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時日,隨著西北戰事平定,大宋以絕對的優勢大獲全勝,還打下了十幾個州縣,朝野上下,自仁宗皇帝駕崩那時起就一直憋著的一口氣,總算是吐了個乾乾淨淨。
對於趁火打劫卻被灰溜溜的打跑了的西夏人,不論是朝堂上的文武相公們還是底層的百姓,都嗤之以鼻,大加嘲諷。
可隨著戰事平定,加之封賞之事也陸續定了下來,恢複了平靜的朝堂之中,忽的又冒出了一些彆的聲音。
而今是熙平五年,自官家繼位至今,已然將近四載,昔日的懵懂孩童,不光身量跟麥苗似的迎風便長,心智也在飛速的成長的。
許是因為經曆的多了,小小年紀,便有了幾分淵渟嶽峙之象,也不似幼時那般寡言少語,偶爾也會開口,但大多都隻是詢問,少有發表以前,大體下來,倒是和以前差不多。
幾個教授小皇帝讀書的大學士們,對於小皇帝的勤勉和用功也都屢屢讚揚,小皇帝趙宗祥並非那等絕世之才,卻勝在勤奮好學,不懂就問,勉強算得上是中人之姿,而且性子和善,與仁宗皇帝幾乎如出一轍,叫幾位給小皇帝講學的大學士以及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的曹太後十分滿意。
可最近朝堂之上,卻忽然有人提及小皇帝曾經的嫡母夏王妃,和他那個早已經入土不知多少年,估摸在現在隻剩下一堆白骨的親生父親先夏王。
在這個宗族觀念極重,禮教森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舉個例子,就像徐章,自己封了候、得了爵位不說,連帶著他的祖母石氏,母親洪氏還有妻子明蘭,三人接連得了誥命。
就像顧二,他那位出身鹽商之家,早已亡故的生母白氏老夫人,也因著顧二而得了誥命。
小皇帝如今登基已有數載,成了全天下最最尊貴的人,其生父生母,以及將自小將其待在身邊教養的前嫡母,自然也該借著小皇帝的光,得些好處。
小皇帝如今年幼,而且朝政大權,儘皆握在太後和兩位大相公手裡,這種事情就算是心裡有想法,也絕不會自己親口提。
而且小皇帝深知,現在他雖然名為皇帝,可實際上卻和寄人籬下並無二致,就是一個被推到台前來安撫人心的擺設,說的好聽點兒就叫花瓶,說的粗俗點,那就是傀儡。
跟著徐章讀了幾年書,在徐章言傳身教的影響之下,小皇帝彆的沒學會,大多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唯有一點,徐章反反複複叮囑的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切記要猥瑣發育不能浪一直牢牢的記在心裡。
可不成想,小皇帝自己這邊還沒出什麼幺蛾子,就要那些迫不及待揣測上意,打算提前在討好小皇帝,在小皇帝跟前落個好印象的朝臣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在大朝會上把這事兒給捅到了明麵上。
朝臣們倒是還好,都能理解這事兒,畢竟那是小皇帝的生父和生母,那位夏王妃也是早早便將小皇帝記在自己名下,當成嫡子撫養。
於情於理,這事兒都沒半點毛病。
而且朝臣們也想要看到他們的皇帝喜歡念舊情,而不是像曆史上的那些暴君一樣冷血無情,六親不認。
可這事兒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解決的了的。
小皇帝趙宗祥今年周歲已有十四,六年之後,待他加冠之際,便是接掌朝政之時,可到底還有六年。
如今執掌朝政的,是那位仁宗皇帝的發妻,小皇帝趙宗祥如今的嫡母太後曹氏。
趙宗祥當初成為儲君之時,便已經過繼到了曹太後的名下,當時操辦這事兒的,還是禮部和宗人府。
現如今趙宗祥接掌帝位,按理來說,確實應該給生父生母還有養母該有的體麵和尊貴。
可什麼叫該有的?
先夏王雖是小皇帝的生父,可到底隻是個閒散的王爺,而且若是依照禮法來論的話,現如今已經故去了的仁宗皇帝和曹太後,才是小皇帝的父母。
說的直白的,趙宗祥既然過繼到了仁宗皇帝和曹太後的名下,那就是他們的兒子了,什麼生父生母、還有前養母的,和他再無半點關係。
這便是禮法。
可當所謂的禮法落到了一國之君的頭上之時,所謂的禮法,便也有了不同。
原本和睦平靜的朝堂,也因此徹底鬨騰起來。
甚至還有些過分的,還提出要給先夏王定諡號!
可說著話的人也不想想,現如今執掌朝政的到底是誰。
曹太後當場就發了彪,雷霆大怒之下,直接讓人將那進言之人拉出去廷杖二十,隨即又金口玉言,將其貶去嶺南。
一時之間,百官儘皆三緘其口,無人敢替那人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