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2 / 2)

孩子們忍住不讓自己笑出來,心裡剛剛因著阿瑪提到的事兒引起的陰影,消散了大半兒。

一家和樂。

睿親王、豫親王聽說皇上要在他自己的地宮旁邊建太後娘娘的地宮,驚訝,感歎一陣,也沒有多說。

倒是朝臣們對此的反應比較大。

太後娘娘母儀天下,豈能有不去盛京和先帝合葬的道理?

雖然他們都知道當年先帝和宸妃娘娘不得不說的故事,可太後娘娘是太後。

就算先帝在時,太後娘娘按照滿洲規矩,也是正妻之一,妻子單獨立墓,於禮法不合。

皇上意決,就差直接說,額涅百年後愛怎麼安葬。

有大臣揣度著皇上的意思,沒等豫親王開口,直接跳出來。

“先帝和端文皇後在盛京好好的,太後娘娘不想去打擾也是情理之中,誰規定妻子必須附葬丈夫?”

“妻從夫葬,千古道理。”

“你也說了千古道理,我們華夏延續了幾千年,要不要說說遠古時期的墓葬規矩?說說商周時期的‘同穴異墳’,現在的‘同穴同墳’。”

“莫要亂扯。出嫁從夫,與夫君合葬,乃女子的最終歸宿。”

“你才亂扯。現在民間寡婦再嫁多得是,你倒是說說和哪一個夫君合葬?唐時候也有女子回葬娘家,這是血親。

血親之情,夫妻之情,怎麼就有高低了?太後娘娘要留在京城怎麼行不通?”

…………

皇上聽著下麵的人為了一件,在他眼裡是自家家庭私事的小事兒,吵成一團,額頭青筋突突跳,急欲爆發。

跟著上朝聽政的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低著頭小臉緊繃。

豫親王發現皇上和孩子們的模樣,心疼。

反正他對先帝一丁點兒好印象也沒有。

“啟奏皇上。”豫親王大喊一聲,等到殿上的聲音都停了,接著說道:“太後娘娘的身後事,是國事,也是家事。”

“論國事,太後娘娘母儀天下,功勞苦勞都有,單獨安葬,完全當得。論家事,皇上和太後娘娘決定即可。”

“臣附議。”

“臣附議。”

…………

滿蒙等其他民族的大臣們一個個站出來,漢家大臣也有三分之一站出來。

三分之四,對比三分之二,此事議定。

男女之事最引人好奇,太後娘娘的身後事更是牽扯到大清國人的神經,事情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來,大清國上下都是議論紛紛。

誰也沒想到一向對民間的言語爭論不偏不倚的皇上,會讓太後娘娘將來葬在關內。

就連基本上都是一夫一妻吵吵鬨鬨過日子,“不問國事”的平民百姓,也都是張口結舌。

很多老夫子對著京城的方向大聲痛哭。

“皇上啊,此舉必然造成陰陽不平,尊卑失秩,倫理淪喪……”。

很多年輕人琢磨著自己的小道道。

當年叱吒風雲的大唐女皇去世後,也是以皇後的身份“附葬高宗乾陵”……大清國的女子們,將來會比大唐、大宋時期還能蹦躂嗷。

很多當家夫人默不作聲。

作為女子,生前麵對丈夫的三妻四妾,心都操碎掉;死後還要妻子附葬,要同穴,要側身屈肢,恭敬地麵相丈夫,到地府還伺候著。

為哪般?

沉默的對抗最為嚇人。

大清國的男子都深刻地感受到這股排山倒海的洪流。

男尊女卑幾千年了又如何?三綱五常又如何?華夏人從母係走到父係,再到如今,皇上的意誌明白著,個人誰能阻擋?

皇上……

皇上麵對這一切,唯有沉默。

蒼天做證,他的初衷,隻是不忍心看親娘百年後去擠昭陵。

皇後娘娘麵對皇上冷不丁扔下的驚天大雷,既有詫異,也有意料之中。

此刻麵對皇上一臉“我很無辜”的表情,想笑。

“華夏文化,對比生前幸福,更重視死後哀榮。廢掉女子必須附葬丈夫才有身份認可的規矩,綁在女子身上的‘緊箍咒’一下子鬆了大半兒。”

“那些打算著開始爭權奪利的大臣們,也都亂了陣腳,先應付自家後院起火。”

皇上……

親親媳婦兒的額頭,眉眼舒展,眼角帶著勾人的笑兒,小小的風流流瀉而下。

“今兒天好,我們去梅園賞梅花?”

…………

忙完這一段時間,皇上把大小事兒,國家家事都扔給兒女們,專門陪著媳婦兒,每天不是賞梅花,就是賞迎春花。

皇後娘娘自知爭不過皇上,“無視”周圍恨不得隱身的宮人,耳朵紅紅地跟著皇上手拉手,出發去梅園。

都有事兒做的孩子們,呆呆地望著阿瑪、額涅瀟灑的背影。

鼓鼓腮幫子繼續忙碌嗷。

三月十八,春和景明,風和麗日。

皇上的三十六歲大壽。

六歲登基到現在,三十年為帝,作為地球上最大國家,最強盛國家的皇帝,不管皇上多麼不樂意熱鬨大辦,麵對事實還是隻能接受。

無他,自動跑來送賀禮的人,太多。

大清國的官員們,皇上一冷臉,不敢折騰。

其他人,比如東北老家、蒙古各部的人,比如西方國家的幾位國王,都來北京城蹭皇上的這頓壽宴。

穿著一雙高高的高跟鞋使勁兒增高的路易十四,和三位大阿哥差不多同齡卻身體瘦弱的卡洛斯二世,同樣身體瘦弱,麵色蒼白的利奧波德一世……。

丹陛大樂奏響,太和殿大宴。

皇上按照流程走了一個上午,和親娘,姐姐妹妹們,老叔們,兄弟們,孩子們說一聲,光明正大地陪著媳婦兒午休,給小寶寶們做胎教。

美其名曰,和皇後娘娘單獨過生辰。

哎呦呦,皇帝/皇上/阿瑪,你還記得自己是三十六歲生辰,不是十六歲生辰不?

親娘,姐姐妹妹們,老叔們,兄弟們,孩子們……一邊牙酸,一邊麵對一位位尋找皇上/阿瑪的人,哈哈哈。

唯有睿親王帶著果寶、海寶、山寶這一桌兒,作為老的,小的,沒人打擾。

三胞胎吃飽喝足,懶懶地攤在自己的小軟椅子上,和十四爺爺顯擺。

“十四爺爺,寶寶有照相機啊。”

“照相機照相比畫兒清晰。”

“哢嚓一聲,全家福,喜氣滿滿。”

十四爺爺起來興趣,“沒忽悠十四爺爺?”

小寶寶的大眼睛炯炯發光,做出被“冤枉”的小模樣。

“寶寶們乖乖啊,十四爺爺。”

“祖母、阿瑪、額涅……的全家福。”

“很多很多人一起啊。”

十四爺爺心動,讓人給皇上和皇後娘娘傳話,皇上果然來了興趣。

雖然皇上知道小兒子們搗鼓的照相機還處於試驗階段,時靈時不靈。

一個大家庭,今兒在京的人都站在一起。

玉樹臨風、芝蘭玉樹的皇上;四五個月的身孕,腹部圓滾的皇後娘娘。

端正地站著,身形開始發胖的太後娘娘。

被兒孫們攙扶著,身形瘦弱,微微躬著背的睿親王。

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大格格……依次排序到七阿哥。

肅親王,裕親王、英親王……

養心殿的大師擺弄了三四分鐘,“哢嚓”了十來次,終於成功一次,留下了大清國的第一張照片。

其他人紛紛聞風而動。

皇上的三十六歲生辰,彆開生麵,創新千古,在此起彼伏的“哢嚓”,“哢嚓”聲中圓滿結束。

《大清快樂報》:

皇上英俊的麵容上含著少年郎的笑意,是生生不息的希望,春風化雨的清涼,靜謐安詳的幽雅。

丹鳳眼裡的光芒好像欣欣向榮的春天,蒸蒸日上的大清國,驚豔時光,感動歲月,尊重你我他,溫暖整個世界。

作者有話要說:本文正文完結,番外陸續送上。有想看的內容,或者人物,請留評論吼。

乾隆皇帝命令拆除南方各省的祠堂,史書有記載。

英國當年從美國和印度撤軍,一方麵是獨立,個人感覺,還有一個原因,英國無法把兩個地方融進英國。每年花費那麼多年英鎊做基礎建設,可最終都是虧空。

查了資料,夫妻同穴,好像就是一個笑話。妻子是附葬,葬的時候不是平等的各自平躺著,而是和生前一樣行禮。

感謝在2019-11-1109:14:30~2019-11-1114:35: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緋羽☆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