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黃州,主打的就是一個“美食美景治愈人生”,他遊覽美景時的心得體會也為我們貢獻了不少名篇,我們高中的必背篇目《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也誕生於這個時期。】
【丐幫幫主:退退退!《赤壁賦》默寫老子就沒全對過!】
【123:啊啊啊救命我真的不想回憶我高中因為背不會《赤壁賦》被老師罰站的經曆......】
【白日大睡:明天就要默寫了,你猜我為什麼這個時候來看直播。】
因為今天的篇目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古詩默寫部分繞不開的坎,評論區很多人一下子找到了共鳴,紛紛表示自己有那麼幾個早讀是被《赤壁賦》虐過來的。
北宋的文人們看著天幕上的發言,一致表示疑惑:真的有那麼難嗎?聽意思就隻是一篇文章誒,他們從小背誦儒家經典,有時候一啃就是整本書,為了應付科考那可是從堯舜禹到當朝的文章典故都要瀏覽一遍,嘖,後世的學生是不是不行?
明意好笑地看著評論區湧現一片哀嚎,安慰道:【或許你們應該慶幸,教學大綱裡麵沒有強製讓你們把《後赤壁賦》也背了,畢竟蘇東坡當年可不止去了赤壁一趟,留下來的也隻是我們看到的這幾篇而已。】
【小葡萄:好,讓我們一起叩謝東坡先生不寫之恩!】
【烏黑馬琪:叩謝東坡先生筆下留情!】
天幕外的蘇家三學士:......
看氣氛烘托的不錯,明意用遙控器打開投影,開始了今天的講述:【蘇軾暢遊赤壁,自然離不開美酒佳肴,雖然據考證當年他玩的赤鼻磯並不是真正的三國赤壁遺址,但這並不妨礙東坡先生帶著烤魚酒葫蘆欣然前往。】
【蘇軾一生愛吃肉,肉類裡麵除了自創的“東坡肉”,就要數魚肉最得他的歡心。彆人寫魚,一般都把魚當做景物來描寫,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魚戲蓮葉間”、“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蘇軾筆下的魚都是怎麼出來的: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更有鱸魚堪切膾,兒輩莫教知。”
也就是說,如果蘇軾哪首詩裡麵出現魚了,不需多問,老蘇他又吃上了。】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河豚這種魚雖然被譽為“揚子江第一鮮”,但是它含有劇毒,蘇軾他自己鑽研出了做法,不是代表旁人就可以輕易吃的!南宋當時流行一句民諺叫做“拚死吃河豚”,其中的主人公就是蘇軾,據說蘇軾是因為吃起河豚來大快朵頤,還歎到“可以為之一死”,所以讓河豚這種一般人不敢輕易嘗試的食物和大名鼎鼎的蘇學士掛上了鉤。】
【丐幫幫主:或許河豚它並不想借蘇軾出名呢?】
【kk:誰會希望自己以一道菜出名,河豚表示很屑,老子都把自己修煉成劇毒了還要被你吃!】
【河豚:沒有人為我發聲嗎?】
說到此處,明意言歸正傳:【我們剛剛說到蘇軾帶著烤魚和朋友去黃州旁邊那個傳說是赤壁遺址的地方去了,雖然這地方不保真,但還是勾起了東坡居士的懷古之情的。】
【“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江河水啊它嘩啦嘩啦往東流,古代的名人啊全被拍死在了沙灘上。】
北宋,聽到這般解釋的沈括,受宋仁宗吩咐,在天幕上緩緩打出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