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殿裡頭一時間安靜下來,皇後娘娘看一眼皇上,夫妻倆默契地用著點心,都沒有說話。
皇上似乎是做了決定,有自己的理由,卻是和很多次一樣,無法說出來。
皇後娘娘很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卻也沒有多問,眉眼帶笑。
皇上也笑。
“南方的宗族社會,有其特殊性。如果我們學著儒家、理學家那一套籠絡人心,那不是走了回頭路?”
皇後娘娘用著“阿瑪餅”的間隙又看一眼皇上,這次是明顯的不認同。
“梓童彆擔心。”皇上的一雙丹鳳眼還是曾經的模樣,明亮清透,點塵不染。
看得明白,卻有自己的堅持。
“福建、廣東,再朝南的地方,包括西部,北方等等,凡是和朝廷對著來,欺壓平民的宗族、家族勢力,需要打壓,沒錯兒。
但這是兩個方麵。”
“朝野上下,不管是保守派還是改革派,都對一些文人、年輕人不斷的鬨騰著要反宗族要求嚴加打壓。
其根本,這場風起來,是由江南的年輕人要反對家庭和父親的權威引起。”
皇後娘娘眉心一跳。
皇上對著媳婦兒露出安撫的笑兒,語氣輕緩,“這夥兒學貫中西的年輕人,聰明有才,熱情衝動。
因為朝廷這些年明裡暗裡的宣傳引導,民風開放進步,自己也知道沒有理由直接反對父母的管製,乾脆拐個彎兒借助宗族引起朝廷的注意。”
……這下子皇後娘娘不說話了。
年輕人要爭取婚事自由,她作為曾經年輕過的人,現在即將娶兒媳婦的母親,好像沒有立場發言。??
皇上喝完一杯純奶,發現媳婦兒用完一杯純奶,把點心碟子朝她麵前推推,接著說,“這些年我們領著臣工們在全球各地忙乎,看似都忽視了江南。”
“江南作為大清國的根本之一,是大清國的重中之重,江南這些年自由發展,變化很大,超過我們想象的大,群臣,或者說江南當地士紳們--不安。”
不安?皇後娘娘目光一冷。
“他們是怕江南和西方學習?”
“怕,怎麼不怕?
大清入關三十年,國家基本穩定,和平富庶,外患基本沒有,內部自然滋生很多新問題。
群臣都開始著眼內部,各有各的考慮,都想要把自己手裡的“蛋糕”鞏固……。”
夫妻兩個說著話,看看時間,十一點,孩子們都還沒有回來的,自去午休。
洗漱躺下,皇後娘娘很快睡著,皇上睜著眼睛,睡不著。
這些年,他顧慮著清末民國,後來幾代人的女權奮鬥過程中的各種家庭悲劇,一直是讓十五叔不著痕跡地宣傳著。
比如父母給兒女們說親事的時候,問一問兒女們的意見之類的家庭倫理。
上次有關於“以孝治國”的事兒,也是儘可能地讓兒女們體諒做父母的想法,千萬不要衝動之下來個“私奔”之類。
皇上希望現在大清國的子民,都是一家和樂,互相理解,互相體諒,平穩地過渡到男女基本平等,婚事基本自由的時代。
自己上輩子的時代。
年輕的男女們,嬉笑怒罵,肆意張揚,找一個讓自己“驚心動魄”的人,談一場“天崩地裂”的戀愛。
或者哭天抹淚地分手,或者歡歡喜喜地領紅本本曬微博和朋友圈……。
想著想著,皇上輕輕笑出來。
依稀還記得,五歲那年被爺爺帶著回老家祭祖。
祠堂是一座古老的“書院”。
乾隆皇帝下禁令要拆除南方各省的祠堂,焚毀族譜,很多江南的家族暗度陳倉,改頭換麵,把祠堂改名叫“書院”,把族譜上的先人變成家族聖賢來拜。
“書院”,祠堂,經曆朝代變遷,曆史滄桑,幾經焚毀,幾經重建,在奔忙在世界各地的族人看來,那就是一個標識,一個精神寄托。
法律深入人心,文明發達,各家過各家的紅火小日子,可不就隻是一個象征?
過年過節的時候祭拜祭拜,哪家有紅白喜事的時候家族裡有空閒的人都幫著忙乎。
發現哪個族人的個人事兒沒有處理好,搬出來家訓祖規、人倫道德念叨念叨……。
而現在的江南,資本主義萌芽,王陽明的心學在他和十五叔的刻意引導下又有發展,年輕人不分男女走出家門,遊遍大清,出洋跨海,開始追求個體解放,追求男女婚戀自由……。
自然就引起全大清國人的關注。
皇上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睡了過去,下午起來的時候看到孩子們一個個小臉蛋紅撲撲的,興高采烈的模樣,笑開來。
第二天下起來大雪,堆的雪人還沒融化,春節過去。
皇上開始上朝,太醫們在各家轉悠解油去膩開胃。??
禦醫從睿親王府回來乾清宮。
睿親王的身體全靠精神撐著。
皇上沒有說話,宮人們都退下,乾清宮的偏殿隻有他一個人。
腦袋裡亂哄哄的一片混沌。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放下手裡的地圖,站起身來。
慈寧宮。
蘇茉兒姑姑給皇上脫下外袍,領著宮人們都退下,自己守在門口。
皇上和親娘對坐說話兒。
“叔父的事兒,額涅知道。”
皇上的聲音艱難,一字一頓都好似用儘全身力氣擠出來,“我過兩天去皇陵檢查地宮情況。”
“順便看看其他地方的地形……”
“額涅……額涅的將來……”
太後娘娘沒有說話,麵色平靜,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皇上微微抬頭,迎著親娘的目光,麵無表情,聲音好似從天外傳來。
“額涅……將來……和我們在這邊,可好?”
太後娘娘的眼睛驀地睜大,呆呆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皇上把一直壓在自己心裡的話說出來,接下來就順暢很多,“這是兒子的個人想法,額涅若是……兒子自是聽額涅的意願。”
…………
一片靜默中,太後娘娘想要開口,卻是抬手捂住嘴,眼淚嘩啦嘩啦地流下來。
“額涅--。”
皇上驚慌,急忙忙地起身,掏出帕子給親娘擦眼淚。
“額涅,不哭。”
“額涅若是不喜歡,就當兒子今兒沒來過慈寧宮。”
皇上有點不確定自己的做法。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一向好強的額涅流淚。
太後娘娘的淚水好似是壓抑了好久終於有機會哭出來,她好似是搖了搖頭,極力克製自己的情緒,一張口卻是眼淚先下來。
“額涅是高興。”
一句話說完,眼淚又是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流個不停。
“額涅怎麼會不答應?額涅能在百年後還能看著兒孫們……”
“額涅有個好兒子。”
“額涅高興。”
太後娘娘邊說邊哭,大顆大顆的淚水無聲的落下。
皇上心裡酸澀難忍,唯有沉默。
這是他的額涅。
這麼多年,終於能哭出來,卻還是無聲。
皇上默默地陪著親娘一個下午。
第二天晚上,皇上領著孩子們在乾清宮,把這個事兒和他們都說一聲。
“你們祖母的事兒,就是如此的決定。”
皇上麵對兒女們或震驚或沉默的表情,表示他的話隻是告知。
“京郊的皇陵,現在有你們的代善二爺爺等忠臣良將,將來會安葬更多人。你們十四爺爺是一個帝皇陵,你們的祖母是一個太後陵,將來阿瑪和額涅一起。”
八個孩子一起心裡一抖,聲音發顫,“阿瑪,我們明白。”
“我們將來,都和阿瑪、額涅一起。”
親阿瑪含笑點頭,“雖然阿瑪認為薄葬即可。可這也是阿瑪的個人看法,將來隨你們個人意願。”
“隻記得,若是百姓沒有安身之處,皇陵修的再好,風水找的再好,也是逆天之舉。”
小家夥們站起來行禮,朗聲回答,“記得,遵阿瑪教誨。”
“嗯。這些日子朝堂上的事兒都聽說了,自己回去看看地圖,琢磨琢磨,或者一起商議也行。
除了關外、關外必須要大建設的幾個地方外,還有那幾個地方要特彆注意,原因為何。”
“寫一個章程送上來,阿瑪看看。再一個,有關於最近的宗族之事,也都寫寫你們的個人看法。”
皇上簡單地交代一番,父子一行人來到坤寧宮用晚食的時候,皇後娘娘發現孩子們的表情不對勁兒,看一眼皇上。
皇上微笑,很自然地給媳婦兒夾一筷子她最喜歡用的菜。
……皇後娘娘望著自己碟子裡的肉丁,輕輕瞪一眼皇上,心裡的疑問被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