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侍郎也從靈璧趕往淮陰,坐鎮在這個受災最重的地方,徐章和賀老太醫趕至淮陰,向楊侍郎彙報工作。
淮陰縣衙,楊侍郎一身寬鬆常服,手捧公文,坐在雕花靠背大椅之上,身前的桌案上整齊的碼放著兩堆公文,都是左近受災的州縣近期遞上來的。
“下官參見大人!”徐章和賀老太醫已經走到近前了,楊侍郎還沉浸在公文之中,全然沒有注意到。
“賀院正和小徐大人來了!”聽到聲音,楊侍郎這才回過神來,看著徐章他們說道:“稍等片刻,待本官批閱完這份公文!”
徐章拱手禮道:“正事要緊,大人先忙!”
一盞茶之後,楊侍郎這才合上公文,看向二人。
“如今各縣災民安置基本已經落下帷幕,這段時間辛苦二位了!”楊侍郎這話說得情真意切,不似作偽。
徐章忙道:“這些都是我們分內之事!”
“隻是現如今災民雖暫時安置了下來,但秋收已過,馬上就要入冬了,朝廷若是再不想想辦法,任由這十餘萬災民們坐吃山空,怕是朝廷有再多的糧草,也供應不過來!”
楊侍郎眼睛一亮,看向徐章:“不知徐副使有何高見?”
徐章搖搖頭謙虛說道:“高見談不上,不過是有一些粗陋的想法,想和侍郎還有院正一塊商討商討。”
“徐副使有什麼主意但說無妨,本官洗耳恭聽!”
楊侍郎很是開明,徐章雖然年輕,但這些時日以來,他也算是見識到了徐章的厲害。
徐章乃是新科進士,入仕不過區區數月,而且還是個起居郎的閒差,第一次被官家派來賑災,朝中諸多大臣都不是很看好,認為此子不過是走了狗屎運,做起居郎做的入了官家的眼。
官家有意提點,這才讓他隨著楊侍郎出京賑災,在履曆之上添上幾筆,日後官家提拔起來,也不用擔心沒有由頭。
甚至還有人猜測,這次淮南賑災之後,徐章就要被提拔了。
楊侍郎起初也不太看好徐章,不過在臨行之前,禮部的孫侍郎卻特意找上了門,讓他對徐章多多提點關照。
孫侍郎那頭倔驢是什麼性子,同殿為臣,楊啟平心裡自然清楚。
因此便對徐章這個後生晚輩有了幾分好奇。
沒曾想,到了淮南之後,徐章的種種表現,讓楊侍郎這位素來以能乾著稱的戶部右侍郎驚訝不已。
將原本蓬頭垢麵,臟亂不堪的災民安置的井井有條,統過種種看似不起眼的小手段,將數千乃至數萬災民安排的井然有序。
沒出半點亂子,直接讓楊侍郎的賑災工作得到了極大的推進。
徐章朗聲道:“而今各縣的災民基本上已經安置妥當,但水患發生之時,秋收尚未開始,百姓們的屋宅田地大多都被洪水衝毀,隻有少數地勢稍高的位置得以幸免。”
“據各州縣衙門統計,已經確定喪生在水患之中的百姓,已有兩萬餘人,其中青壯勞力八千六百餘人,還有大批失蹤人員尚未統計,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楊侍郎也麵色凝重,這次淮南水患,災情比起兩浙沿海地區的海嘯還要嚴重的多。
徐章又道:“而且馬上就要入冬了,現在各州縣安置的災民們基本上都是靠著朝廷下發的口糧活命,冬日漫長,這可是二十多萬張嘴。”
“下官連日苦思,昨夜腦海之中忽然靈光一閃,冒出個想法來!”
“如今災民越聚越多,就連許多家中受災不怎麼嚴重的也帶著家眷投入咱們的安置區之中,若長此下去,光是每日供應的糧草就是一筆極大地開支。”
“左右現在災後有大量需要重建的地方,河堤、官道、水道、水渠等等等等,與其等到各州縣衙門騰出手來再行整治。
不如咱們直接就地征召這些災民,隻要是願意接受朝廷征召的,每日發給一定的糧食,劃分工段區域,每個工段再弄些激勵百姓勞作的小手段。”
“如此既能安置了災民,又不至於空耗糧草,而且還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完成災後的重建。”
“而且也不會助長災民們的惰性,使得他們隻知道一味的依靠朝廷,如此雙管齊下,或許能有奇效!”
徐章的話還沒說完,楊啟平的眼睛頓時就亮了,又是好奇又是期待的看著徐章。
“以征召災民重建替代賑災發糧?”楊啟平喃喃說道。
徐章拱手道:“下官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將此法稱作以工代賑,不知侍郎以為如何?”
楊侍郎卻沒有回應,而是嘀嘀咕咕的說著:“以工代賑!雙管齊下,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