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升官(四)(2 / 2)

誰料內侍吞吞吐吐半天也未離開:“官家,您以前就賞過,他們不要啊,而且範家子弟拒絕做官也不是第一次了!”

【範仲淹的改革重點在於“人”,也是因為吸取了他失敗的教訓,後邊王安石的變法才會將重心轉移到“財政”上。好,現在讓我們掌聲有請本期主人公——王介甫,王荊公!】

眾人翹首以待以為有投影,沒想到後麵的助理遞上來了一張Q版人物肖像畫。

這張畫在北宋的天幕上放大,讓北宋眾人和王安石本人一致陷入了沉默。

畫麵中是一個可愛又古怪的小老頭,眼神犀利堅定,滿麵紅光,一手拳頭緊握躊躇滿誌,一手拿著《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仿佛下一秒就要引經據典舌戰群儒,有點奇怪,但居然莫名神似!

王夫人和兒子王雱這時候才不管當事人被全天下看畫像會不會尷尬,直接當著王安石的麵,一邊拍手一邊捧腹大笑:“妙!妙極了!這後世之人的丹青技藝如此傳神!”

王介甫:......

【王安石這個人呢,在同時代的人眼裡大約是個怪人。】

此評價一出,幾乎大半個北宋官場的人開始點頭,這可太準確了!

王安石擰眉:這神仙能不能快點切入正題,他此刻迫切想聽聽自己在未來是怎麼將心中想法付出實踐的,可天幕上這女神仙總是說些不相乾的,他怪不怪很重要麼?他絲毫不在乎彆人如何看待自己!

【為什麼說他怪呢?因為他在某些方麵不同流合汙!】

北宋,原本還有些得意的文官霎時變了神色,這神仙畫風不對啊,說王安石怪難道不是要貶損他?

【北宋以附庸風雅、酒色詩賦為美,那些個大臣文官們隻要有空就愛聚在一起,大擺宴席、飲酒作樂,流連於勾欄瓦舍飲酒聽曲,召一些美女佳人作伴,喝醉了大出洋相,頭帶簪花,這些活動,王安石從不參加。不僅不參加,他還反對文人們沉迷酒色、奢侈度日。】

【北宋的文人們將擁有美妾當做值得炫耀的事情,且不說那個紅杏尚書多麼風流,也不提“一樹梨花壓海棠”的主人公張先,就拿我們熟知的歐陽修來講,府中也是有不止一位妾室的。且宋朝妾室可以買賣,八十貫就能從人牙子手中買到一名女子,這對於俸祿優渥的文官而言可謂輕而易舉。但這種風氣之下,就有那麼幾人一生不納妾,他們分彆是王安石、司馬光、小蘇蘇轍。】

【123:小蘇可能所有零花錢都用來資助哥哥了......】

【喵嗚:樓上說的有道理,支持!】

北宋文人們聽到這個觀點,陷入了有史以來的大迷惑。納妾不是最普通的事情嗎,就和吃飯喝水一樣普通,這種事為什麼要拿出來說?且那幾個不納妾的,好像在後世人眼裡值得推崇?

王夫人氣定神閒地看了自家丈夫一眼,哼,納妾,他也得有那個膽子!彆看王介甫在外麵人模狗樣一副說一不二的倔樣,在家裡你讓他橫一個試試,她馬上帶兒子回娘家讓他一個人過!

【女色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仕途。當時所有讀書人都以在汴京任職為終極追求,他們集體默認外調做官就是貶官,但王安石不這麼認為,朝廷多次召他到開封做官,王安石堅決不去,非要兢兢業業做地方官。朝廷問他為啥不來,他說我家窮,京城消費太高,去不起!】

【123:務實派安石,誇誇!】

【丐幫幫主:做實事的安石,誇誇!】

王安石一噎:這也要拿出來誇,雖然有那麼一部分原因是不想被卷入京城的政局,但主要他真的是因為家裡窮去不起啊!

【王安石的父親也是做官出身的,他從小跟在父親身邊四處奔波,也算是年紀輕輕有了走萬裡路的經驗,再加上從小愛讀書,年紀輕輕就有了豐富的閱曆和見識。也因此,他看到的世界或許和彆人有點子不同。】

【宋仁宗一朝算是北宋相對來說太平的一朝,皇帝寬厚仁慈、底下名臣輩出,西夏和遼給錢就能安撫,詩詞歌賦大盛,在當時處境優渥的文人眼裡,這可不就是盛世!於是在所有人整天給皇帝唱讚歌的時候,王安石寫了一封《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交給了宋仁宗,中心意思:皇帝陛下你還在這裡苟且偷安啊,你快要完了你知不知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