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百戶是最後一個起身走的,樊長玉在營房內沒有旁人後,起身對著他鄭重一抱拳:“方才多謝郭大人提點。”
郭百戶是個直爽性子,也不跟樊長玉繞彎子,直言不諱道:“彆一口一個大人的了,聽著牙酸,那也算不上提點,你今日就是不跟那群大老粗喝酒,你手底下缺人的時候,他們也是願意走你的門路的。”
他說著看了樊長玉一眼:“但畢竟都是些軍營裡的老油條子了,表麵上服了你,背地裡也可能不服,連酒都不願跟他們喝一碗,那就是沒看得起他們,這就是軍營裡不成文的規矩。”
樊長玉說:“我記住了。”
又誠懇道:“往後再有不懂的,我可就直接請教郭百戶了,郭百戶莫要嫌麻煩。”
這已經是不動聲色的拉攏了。
郭百戶也爽利,說:“現在老子官職還比你大,說話也就不文縐縐地計較那麼多了,等你升上去了,隻要用得上老子,老子跟著你乾,當初是老子看走了眼,以為你也是那類來混軍功的,老子打了這麼些年的仗,還沒在戰場上殺得這麼痛快過,本以為當個百戶這輩子就做到頭了,現在老子也想再掙個將軍當當!”
等郭百戶一走,謝五對樊長玉道:“恭喜隊正!”
她現在升上去,手底下也稱得上有一批能為自己所用的人了。
樊長玉卻是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說:“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學會的。”
謝五隻是笑:“隊正摸清軍營裡拉攏人脈的那一套了。”
樊長玉掀開眼皮看向他:“我回營時同你說的那些話不是客氣話,你和小七,我都會編作親兵的。”
說完,不等謝五答話,就吩咐道:“我有些頭疼,你先下去吧。”
謝五看了樊長玉一眼,終是退了出去。
樊長玉獨自坐著出了一會兒神,她隱約已能看見,自己將來要麵對的,是更加複雜的一些東西。
但是為了查清當年的真相,她必須還得往權力的中心靠得更近些。
眼角餘光瞥過放在兵器架上的那把陌刀,想起謝五說的那句“侯爺送人的東西,就不會要回去了”,一時間心緒又有些紛雜。
若不是自己當時察覺追了上去,他可能真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走了。
謝五那就話,是怕她把他送的一切東西,都退回去麼?
回來的路上好不容易才壓下的澀意,又在心底蔓延。
樊長玉不想任自己再沉浸在那些糟糕的情緒裡,頭也的確因接受太多爆炸性的信息而隱隱作痛,便打算去床上小憩一會兒。
無意間摸到枕頭下的碎銀時,想起自己隊伍那個出征前就把所有餉錢拿給自己的小卒,她瞬間沒了睡意。
先前她醒來時,謝征假扮小五同她說過,隊伍裡有十三人戰死,十七人重傷。
她那會兒就打算去看看自己帶的這些人了,隻是不巧賀敬元派人來尋她,才因這一連串的事情耽擱了。
樊長玉直接喚來謝五,帶著那些百戶給她送的糕點補品,去了下邊的營房。
小卒們消息不如郭百戶他們靈通,但也清楚一旦封賞下來,樊長玉怕是能直接被封將軍。
他們也不是不想套近乎,但前兩日樊長玉昏睡不醒,今日醒來,又被賀敬元叫走了,好不容易回來,百戶們又先去獻殷勤了,怎麼也還輪不到他們。
因此看到樊長玉過來時,一個個的還很是驚奇,磕磕絆絆喚道:“隊……隊正。”
這類大軍帳裡都是通鋪,一個軍帳能住二十五人,擠是擠了點,但畢竟是打仗,條件好不到哪兒去。
有幾張床空了出來,顯然就是戰死的小卒的。
帳內沒有桌子,唯一能放東西的就是軍床,樊長玉帶去的東西,便被小卒們放到了那空出的軍床上。
樊長玉問:“這是誰的床位?”
邊上一個掛著胳膊,頭頂纏著紗布的小卒瞬間紅了眼眶,咧嘴道:“回隊正,是葛麻子,我同鄉,他……他可能是在戰場上被踩爛了,我找了兩天都沒找到他的屍首。”
說到後麵,那小卒用完好的那隻胳膊抹了一把眼,嗓音顫得帶上了哭腔。
樊長玉問:“他家裡還有什麼人?”
小卒答道:“還有他老娘和他妹妹。”
樊長玉說:“等封賞和撫恤金下來了,從我的賞金裡分出一份來,一並給他家人送回去。”
她看向帳內其他將士,許諾道:“在座的諸位也一樣,將來無論誰死了,他的父母兄姊弟妹,就是我們的父母兄姊弟妹,大夥兒一起養。”
這話讓不少小卒都落下淚來,聲嘶力竭喝道:“好!”
不知是不是她當日贈的那麵護心鏡起了作用,當初托她保管餉銀的那名小卒當真活著回來了,身上隻受了些輕傷。
樊長玉把碎銀還給他,說:“你以後也彆怕自己雙親沒人供養。”
那名小卒接過碎銀,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紅著眼眶答好,又要把護心鏡還給樊長玉。
樊長玉道:“你留著吧,我也用不著的。”
那名小卒又道了謝,在同袍們豔羨的目光裡,寶貝似的把那麵護心鏡收了起來。
有膽子大些的,滿懷殷切問:“隊正,那您升官後,咱們還能跟著您嗎?”
樊長玉道:“自然是跟著我的。”
這一場仗,他們雖是勝了崇州軍,但也是險勝。
賀敬元中了冷箭,被崇州反賊謠傳他戰死,讓薊州軍這邊亂了軍心,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若不是最後僥幸殺了長信王,反將崇州那邊一軍,當日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她能趁長信王不備捅長信王一刀,很大程度上也是長信王在發現她是女子後,便起了輕蔑之心,沒把她當回事。
當日反賊狼狽退守城內後,這兩日便一直緊閉城門不出,據聞城內是長信王的大公子暫為掌權。
賀敬元沒趁熱打鐵下令繼續猛攻,一是他的傷勢委實不太樂觀,二則是薊州軍眼下的情況雖比崇州城內的反賊稍好些,卻也沒好到哪裡去,兵力折損厲害,都需要暫且休養。
這種時候,兵力是不夠的,樊長玉就算升上去了,也不會直接另撥一隊人馬給她,很大情況都是接他們這支軍隊上邊某位將軍的差。
有了樊長玉這般肯定的答複,小卒們明顯安心多了,似覺著隻要是跟著她的,上戰場都不是那麼可怕的事了
樊長玉心中百味陳雜,她細致地問了自己手底下每一個傷兵的情況,也認真地記住了戰死的那每一名將士的名字。
走出營房後,她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望著遠處的天際,目光愈發堅定了起來。
越是知曉戰場的殘酷和底層小卒的心酸,她也越不能容忍十七年前的錦州一戰是一場陰謀。
承德太子和謝將軍的名聲,迄今也是在民間備受稱讚的。
這一位儲君和一位國之棟梁的慘死為人所痛惜,但當年那些枉死在戰場上的將士,家中同樣也有人在等著他們歸去。
真相不該被那些權勢裡的陰謀詭譎埋沒。
-
康城。
黑雲壓城,雷雨之勢。
冷風卷起城樓上的旌旗,這孤聳的城牆,在滾滾雷雲下,愈發顯得低矮羸弱起來。
似有細小的雨絲迎麵打在臉上,涼意更甚。
副將在城牆垛口處望著下方黑壓壓一片,威勢不遜雷雲的燕州謝家軍,嗓音都開始打顫:“世……世子,崇州那邊傳來消息,王爺已去,崇州城隻怕不日便可攻破,武安侯這時候集結大軍開始攻城,是要拿下康城無疑了……”
“他攻,我們守就是。”
邊上的人將這話說得毫無起伏,一截蒼白的下顎在冷風細雨裡,帶著幾分寒霜似的冷感。
一時間竟讓人聽不出他究竟是認命後的無動於衷,還是胸有成竹。
比起上次,隨元青似乎又清減了不少,眼下的青黑也更重了些,眼白部分浮著根根血絲。
副將知道暴雨天攻城,攻方不占優勢,可對麵坐鎮的是武安侯,就無論如何都讓他定不下這個心來了。
武安侯用兵一向以詭譎出名,從來就沒用過兵書上打法,坊間甚至傳言,把武安侯打過的那些仗裡的戰術都扒出來,完全可以另著一部兵書了。
副將小心翼翼從垛口往外看去,卻見下方的燕州軍壓根沒帶攻城的雲梯。
那黑鐵一樣延展開的軍隊在城樓弓箭射程之外,以弩兵打頭陣,那□□尋常臂力根本拉不動,隻能由弩兵躺在地上,以腰腿的力道蹬開,邊上的副手在箭槽上放上三支箭,齊射時,如流星驟雨飛向城樓。
城樓垛口處的守軍甚至不及反應過來,就被連人帶箭地給射了個對穿。
這□□雖比不得床.弩威力巨大,可直接射穿城牆,在這個射程裡傷人,威力卻是遠勝普通弓箭。
副將嚇得臉都白了,拉著隨元青就差在城樓上抱頭鼠竄,他慌亂道:“世子,不妙啊!武安侯這是想直接強攻!”
城樓下方,位於弩陣後,騎兵陣前處,停著一輛戰車。
公孫鄞效仿前人手持羽扇,一身白袍被戰場上的急風吹得兩袖鼓起,恍若神人。
他眺望了一眼半邊天幕集結起的厚黑雷雲,又看一眼邊上從人到馬,都透著一股冷戾殺意的人,納悶道:“馬上大雨,要攻康城,也不急於這一兩日,怎地就非要較這勁兒,此時發兵?”
謝征坐下的大宛烏蹄戰馬躁動地跺了兩下馬蹄,謝征單手持戟,掌心纏著一圈細小的紗布,雨絲在黑鐵刀刃上擦出一道淡淡的濕痕。
他冷眼望著幾十丈開外的康城城樓,肩吞上的睚眥獸頭猙獰凶煞,襯得他眉宇間戾色更重:“雷雨降下之前,康城便該攻下了。”
公孫鄞不由又看了他一眼,他知道這廝一向狂佞,隻是沒想到他能狂佞至此。
回想起他從崇州回來後,看似同從前無二又處處透著反常的舉動,他突然皺眉道:“我怎麼覺著,你打這場仗像是在發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