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時期的小寶寶四肢處於蜷曲狀,腿呈M形、雙手呈W形,一歲時呈蜷縮狀,一歲半時開始變直。所以小阿哥們現在剛剛開始骨骼發育,走路還帶點兒小螃蟹式樣的晃悠。
要等到七八歲胳膊腿兒才直起來,現在才一歲零四個月的小阿哥們……是真的被如此現實打擊到了,還要有六七年幺。
小順治瞧著他們垂頭耷腦的小樣兒,抬頭看看掛鐘,“距離兩刻時還有十分鐘,今天多給你們玩五分鐘。”
五分鐘?小阿哥們因為親阿瑪的“吝嗇”惱羞成怒,一個個的又撲向親阿瑪鬨騰起來。
父子四個在水裡你來我往地打鬨。宮人們聽著皇上聲音裡滿是笑兒的喊著“團寶”、“圓寶”、“胖寶”,聽著三位小阿哥“啊啊”、“阿瑪”、“哈哈”、“咯咯”……的笑聲,被感染的也跟著笑。
皇後娘娘洗漱沐浴完畢聽著他們快樂的聲音也忍不住想笑,小阿哥們在他們親阿瑪的麵前才會徹底放開,至於他們的親阿瑪,玩起來的時候簡直和小阿哥們一樣幼稚投入……。
心裡想著偶爾一身大孩子氣的皇上臉上笑容止不住的皇後娘娘,拿起一本書一邊看一邊等著他們父子收拾好出來。距離歡聲笑語的皇宮直線朝南大約兩千裡遠的地方,一戶好像是農人家的小院落裡,隱隱約約的可以聽到從正屋裡傳出聲音。
當家的家主,一位四五十歲,相貌淳樸的農家漢子,他把屋子裡的油燈熄滅,拿出一根石蠟燭點燃,語氣小小的驕傲,“報紙上都說孩子們的眼睛重要,以後我們家都用蠟燭。”
家裡的大兒子,一位好像是木匠人打扮的年輕人,不舍得,不過他也沒說話。一根蠟燭二十文,以前他們家肯定是不舍得,可是現在朝廷作坊大量售賣石蠟燭,一根頂一般的油蠟燭兩根用,價格還一樣,他們家這兩年日子越來越好了,該用就要用。
家裡的小兒子,一位小書生模樣的少年郎,笑話大哥,“哥,蠟燭要用,萬一小侄子眼睛不好了,做什麼都不方便。”
農家漢子笑容憨厚,“你弟說的有道理。你哥就是和你娘學的啥都不舍得。我們家現在收入多,可不能讓娃兒的眼睛壞了。村東頭老李家的秀才天天眼睛眯眯著,看著就不透索。”
“知道了,爹。”自己小的時候家裡窮不能讀書那是沒辦法,兒子卻是要一直讀書的,讀書就要有好眼,大兒子記住了父親和讀書人弟弟的話,“等會兒我先出去外頭瞧瞧有人沒,沒人的話爹再出去。”
“動靜小點,引得隔壁的狗叫出來就會被人察覺。”
做父親的叮囑一聲,先把兩個兒子的緊張給引了出來。
他們家因為皇上這些年的政策過上了溫飽日子,又因為這次的土地政策幸運地被分到了兩畝中等水田,可以說是今非昔比。但是他們整個縣裡類似他們家這情況的很多,沒有顯眼的地方。
昨兒個皇上的新詔令剛剛傳到他們村子,他們家就被所有鄉親們盯著。因為父親有一手特彆好的種地手藝,他們的裡長和他們家祖上有矛盾。
說起來這個事兒,也是他們家時來運轉。他們這個縣雖然還算富裕,可是以前的縣令大人特彆貪,非常奸猾的貪。如果他還在,他們一家也就放棄去自薦自己手藝領賞錢的事兒。可是那位縣令大人在去年皇後娘娘的大軍經過的時候被人告發,直接被砍了。
一位藍眼睛的,據說是來自比皇後娘娘的家鄉還遠的地方的將軍,查實後直接一刀,乾脆利索。縣裡人人拍手稱快,新縣令是一位剛剛考出來的年輕人,姓湯,據說做官清廉的他們都看不下去,一些富裕的士紳都想著法兒的補貼他們一家人。
這麼好的青天大老爺,這麼好的機會,他們一家人都不想錯過。
“……沒想到還能有一天因為種地被皇上賞賜。”老父親的話好像猶在夢中一樣的不敢相信。
窮苦老百姓都是辛辛苦苦的種地,有了餘錢就一家子節衣縮食的供著一個讀書苗子,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唯一的出路,誰能想到還能因為種地出頭?
大兒子也是一臉夢中,“昨兒的詔書一下,我師傅也喝醉了。以前光聽著朝廷有工官,皇上重視匠人,可咱們都不識字,嘴巴也不利索,師傅膽子小也不敢冒冒失失的出頭……現在好了,皇上直接就要看手藝,有好手藝、好主意就給賞錢。”
小兒子也是滿懷希翼,“如果爹和大哥師傅都被縣令大人說行,那真是咱們家的大喜事,我們以後也不用怕‘他們’了。”
“都是因為爭水引得矛盾,”老父親想著前些年因為爭水幾個村子打的那幾仗,內心歎息。
一個個鄉親們都是瘋狂一樣打的頭破血流的,他三叔大腿上被刨了一鋤頭,他家的人混亂中失手把裡長的弟弟打折了一條胳膊……
“現在日子好都不缺水,等縣令大人和幾位大戶把水渠再修修,旱季也不用怕爭了。”
兩個兒子聽著父親的話互看一眼,沉默著沒有說話。家裡窮的時候的日子如何艱難他們都記得,不單他們家,誰家都窮,人人都是掙命一樣的活下去。
鑼響三聲,熄燈時間到,小兒子起身一口吹滅了蠟燭,又等了大半個時辰約摸著鄰居們都睡著了,大兒子貓著腰打開門出去探路,過了一會兒回來喊父親和他一起出門。父子倆帶著乾糧和水偷偷摸摸地連夜趕路,爭取在天亮開城門的時候直接進城。
正月末尾的幾天,夜色濃重。與此同時的城裡,新上任的縣令湯老爺還沒有休息,他要用難得的晚上清靜把皇上的新政策好好地琢磨。
他們湯家也算是官宦之家,祖輩在前朝要麼高中龍虎榜要麼有功名在身,天下大變的時候因為家族平時修橋鋪路的躲過一劫,長輩們不想出仕退隱在家,他有了長輩的教導學業進步很大對大考有望。
奈何皇上登基後的兩條政策直接把他們打蒙。
不考八股,行,他們家也不是死讀書不通庶務的人,可是不允許女子裹腳是這麼回事?
因為家裡的姐妹們裹腳家族裡好多年輕人不能科考,長輩們是真的著急了。他們自己不出仕那是忠臣不侍二主,家裡的年輕人不科考如何使得?眼看著那些平時不如他們的人家的子弟們歡歡喜喜的赴京趕考,族老們咬牙命令家族的女子不許裹腳。
等到他好不容易可以趕考了,考中了進士,進了翰林院,又因為理學的事兒和同僚們爭執起來。
吏部大人一生氣,把他們這夥人全部下放地方。
年輕的湯縣令捧著手抄的詔令發出長長的一聲歎氣,即使他骨肉再硬氣,再怎麼覺得理學好,士農工商階級分明天經地義,他也不敢再和皇上的政策擰巴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懶懶、緋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