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那卻也要看是什麼樣的強龍。
程靈這一手輕功,首先就驚到了眾人的眼球,台上台下的人都忍不住在心頭暗讚一聲:好俊的少年!好俊的身手!
這不是說大家見識淺,動不動就驚歎,而是像程靈這樣的輕功,本來確實就少見。
高手不是大白菜,程靈接觸到的高手多,那隻是因為她本身就到了這個層次。
實際上,真正的高手是稀有的,是常人所難以得見的。
戴氏姐弟的眼睛都齊齊發亮了,戴家姐姐在一時的靜默之後,立刻又確定般問了一句:“四百五十兩,郎君當真要買?如是要買,咱們即刻交銀。”
程靈的回答很簡單,隻有一句話:“兩位請。”
官差上來了,還有負責登記過契的文書典吏,這些人都是常駐在稱量台下的。
如今又辦成了一樁買賣,那打著哈欠的典吏就睜著惺忪的睡眼看程靈。
下方人群中,各種聲音逐漸響起。
有人歎息:“我隻多猶豫了一刻,倒叫人搶了先。”
有人不忿:“哼!某原先出的是五百兩來著,結果卻被人四百五十兩買了去!”
不忿的這個正是原先叫價五百兩的黃姓商人,洪廣義著意記住了他的模樣,還跟身邊的姚五打聽了他的名字來曆。
姚五說:“這位,近來在咱們街巷間也有些名號,聽聞人稱黃三爺,從青州跑船過來,帶了一幫兄弟,主要就做布料買賣。”
倒是有意思,這是假青州遇上真青州了!
這位姚五也是個妙人,沒枉費洪廣義在那麼多人中特意選中他,他這肚子裡也真是有些東西。
洪廣義就越發跟姚五攀談起來,還跟姚五約好說,晚上要請他去庸州港最好的酒肆裡頭喝酒去。
姚五有著典型的市井場麵人特征,好事、好酒、好麵子。
洪廣義這麼講究,姚五豈有不應之理?當下拍著洪廣義的肩膀哈哈大笑,酒還沒喝上,人就已經先有三分醉意了。
台下有些人見戴記染坊的買賣已成定局,索性就三三兩兩地散去了。
偶有幾個不甘心的,見程靈那邊實實在在地跟官府交接完了,到底也隻能搖頭離開。
最後離開的,就是黃三爺。
程靈拿到了戴記染坊的一應契書,又取出自己的戶籍,通過官府典吏,跟戴家姐弟過了戶。
她付出了金珠四十五兩,這基本上就是她手頭最後的現錢了。
大頭的銀子她早先在囤積物資的時候就基本上已經花完,如今手上隻餘三十多兩的散碎銀,三兩多的金珠,還有一些銅錢。
不過大齊通寶在魏國並不通用,那些散碎銅錢現如今也隻能收藏。
倒是先前采集七海幫的左元峰,還得了一斛東海珍珠。這一斛珍珠如果能以安全的方式賣出去,程靈應該就又能得到大筆銀錢。
程靈倒是不急,她心裡有著千金散儘還複來的底氣,並不急於去賣珍珠換錢。
戴家姐弟得了金珠後,兩個人的表情是既歡喜又惶恐的。
當姐姐的將金珠一分為二,自己揣了一荷包在懷裡,又叫弟弟揣了一荷包在懷裡,然後姐弟倆就一聲不吭地,低著頭,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