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八)(2 / 2)

據他觀察,這是後世表達疑惑的符號,他現在就很疑惑,為什麼千古風流人物要被拍死在沙灘上?

好在節目組可能事先預知了明意的文化水平,接下來的整首詩詞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現。

這套設備采用了最尖端的虛擬仿真技術,結合人體肉眼分辨率成像,李導在此處特地秀了一把直播間的黑科技,讓觀眾隔著屏幕也能有身臨其境之感。

於是北宋諸人和現代直播間的觀眾一起體驗了一把赤壁全景遊。

江水兩岸懸崖屹立,橫空而出的亂石讓周圍的崖壁看起來更加巍峨不可攀,觀眾們此時好像坐在一隻隨波晃蕩的小船當中,微微抬頭,還能有頭暈目眩之感。

現代直播間的觀眾已經沸騰:wow!這家公司VR技術已經發展的這麼高超了嘛!

北宋,大臣們好多丟了人,驚疑聲彙成一片,嗡嗡不止。

“這是怎麼一回事?難不成是神仙賜下的幻境?”宋仁宗趙禎還算冷靜,看著身邊圍了一圈前來護駕的臣子,問出了聲。

沈括思索了片刻,回道:“應當是那天幕中的姑娘要帶我們一起去領略蘇軾當年看過的赤壁,想來是沒有害處的。”

麵上雖然克製,但沈括內心卻掀起巨浪,這是怎樣一個原理?後世的“看客們”並不像他們一樣激動,是不是說這種工具還算常見?通過方才的留心觀察,沈括發現放出畫麵的是一個矩形的盒子。他自小對這種東西感興趣,如果能問一問天幕這種原理,他是不是也能造一台這樣的成影盒子?!

驚濤拍打著兩岸的石壁,回旋的浪花卷起,像是一堆堆潔白的雪,自古江山如畫,多少豪傑名列畫中。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說到此處,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當年赤壁之戰的主人公周公瑾周瑜,據說周瑜是三國時期難得一見的美男子,赤壁之戰時曹操率二十萬大軍揮師南下,周瑜詐降,派人采用火攻的辦法,隻用了三萬精兵便將曹軍殲滅大半。】

【蘇軾的一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周瑜當年運籌帷幄、氣定神閒的姿態,又用“小喬初嫁”,以美人相襯周瑜的勝者姿態。】

宋朝的文官們此時也顧不得驚恐,紛紛拊掌叫好:“妙!真是妙啊!”

就連蘇軾本人也立在回鄉的船頭,心潮澎湃:“寫的真好!果然人還是越老越有才!”

但直播間的評論區卻是另一種風格。

【123:周瑜和小喬,官配啊!】

【喵君:嗯......我小喬技能玩得最好!】

【魷魚鐵板燒:實不相瞞,我當年磕的是“策瑜cp”......】

明意回歸正題:【不過這首詞的結尾回歸到了蘇軾自己的情感,這首詞寫的時間略早,蘇軾站在赤壁遺址,想到周瑜當年年輕有為,而反觀自己被貶此地,在懷古的同時也就不免有些傷感自己如今功業未立、仕途波折了。但老蘇他是誰,“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管他什麼曆史風流人物,現在不是都化作了炮灰,自己糾結的這點破事也會轉眼成空。不妨敬月亮一杯,,笑看人生如夢一場。】

【蘇軾的這首《念奴嬌》算得上是豪放派的代表,裡麵有波濤壯闊的風景,有關於千古曆史的慨歎,還有作者自己欲語還休的情感,最後都隨著滔滔江水東去了。好的詞是能讓人同時體驗到畫麵美、文字美、音律美和情感美的,蘇軾的這首詞基本上全部做到了。所以才被譽為懷古詩詞當中的“千古絕唱”。】

天幕上是赤壁波瀾壯闊的風景,風景旁以飄逸靈動的行書書寫著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背景音則是小提琴和古箏的合奏,沉浸在這樣的視聽體驗裡,北宋所有人都很難對明意的這番評價提出異議。

【下麵這首《赤壁賦》就更能看出蘇軾境界的提升,主播在讀高中時也像大家一樣頭疼它的默寫與背誦,甚至翻來覆去讀了好幾遍也不明白蘇軾到底在說什麼,至於其中的人生哲理,對於高中時期的我來說簡直是在說天書,半點都不理解。但隨著人生閱曆的豐富,我反而漸漸能讀懂這首《赤壁賦》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驚濤拍岸”轉向“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去體驗蘇軾的另一重境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