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2 / 2)

畢竟徐章懼母,洪氏凶悍,在東京城裡頭可是出了名的。

洪氏雖然大多數時候神經都有些大條,卻也不是那種什麼都不知道,被人一忽悠,就腦子暈暈乎乎,不知所以的人。

而且事關徐章,洪氏更是格外精神,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但凡那些個登門拜訪的,主動結交的,洪氏都是打著十二分的警惕去迎接的。

事關自家兒子未來的前程,洪氏自然不敢怠慢,而且那些個官眷貴婦們,上來就是一頓香噴噴的馬屁,初聽的時候覺得身心舒暢,格外順耳。

可事後細細想來,卻總覺得不得勁,不知道哪裡不對,一個個說話都好聽的不行,卻完全沒有以前在大灣村和宥陽時的感覺了。

後來洪氏懶得應付,索性便抱病在家,對於那些個送來家裡的帖子,洪氏一律拒了,懶得再和那些人打交道。

對此徐章是打心底裡讚同。

至於什麼夫人外交,老娘外交,徐章完全沒有這方麵的打算,至少現在沒有。

他接洪氏和弟妹們來汴京,可不是為了給她們增添煩惱的,而是為了讓她們享福,嘗一嘗汴京的榮華,和現如今徐家的富貴。

洪氏也曾不止一次的催促徐章,要不就彆再等了,把日子提前,趕緊先把明蘭給娶回來,她也好安安心心的回她的宥陽去。

洪氏實在是呆不習慣東京城,還是覺得宥陽更適合她。

相較於汴京城的榮華富貴,洪氏更喜歡宥陽老家那邊的那種家長裡短。

相較於那些個說話好聽,衣著打扮富貴華麗,言談舉止有理有據,叫人挑不出錯處來的官眷貴婦們,洪氏顯然更喜歡宥陽老家那種喜歡拎著棍子教育自家兒女,攆的後院雞飛狗跳的粗魯婦人們。

平日裡大家聚在一塊兒說些東家長,李家短的,分享分享管教子女的心得,閒來無事了,湊在一塊兒繡繡花,下下廚。

便是搞個什麼宴會,擺場席麵,也是左近同村交好的鄰居婦人們自發前來幫忙,大家夥兒湊在一塊兒灑掃準備,清洗菜肴,各自下廚做自己擅長的菜式。

對洪氏而言,那才是生活。

更關鍵的是,如今徐青山還留在老家那邊的,青山商會雖然已經漸入正軌,可徐青山卻還是放心不下,和俆章的大伯徐青福還有長兄徐彬一塊兒看著。

夫妻倆分彆已有數年的時間,逢年過節的時候,徐青山倒是也偶爾會來東京,和洪氏小聚。

但那才多長時間。

說句不好聽的,洪氏現在正值如狼似虎的年紀,卻隻能窩在後宅裡頭,守著幾個兒女過活。

可徐青山卻在南邊逍遙快活,又沒有洪氏在身邊盯著,天知道他現在過得有多瀟灑。

說不定下一次洪氏回去的時候,家裡就得多出幾個妹妹來。

徐章和明月說不定也會多出幾個庶弟庶妹。

對於洪氏的想法,徐章很想替徐青山辯解,可話到了嘴邊,卻又不知該如何解釋。

不說徐青山了,連徐章自己,都沒能耐住寂寞,還將翠荷翠蓮兩姐妹給收了房。

徐青山是男人,而且還是那種食髓知味,經曆過不知多少戰陣的男人。

洪氏年輕時相貌確實出眾,否則的話,也生不出徐章這麼俊俏的兒子,可洪氏在宥陽老家時,跟著徐青山過的可是苦日子,日日勞作,日曬雨淋的,又沒有刻意保養,皮膚被曬得黝黑不說,便是外表看上去,也要比東京成裡頭這些同齡的官眷貴婦們老的多。

徐青山是個再正常不過的男人,以前家裡不富裕的時候,他能夠守著洪氏一人過活,能夠將心思全都放到家裡的幾個兒女身上。

可現在如今徐家家境越來越好,手裡頭的銀錢越來越多。

正應了那句老話,錢是男人膽。

再加上洪氏在東京城裡頭,可沒少聽那些個湊上來巴結自己的官眷貴婦們說那些個世家大族的後宅裡頭那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什麼妻妾爭寵啦,今日是東風壓倒西風,明日又是西風壓倒東風。

某某家裡納了個色藝雙全的每人,哪位官員又新納了個柔弱嫵媚的良家,哪家的公子哥浪蕩不堪,又給家裡的幾個丫頭開了臉之類的八卦。

洪氏的擔憂不無道理,可明蘭尚未及笄,若是此時成婚,確實太早了一些。

其實洪氏私底下曾和盛老太太提過這事兒,盛老太太也有些猶豫不決,一方麵是因為徐章的年紀真的不小了,另一方麵,是因為明蘭的年齡太小,盛老太太有些舍不得。

可這次官家病重的消息一經傳出,不論是洪氏,還是盛老太太,都開始有些動搖了。

若是再繼續拖下去,嘉佑帝一個不妙,直接賓天薨逝的話,徐章和明蘭的婚事,勢必便要再往後推上一年。

一年之後,明蘭才十六歲,倒也不算大,可等到明年,徐章可就二十二了。

東京城裡頭,和徐章同齡的那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們兒,都早早便成了親,除了少數人之外,其餘都已經有了子嗣。

大宋仁孝治國。

俗話說得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徐章至今尚未成婚,便是已經收了兩個通房,可卻因為徐章的婚事未成,便一直拖著沒有要子嗣。

洪氏早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抱孫子了,盛老太太也差不多,雖然現如今長柏的新婦已經有了身子,可盛家和老太太之間,終究沒有血脈牽絆。

洪氏瞞著徐章,瞧瞧合計著徐章和明蘭之間的親事。

便趁著徐章去大營裡頭當值的空檔,拉著明月帶上幾個護衛女使婆子,便進了城,往盛家去了。

見了老太太,洪氏便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不想卻與盛老太太不謀而合,兩人便把明蘭叫了過去,問明蘭自己的意見。

明蘭聽到二人說的是自己和徐章的婚事,當即就紅了臉,但還是耐著性子聽完了,最後羞澀的點了頭。

洪氏立馬高興的不行,當即便要回家去準備。

好在盛老太太叫住了他,又著人去把盛紘和王氏夫婦叫來了壽安堂,把明蘭和明月兩個丫頭打發走了。

正好和王氏帶來的如蘭一塊兒,三個姑娘湊在一塊兒帶著貼身的女使們到花園裡頭玩起了放風箏。

至於盛家那位四姑娘,素來和明蘭如蘭玩不到一塊兒去的墨蘭,卻始終沒有露麵。

壽安堂裡,幾個長輩就這麼商議起徐章和明蘭婚事提前的事情來。

洪氏自然是想越快越好,盛紘理解洪氏的心思,卻也有他的顧慮,說是叫三清觀的真人們重新算一個黃道吉日。

洪氏眼睛滋溜溜一轉,就給答應了下來。

留在壽安堂陪著老太太用了頓午飯,下午未時末刻,洪氏便急匆匆的拉著明月出了城,回了城外的莊子。

次日下午,三清觀那邊就來信,說是最近的黃道吉日就在十日之後,五月十八那日。

盛紘夫婦到壽安堂裡頭和老太太這麼一合計,就應了下來。

洪氏高興的不行,大呼自己的銀子沒有白花,當即便帶著人親自準備起來。

盛老太太擔心洪氏第一次操辦,許多東西都不清楚,便罕見的出了壽安堂,帶著身邊一眾得力的婆子女使們還有家裡當用的管事兒們親自到了梨園,幫著洪氏操辦起來。

剛剛把母親弄出城的徐章,完全沒有料到洪氏會給他來這麼一出,想要拒絕拖延一下吧,卻也擔心出現洪氏顧慮的那般情況。

最後思慮再三,還是同意了洪氏的提議。

神武軍的人手徐章不好調動,便以時間太短,家裡頭人手不夠,為了早日準備妥當,雇些人手幫忙做些粗重雜活,從漕幫弄去了百多號好手,安置在梨園裡頭。

初九一整日,徐章都窩在家裡頭些請柬,一口氣寫了二十多封,然後一一親自登門,將請柬送了出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