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十)(2 / 2)

【這一年的是蘇軾來到黃州的第四年,宋神宗看著朝中那一幫隻會給個人撈權謀私的小人們,深感朝中無忠良之臣,於是開始有意啟用外任的蘇軾和司馬光等人。不過宋朝的皇帝曆來被身邊的文臣掣肘,這一點大家也是知道的,宋神宗當初把蘇軾扔牢裡麵很大程度上就不是本意,現在想要啟用他,自然也得兜一大圈子,於是隻能先把他接到離京城近一點的汝州。】

天幕外,趙匡胤摔碎了手中的酒杯:什麼叫宋朝的皇帝被文人掣肘?他的子孫窩囊到在大臣麵前還得束手束腳?還是文臣?

不同時空下的宋仁宗趙禎對這一點倒是萬分認同,看了眼在一旁故作淡定的大臣們,宋仁宗在心裡默歎:上天懂朕啊!天知道每天為了安撫這一乾臣子們,他有多心累!

【汝州位於今天的河南省平頂山,距離京城開封很近,雖然京中下令依舊讓蘇軾去做團練副使,但明眼人都能揣測出皇帝的意思。此處主播想考一考大家,根據前麵的經驗,蘇軾卷鋪蓋上任前,還應該乾一件什麼事?】

【123:懵......在黃州多吃幾口魚?】

【丐幫幫主:去後山多挖兩根筍?】

【夜明珠:去赤壁多喝幾口酒?】

天幕外的蘇轍拍了拍自家老哥的肩膀:“哥,看來你在後世眼裡頗重口腹之欲啊!”

蘇軾略感臉紅,坐直了身子:“這些後世之人是真不關注朝堂動向,這個時候第一件事肯定是給皇帝寫謝表啊!”

大宋為官第一條,時刻記得拍好聖上馬屁,即便他現在還是個沒入官場的毛頭青年,也知道這些為官的基本素養。

【說的不對哦!】明意搖搖頭,繼續道:【宋朝官員官職調動,首先要乾的是給皇帝寫折子表達感恩,蘇軾這個時候就寫了《謝量移汝州表》給宋神宗看。】

【“臣軾誠惶誠恐,頓首頓首。”陛下我接到您這個詔令惴惴不安,磕頭了磕頭了。】

【“妻孥之所竊笑,親友至於絕交。疾病連年,人皆相傳為已死;饑寒並日,臣亦自厭其餘生。”這句話呢蘇軾是在說自己烏台詩案之後的處境,大致意思就是:陛下啊,我出事以後是個人都笑我,親友和我絕交,我還一直生病,他們都造謠說我死了。來了黃州吃了上頓沒下頓,我自己也活累了。】

【多米諾:老蘇!你明明不是這樣的,你吃東坡肉的時候不是這麼說的!】

【123:樓上不要太激動,誰還不能給老板賣個慘。】

天幕外的青年蘇軾為自己叫屈:“那叫誇張手法!曆來行文皆是如此,感情這種事就得誇張!你們後世之人是不是沒讀過《陳情表》!”

明意正色道:【其實蘇軾這個上表裡麵說的也不錯,這四年他確實在黃州過得挺苦的,隻不過他本性樂觀善於苦中作樂,這個時候一方麵是想給皇帝賣個慘,另一方麵估計也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真的悔過了,畢竟剛來黃州他可是給神宗發誓來了以後要吃齋念佛反思自己的。】

【當初來的時候整個人幾乎陷入絕境,走的時候卻又萬般不舍。蘇軾看著自己親手開墾的東坡,看著自己親手修建的雪堂,還有自己用腳步丈量過的黃州風景,周圍越來越熟悉親密的鄰居,整個人五味雜陳,卻又不得不走。無奈之下,隻得把東坡托付給朋友,並且叮囑朋友好好打理,他以後還會回來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有時候你可能不記得自己飛黃騰達時身邊有誰、身處何處,但一定不會忘了最痛苦的時候周圍的人或物。黃州之於蘇軾便是這樣,在他的物質和精神世界同時遭遇重創時,是黃州托住了他。在這裡,他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文書畫,作詞風格也從青年時期的憤懣辛辣轉向平和曠達,蘇軾在這裡完成了人生的蛻變,借用餘秋雨老師的話說,他開始具備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他完成了人生的“突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