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2 / 2)

謝五嘿嘿笑了兩聲,說:“就讓這謠言傳下去吧,反正對都尉是百利而無一害,將來同反賊陣前對峙,還能嚇嚇對方。”

樊長玉最近讀了不少兵書,在幾個幕僚頭發掉一半後,她總算也把三十六計學了個囫圇吞棗。

可惜她翻了好幾倍的酬勞,幾個幕僚都不肯留下繼續教她了。

此時倒也懂了謝五說的是攻心的一個法子,她不無感慨地道:“這所謂兵法,其實也是比誰心更黑吧?”

謝五不好意思笑笑,“智鬥能少死些人,那就是好的。”

樊長玉點了頭,又說:“那行,你再給我找幾個幕僚來。”

謝五的笑僵在了臉上。

可不能小瞧那些不入仕,專去給人府上做客卿的酸腐讀書人,他們之間消息靈通得很。

他廢了不少力氣才給樊長玉找來幾個有真才實學的幕僚,對方聽說是去新晉女將麾下做事,雖有顧慮,但聽聞了樊長玉的戰績,倒也願意前來效勞。

隻可惜教了沒半天,就紛紛頭疼得想告辭。

樊長玉連兵法都還沒讀完,這怎麼教?

再說朝堂局勢,她連朝中有哪些官員都還是一問三不知,同她說哪些人是魏黨,哪些是李黨,哪些又是保持中立的純臣都費勁。

幕僚們隻覺著自己前途慘淡,光有勇武,而無明智的武將,彆說官運亨達,不稀裡糊塗死在戰場上就是老天開眼了。

他們被幾把大刀逼著,才愁雲慘淡地教樊長玉學完了《孫子兵法》,每天飯都少吃半碗,一個個地愁得肉眼可見地清減了下來。

樊長玉半是心虛半是內疚,生怕這群教自己學兵法的老先生直接在她這裡抑鬱而終,終究還是同意了放他們走。

幾個幕僚回去後酒入愁腸一訴苦,窮死也不能來給樊長玉但幕僚的名聲就這麼在讀書人中間傳開了。

現在給樊長玉找幕僚,話還沒說完,那些讀書人就扛起行囊跑了。

謝五斟酌道:“都尉,再找,隻怕咱們銀子不夠了……”

樊長玉聽出謝五這是說給她找幕僚,花好幾倍的銀子都找不到人了的意思,便幽幽歎了口氣,說:“我義父那麼厲害,一開始都還想收我為徒,難不成是他老人家老眼昏花了?”

謝五說:“都尉身上是有大智的,陶太傅必然也是看中了都尉這一點。”

樊長玉知道有個詞叫大智若愚,這是說她看著就比較蠢麼?

她一時間也不知道謝五這話到底是安慰呢,還是在繼續給她紮刀子,無奈道:“行了,你先下去吧。”

轉頭就給家裡寫了一封信去,讓謝七給長寧請個西席。

如今崇州打仗,私塾早就沒辦了,但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是可以請西席教學的。

樊長玉覺得,不能讓長寧步自己的後塵,必須得從小就讓長寧好好念書。

-

一隻信鴿撲棱著羽翼落到了鴿籠上方,木質鴿籠裡,隱約還能瞧見裡邊的鴿子從進出的圓孔處,探頭探腦地朝外張望。

看守鴿籠的下人瞧見了這隻新飛回來的白鴿,忙上前取下信鴿信筒裡的信件,把鴿子放回鴿籠後,才匆匆朝軍帳內走去。

“公子,是從崇州城內送來的信。”

案前執筆寫著什麼的人,聞言擱了筆,伸出修竹般修長而白皙的手,接過了下人遞上來的卷成條狀的信件。

不同於女子指尖的細嫩無骨,這雙手有著屬於男子的那份筋骨,卻又不似武將那般因常年習武而指關節突出,隻是常年握筆,才在指節上布了一層薄繭。

李懷安撚開信看完,俊秀的眉峰卻還是半蹙著,他低喃道:“魏嚴城府極深,不該這麼輕易就上鉤才是。”

那信,正是被困於崇州城內的隨元淮送出的。

李家查到賀敬元時,魏嚴怕皇帝審賀敬元,供出自己,想對賀敬元下殺手,卻沒能成功。

如今賀敬元身邊不止有他自己的死士護著,還有李家的死士暗中護著,魏嚴那頭不能再下手了。

隨元淮提出可以假意和魏嚴合作,魏嚴幫他保住崇州,他幫魏嚴穩薊州兵權。

畢竟崇州一但被攻陷,隨元淮這個“反賊之子”就隻能伏誅,而薊州和崇州的兵權,也會落到李家手上,對魏嚴而言,極為不利。

眼下兩方合作,似乎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魏嚴被隨元淮找上後,答應得這麼乾脆,卻讓李懷安有些遲疑起來。

誘魏嚴跟崇州合作,是他們聯合隨元淮為了儘快扳倒魏嚴的一個計謀。

原本他和祖父是想拿十七年前的事做文章,但查了這麼久,唯一的線索,那封信,又斷在了魏嚴那裡,便是他日對簿公堂,魏嚴也有一百種替他自己開脫的方式。

他們這才又想到利用崇州和薊州的兵權歸屬做一個局。

一旦魏嚴同意跟隨元淮那邊合作,他們這次拿到的證據就是鐵證。

沒有十七年前的真相,一樣能借此事扳倒魏嚴。

可就是計劃進行得太過順利,才讓李懷安產生了一股,魏嚴似乎已經識破了這是他們的計謀,不過是將計就計在同他們做戲的錯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