽侯的姑媽。

要是侯府早早有陰謀,盯上了王位,甚至皇位,那他的那些皇子們,是不是死得有問題?

此時,一個帝王所有的疑心,全部聚集在了霍卓身上。

宣帝壓下消息,讓心腹去查當年信王妃生產的事情。

太醫、產婆、婢女、太監……相關人員,一個都不能放過。

雖然已經過去了14年,但是必須徹查,查清楚!

至於瑾嬪,也要查!

哪怕當初皇子去世,宣帝查過,沒什麼大問題,可現在因為瑾嬪和祝陽侯是親戚,他疑心病犯了。

畢竟,每個皇帝都有一種“總有刁民想害朕”的病。

不過忙歸忙,宣帝每天都會來淩霄宮陪弟弟用膳。

看到明庭眉頭緊鎖,十分艱難地咽下蘿卜和青菜,宣帝心情愉悅,覺得弟弟的表情很下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