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中諸多繁瑣的事宜讓蘇家上下的悲慟暫時淡化,守靈、摔碗、扶棺、迎送前來吊唁的賓客,待父子三人緩過神時才突然意識到,天幕已經許久不曾降臨了。
按照規矩蘇軾和蘇轍要留在眉州守孝三年,範公遺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們原本還計劃著在這段閒暇的日子裡能從天幕中窺得幾分國運走向,好能夠在以後更好地為朝廷和黎民百姓效力,誰能想到這天幕突然不播了。
其實現代生活裡明意隻是去度過了一個為期三天的小長假,假期一過,她就又和普通社畜一樣守在直播間了。
【嗨?】打開攝像頭,明意衝直播間的觀眾們揮了揮手。
【乾隆:朕已閱,速速開講。】
天幕再次出現,北宋的朝臣百姓們重新停下手中的活計仰頭望天,他們就說嘛,哪有神仙講故事講一半的,這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嘛。
眉州蘇宅,蘇洵捋著花白的胡子長歎:“果然是神跡啊!神跡佑我蘇家,知曉我蘇家有喪,這才推遲了降臨時間!”
【我們上次說到蘇軾在黃州遊玩赤壁感悟人生,那麼今天主播大致為蘇軾的黃州生活收個尾,畢竟再不給老蘇升個官,黃州的筍要被他挖完了。】
【蘇軾在黃州四年,大部分的時間留戀於東坡、雪堂和周邊的名勝古跡,上至黃州的官員,下至農民、蠶婦、孩提,隻要是能說上話的,他都結識了個遍。當然,不會說話的他也結識。】
【根據蘇軾自己的詩文記載,他有次生病去看醫生,在沙湖遇到了一個叫龐安常的醫生,這個龐醫生是個先天的聾啞人,為了交流,蘇軾他就肢體語言加丹青筆墨一起比劃著給龐醫生解釋,於是一來二去蘇軾的身體語言語言越來越成熟,倆人就變成了好朋友。】
天幕畫麵浮現,蘇軾和龐安常一起到清泉寺遊玩。據說清泉寺門前的流水就是王羲之當年洗筆的地方,蘇軾一聽來了興致,拉著龐安常就要去看。
這條蘭溪與彆的流水不同,自古江河東流,但因為地勢原因,這條流水卻是自東向西流的,兩岸風光旖旎,十分醉人。蘇軾坐在溪邊的石頭上欣賞了片刻,又開始按捺不住自己吟詩作賦的豪情。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念罷一想,老龐他聽不見聲音,可這也不能比劃啊?蘇軾嘗試著指了指自己的白發,又指向麵前的流水,索性以泥土為畫布,在地上畫了起來。
不知道老龐到底理解了他的意思沒,反正一幅畫畢,老龐笑著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蘇軾拍拍胸脯,謙虛道:“哪裡哪裡,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沿路回去,一路不時有農人和他點頭打招呼,熱切地仿佛行走在故鄉田間,蘇軾越發胸襟暢快,歎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不好人!”
誰知這句感歎還沒落下話音,便有一個差役打扮的人來尋他。
蘇軾一驚,心中大震,嘖,這不會剛說完就又要有人來抓他吧,他最近寫了不少詩文,這要是再來一場烏台詩案,他能直接去陪閻羅王嘮家常了!
“蘇先生,京中有令,召您移居汝州安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