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2 / 2)

可是二阿哥……豫親王覺得,二阿哥強撐著氣勢的小模樣太可愛了有沒有。

豫親王在自己快要笑出來,二阿哥快要撐不住的時候帶著人馬離開。

祖孫兩個繼續逛大街,二阿哥在心裡狠狠地鬆了一口氣。

豫親王偷瞄到二阿哥不自在的小樣兒,在心裡偷樂。

他們這些長輩從平時對待宮人侍衛的態度可以大體看出來,二阿哥和三阿哥是三兄弟中相對的,最為注重個人規矩禮儀、地位身份。

但是二阿哥又和三阿哥不一樣,三阿哥鬨騰的時候儘情和親人鬨騰。講規矩的時候,不光要求其他人講究規矩,他自己對自己也講究規矩。

這估計也是皇上讓他帶著二阿哥的原因?

豫親王琢磨著二阿哥的性情中好像“小夫子”的一麵,帶著他專門逛南城魚龍混雜的地方。

“二阿哥看著南城,喜歡不?”

二阿哥睜著大眼睛望著因為過節才在大白天活動的女子和男子,不想理會不著調的十五爺爺。

“是不是覺得和東城、西城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

十五爺爺望著小胖臉本著有點兒氣呼呼的二阿哥,有模有樣地感歎,“南城又亂又臟。老百姓都說東富西貴,北貧南賤。儘管朝廷廢除了賤籍,這些年因著京城的發展京城到處人滿為患,可還是改不了這個大趨勢。”

“京城的整體風向,京城人的整體素質提高很多,可南城的混亂京城人也都有目共睹,三教九流混雜其中,讓朝廷想管也沒法兒管。”

二阿哥心裡一動。

一樣米養百樣人,世上什麼樣的都有,當然是什麼樣的地方都有。他對此非常明白,阿瑪和朝廷嚴格約束,儘力管製,隻能是讓各類不同的地方更好,更有秩序,但是不會沒有這些地方的存在。

……阿瑪和十五爺爺他們肯定也都明白。

二阿哥一愣,他好像明白阿瑪明知道十五爺爺的不著調還讓他跟著十五爺爺的原因。?

豫親王發現二阿哥的神色變化和肢體變化,更樂了,“咱們這四九城,從元朝之後就是大一統的城市。不對,從遼國時期就是。那時候北京是遼國的南都,各民族混居。”

一行人放慢腳步,就聽豫親王和二阿哥嘮叨著京城的曆史,“遼國滅亡之後,這地方成了金國的中都,元朝的大都,明朝的北京。”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建設京師,皇城‘裡九外七皇城四’的格局基本上完成。”

二阿哥被引出來興致。現在的大清國和他的“大清國”大不一樣,現在的北京城當然也和他的“北京城”大不一樣。不管阿瑪怎麼護著京城的古城樣貌,北京城的內裡已經變化很大。他很好奇,北京城在十五爺爺眼裡的樣子。

豫親王瞧著二阿哥有興趣,哈哈笑著,“京城門多,皇城有四座城門,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以城門為序列,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四九城。”

“關於門,這也是一個講頭。東西方文化的區彆之一。西式建築一般差不多就一個大門,其餘多是小門,西方人自詡自己的文化開放,卻不知道他們的建築是相對封閉、獨立。咱們東方,從院落建築到城市建築,不厭其煩的大建其門,文化看似相對封閉,建築卻是相對開放。”

非常新奇的說法,二阿哥轉頭看向十五爺爺,心裡頭若有所思。

十五爺爺因著他大眼睛裡的靈氣開懷,“四九城內外守衛、滿、蒙、漢軍八旗步兵和京師綠營馬步兵分旗鎮守京師各門,八旗諸民分住京城的四隅八方,拱衛皇城……。”

順天府統轄京師下二十四個州縣,設西路、東路、南路、北路四廳,掌管著京畿地區的刑名錢穀、迎春慶典、祭祀耕獵、監臨鄉試、供應考試用具等事。

天子之居,都城風華,首善之區,文物、人才彙集之地,宅院鋪子等建築鱗次櫛比。

皇城和紫禁城是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重點突出了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深邃緊湊,前朝後寢、左祖右社、麵朝後市。

整個北京的規劃也是中軸對稱,平緩開闊,輪廓豐富,節律有序,真正的金城鐵壁。通過住處位置和建築浮現出北京城的特有味道。

不說形製井然、神秘萬分的紫禁城,也不說八旗宗室、將領家眷與各民族的高官近臣居住辦公的皇城,也不提平民百姓居住的外城,單說內城。

東西南北四個內城,也是一個讓人的優越感油然而生,一個身份與地位的象征的地方。

六街三市通車馬,風流人物類京華。生活成本高,商賈雲集的大都城的生活與百姓市井生活的繁榮在這裡完美結合,建築壯闊,文化核心。京城士大夫居住、交往、觀劇、買書……活動中心,構成了四九城特有的文化氛圍。

“京城居大不易,物價昂貴得很。即使是各地方上的官宦之家,士紳大族,來到京城也是捉襟見肘,動輒感慨萬千。”

“皇上一直在儘力平衡京城各民族的居住環境,降低各階層的生活差距。可是這偌大的大清國,中心之地的北京城……大清國越富裕,階層差距越大。”

豫親王感歎皇上對底層百姓的慈悲,二阿哥眼神閃亮,在心裡點頭。

人拚命一輩子,為的就是做個“人上人”,這是無法阻止,隻能儘力管控的事兒。

大清剛進關的時候,沒有讓皇城全部住著旗人,是要平衡京城各民族的民族矛盾。規劃維護內城秩序,外城的生活環境,是為了降低各階層的生活差距,緩和階級矛盾。

可是將將入關時候的八旗子弟滿心桀驁和勝利後的強盛心態,根本不會聽阿瑪的話。二阿哥想著他那個“大清國”剛剛入關時候的記載,心裡非常清楚還沒親政的阿瑪想要在那個特殊時期做到自己想要的事兒,其難度比他當年鬥倒鼇拜不知難了多少倍。

心有所感的二阿哥再次為親阿瑪在入關之時的大魄力感動。

作者有話要說:  曆史上的四九城,皇城裡麵都是旗人。漢人官員住在內城的西城一般。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