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1 / 2)

醬爆雞丁、辣子雞丁、花生爆雞丁, 雞丁的嫩搭配醬汁的鮮, 花生的脆或者辣椒的辣都是完美。

薄薄的春卷皮裹著炒軟的香菇小瓜胡蘿卜的素餡或者豬肉大蝦之類的葷餡, 海鮮餡……抹上春卷麵糊封口, 中火炸到金黃,在濾油架上瀝去多餘的油, 蘸上解油的醬汁,外酥裡鮮, 外脆裡嫩, 口感極佳。

麻婆豆腐、紅燒排骨、烤鴨、白米飯、餛飩、炸果子……不冷不熱,清爽宜人的米蘭十月裡中外美食愛好者聚在一起,大快朵頤。

“大清國的美食,味道太好了。”

“超乎想象的美味, 上帝知道我正想要再瘦一英寸。”

“我堂弟寫信回來說他在寧波港半年胖了一圈,上帝,美食太讓人難以拒絕。”

…………

當地人吃的麵孔發光,眼睛發光, 有幾位用筷子非常熟練, 現在大清國人遍布全球到處都是, 大清國的美食也傳開來;有的人跟著學用筷子;有的人興致勃勃地用叉、刀姿勢怪異地卷、叉, 更多的人直接用湯勺。

林大人林夫人他們麵帶微笑, 觀察著眾人的表情動作,聽著眾人歡快的聊天,不管聽不懂聽得一知半解,反正都是開心。

米蘭當地菜同樣讓人讚不絕口, 調味飯和蛋炒飯有類似,肉圓和魚丸、肉丸差不多,小牛排和紅燒肉一樣美味……。

食物是不同文化的共同語言。

每一個人都必須吃東西,都想要吃到美味乾淨的食物,讓自己更健康,更美麗,更長壽。吃一頓是認識,吃兩頓是熟人,吃三頓就是自己人。

那誰誰軟硬不吃?那就來喝湯品酒,享用黑茶清茶。自從來到海洋的另一端時不時地來場美食宴會分享大清國美食的大清國官員們,一個個笑容神秘。

瞧瞧那幾位一心要瘦到馬蜂腰的女士滿心遺憾地對著阿瑪餅的饞樣兒,哎呦呦,她們拿起來了,她們吃了。

讚美偉大的皇上和美食。每天麵對這些西方女士身體中間極其尖細,好似一陣風來就斷的一尺小腰,實在恐怖。

宮廷長裙、細腰、四輪馬車、隻有男子才可以穿高跟鞋的規矩……大人們寫信回來的時候除了正事,把自己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等等也照實寫上,皇上收到幾位心腹大臣們的來信的時候,忍禁不住地想笑。

華夏人對女子美的講究是楊柳細腰微微的小溜肩,上下自然過渡的一種柔和的含蓄美,骨架纖細,體型嬌小,“身”輕如燕,加上服飾寬鬆舒適,恰好合適。

西方人普遍骨架大,女子的體型也相對高大,本來就肩寬腰短胸大腿長,腰單單細成十三英寸,上下三個三角形的身形再加上緊身的衣服,可不就顯得觸目驚心,恐怖之極?

還好西方女子來到大清後都跟隨大清習俗,沒有再用鐵器魚骨束腰。

聯想到大清國還殘餘的裹小腳,大非盛行的割禮,皇上心裡微歎。

話說回來,京城,兩天的美食吃吃吃活動“圓”、“滿”結束,美食節上依舊人頭攢動、人流如織。各地方民間小吃、大眾吃食繼續熱火朝天的賣著,大街小巷都是各種特色小吃的吆喝著。

城東哪個胡同口有家豆腐腦特彆好,城西哪個街口有家餛飩格外美味。

美食大賽,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追捧,畢竟它距離老百姓的生活太遠。皇上和文武大臣們開始處理積壓的政務,各種食材界的奇珍異寶靜悄悄地出場。

江南八珍、蒙古八珍、高麗八珍……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動物八珍、海鮮八珍、山八珍、水八珍、草八珍……隻有更稀有沒有最稀有,隻有更珍貴沒有最珍貴。

美食家們開口閉口談論著誰家的食材更貴重,誰家的瓷碟更精致,誰家的茶葉更稀有……街頭巷尾的老百姓也跟著湊熱鬨,風向漸漸地有變化。

皇上雖然忙著處理政務,卻也知道這個勢頭和自己舉辦美食大賽的初衷相違背。

豫親王吩咐人緊急宣傳。

美食,是給天下人吃的;美食,是應該走進千家萬戶的。我們吃食物的目的是什麼?供應日常活動所需能量,健康、養生。熊掌、猴頭、鹿筋……確實好,但白菜豆腐就不好嗎?白菜豆腐你能做好嗎?

食材有價格高低,有獲取難易,但沒有貴和賤之分。有些人說他就要吃彆人吃不起的,就要吃彆人吃不到的,得嘞,這是你們的本事,在合情合法合理的範圍內,有能力達到,吃什麼是個人自由……。

世人嘩然。

比賽,自然是比自己有其他人沒有的。美食家們的手藝都差不多,重點就是臨場發揮和食材配料的優劣。

豫親王憋氣,還不能擼袖子。

六貝勒撰文:比賽是比賽。本文要說的是有些人對各種“八珍”的吹捧,對美食的奇談怪論,歪曲解讀。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青菜豆腐不斷,本文說青菜豆腐好吃,不應該?

先人們說有情飲水飽,聖賢們說“事無事,味無味”,皇上教導我們,原汁原味,淡味就是真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食材新鮮、乾淨,酸甜苦辣鹹適當可口,就是好。在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內,在最好的選擇內,吃得飽,吃得好,吃得舒心愜意,就是好。

老百姓紛紛響應。這話說得實在,說到人心裡去。金玉之食不一定絕對好,不一定有必要。“人吃飯”不是“飯吃人”。

粗茶淡飯一樣養人,一樣可以吃得開心,人家北方天氣寒冷蔬菜缺少就是要吃牛羊肉,怎麼就“鄙肉食”了?

然而有些人不服氣,隻吃動植物身上最精華的部分,用精致的碟子、器物,搭配精美的儀式、道具,哪裡不好?豬肉臟,羊肉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豫親王皺眉揮筆。

本王說絲竹之聲、青花瓷碟、最精華部分不好了嗎?

本王要說的是係統的飲食之道。春秋時期做食物的器物簡陋,沒有炭火,調味缺乏,很多人吃得胃不好才有孔聖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說。

到了現在,哪家的糧食舂得不比春秋霸主家的還精細?哪家的肉不是燉的爛爛的骨肉脫離?還要怎麼切得細?我們為了吃得更美味去研究去奮鬥,是好事兒。可不要本末倒置讓“吃”左右了自己的腦袋,左右了自己的感情,好好的人被“口腹之欲”控製……。

最後豫親王在《大清快樂報》上大喊一嗓子,宋朝人吃團茶,喜鬥茶,把北苑幾百年的老茶樹都吃死了,沒有芽發了。你們還要怎麼吃茶?燒個飯也要用芽茶、雀舌?

沉默。

哎吆,早知道是王爺您牽頭,我們早就不吱聲了。

豫親王……理不辯不明,話不說不透,都吱一聲。

吱。

…………

大清國人誰不知道豫親王為人混不吝,吃喝方麵也是混不吝。豫親王這些老王爺和皇上一樣從來不在乎什麼是平頭百姓的吃食吃不得,更不講究什麼十大冷盤十大熱盤十大葷十大素。

日常八大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花生米炸炸是一個菜、醃菜不過油也是一個菜,和你投緣坐在天橋上用著粗碗喝白開水也和你交朋友,看你不投緣你請他老人家京城上八珍他也直接拒絕。

國人琢磨琢磨,豫親王望文生義硬解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還是一如既往的無賴,可豫親王說得很有道理。

美食大賽和飲食之道是兩個概念,不應該混淆。

江南美食家、大賽評委李漁帶頭表態,“我們追求美食的極致,廚藝的極致,這是比賽精神。尚節儉、近自然,是為飲食之道的正確發展方向……鄙肉食,某指的是江南貴族富家人應少吃肉食,多吃蔬菜水物。

這句話造成很多誤會,某致歉,收回。人肚子裡沒有油水的時候,自然要吃肉,吃大肉,吃肥肉,吃香噴噴的油渣子……”

董小宛、金聖歎、黃宗羲等人紛紛應和--大清國蒸蒸日上,前朝後期備受吹捧的宴飲之樂不應該重現,那不是對待飲食的正確態度,那是奢靡無度。

豫親王說的飲食之道應該用心體悟,不是哪樣食物高貴,哪樣食物低賤。我們天天吃的粗茶淡飯,食具不管是貴的便宜的洗的乾淨,食材不管野地摘得花大錢買的洗的乾淨,用心地做出一家人喜歡的飯菜,一家人一起親親熱熱的吃頓飯,健健康康,舒舒服服……

太平盛世裡頭,老百姓安居樂業,怎麼吃的舒坦怎麼好。

突然被這些前朝遺民的眼淚引出自身傷痛的百姓們也是眼淚花花。

他們才安穩不到二十年,怎麼能忘了亂世的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