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烈火烹油的局勢,一個點爆出來,幾乎用不著推動,就連環開始炸了。
不能說張教授的觀點得到了多數支持。
因為文章裡頭可供商榷的東西太多了。
季銘是流量演員麼?按照當下對流量演員的定義,並不是說有流量的就是流量演員,而是說有流量無作品的——無大眾認可作品的,才叫流量,或者籠統一點地描述,你看到個人,想到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熱搜和粉絲,那他至少還是保有一部分流量演員的定義。
那麼從這樣的標準來看。
《青年報》稱“季銘當然已經不屬於流量演員的行列,無論是獎項,亦或者《遇仙降》和他的話劇作品,都已經相當深入人心,將他的成功推導出流量演員的複辟,這過於牽強了。”
環球網自從季銘在歐洲出風頭之後,對他就相當友善了,此時也跨刀相助:“一些專家對於流量現象的呼籲和反思,是有助於行業健康發展的,但是我們對於流量的態度,始終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希望他們能夠走向更專業的道路,而不是想要升級為敵我矛盾,消滅之而後快,這種思維是不適當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季銘作為擁有巨大流量,同時又擁有具說服力的演員,應當說正是為流量示範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季銘的成功,不能說可以代表什麼重要意義,但也絕不會出現所謂流量癌症複發,這等危言聳聽的事情。”
當然,支持她的人也有。
季銘的“老朋友”《視界》,就發文拓展了張教授的觀點,抽掉了其中牽強的部分,轉而討論《流浪地球》選擇季銘付出的代價和得到的益處,相當不要臉地說“國產科幻作品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片方全心投入製作的用心,最終被流量之爭所模糊,再加上可觀的片酬支出,是否值得,答案恐怕不是那麼肯定。”
更有人稱“藝術片領域的成功,不代表商業片領域的成功,劇組方麵選擇季銘,毫無疑問仍然是迷信他身上的流量身份,現時激發出的討論熱度,恐怕也在片方意料之內。”
其實是在意料之外的。
他們發布季銘特輯,就是希望把可能的爭議壓下去。到現在這個階段了,指望排片暴漲,那不可能了,隻有壓在質量上,他們對自己有信心,這麼多人,這麼多心血,最終市場會認同他們的——所以拿老板之一的季銘來惡炒,沒什麼大意義。
“你確定了?”
“確定了呀。”季銘看著還是有點不安的楊如意,笑了笑:“其實你應該提早做好心理準備,我現在沒有嚴格的經紀約限製,也不再缺錢,後麵我的商業活動會很少,曝光機會也會減少,可能粉絲量這個階段,很快就要過去了,她們在開始的時候,給了我很多的支撐,但到了對的時間,就要做對的事情了。”
楊如意歎了一聲,點點頭。
如季銘所說,《流浪地球》的宣傳上映結束之後,不論成功與否,他都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商演減少,曝光減少,熱搜減少……轉而去做《掙紮》,去做他一直想要涉足的音樂劇、話劇。
對他來說,網友的觀感,已經不再需要去錙銖必較了。
狂一點,又有何妨?
季銘進入到獨眼浪公司的時候,兩邊夾道歡迎——這是一個宣傳行程,直播訪問。選擇獨眼浪,當然是看中了它跟微博的苟且,一家子嘛。
獨眼浪娛樂的副總編親自接待。
他發現即便是娛樂媒體的工作人員,對明星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態度,可能是因為其中大部分也接觸不到什麼真實娛樂圈的緣故?總之那些“啊啊啊季銘加油”“季銘好帥”的聲音,跟門外的粉絲們也沒什麼區彆。
化妝、造型,對稿子——直播跟錄播專訪,區彆也沒多大。記
主要是看明星的個人應對。
“直播間已經差不多有36萬了。”
化妝的時候,工作人員過來說了一句,房間裡被驚的一片安靜。
“什麼意思?人太少了?”季銘很久沒有開過直播了,真的不懂現在的行情,但他記憶裡頭明星開直播,好像動輒幾百萬的樣子,36萬,似乎是比較小的數字。
這就尷尬了?
難道不需要自證,他就成了個假流量?
這……
“是多。”林冉湊過來給他科普:“現在跟之前不一樣了,以前都是官刷,幾萬能刷成幾百萬。現在除了那些大主播可能平台有扶持,像你這種臨時直播,一般都是實際數字。還沒開始就有三十多萬,非常高了。上回有一個一線流量直播,大概就20萬不到。”
聲音壓低到彆人都聽不見的程度——真的好想聽啊。
“另外就是去一些特定平台的商業合作直播,以及大型娛樂活動,都有各種各樣的引流,當然官刷也更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了,比如……”
季銘眨眨眼,好吧。
“嗬嗬嗬,我不太清楚,落後時代了有點,看來還是微博的關注度高。”他吹了一下副主編。
副主編忍著打聽的八卦之心,客氣地吹了回來:“還是您受關注,我們也沒想到人會這麼多。”
等到直播正式開始,這場經過提前宣傳的直播活動,觀看人數已經接近80萬——評論裡頭盯住這個數字,不是一兩個字。
“真·流量。”
“好像就沒看過季銘直播哦。”
“第一次給了渣浪?人間不值得。”
宣傳就是宣傳,前頭的問題都很官麵,該說的,該提到的,都得說完。半個多小時之後,觀看人數微微上升到90萬不到,下麵各種挑事兒的也多起來了。
“問感情啊,真的要結婚了麼?”
“問他那個老巫婆的事兒,肛她。”
“說一下被人說流量的事兒唄。”
“啊啊啊發一下既然CP的糖吧。”
前頭的部分結束,接下來就是網友互動,自己挑一些問題,因為裡頭混有大量的粉絲,想要挑安全問題是很簡單的,比如“今天穿的什麼衣服啊”“希望票房超過20億麼?”
季銘刷了一下手機。
“既然CP?是我跟劉然是麼?”季銘先賣個麩:“這個CP不太好啊,我是沒關係,已經有著落了。劉然他看著一天天的特彆苦惱這事兒,他覺得自己也許要孤獨終生了,你們還給他拉男的當CP,這不是逼人家徹底對人生失去信心了麼?不能這樣啊,還是要鼓勵他,讓他去尋找自己的真愛,然後他的粉絲可以爬到我這邊來,好不好?”
哈哈。
有意思的話題開始了。
觀眾人數火箭般超過100萬。
“跟劉然說讓他穿保暖褲,多穿點,哦,哈哈,我知道了,我會提醒他的,其實他還年輕呢,你們彆把他當七老八十的,才二十二嘛就要養生了,是不是太嚴格了?我看看其他問題,”季銘找了一會兒:“老巫婆?”
直播間都感覺凍了一下,時間停止了。
沒有人想過季銘會直接回應這個問題,而且是直搗黃龍,點出張教授來。連經驗豐富的副主編,一下子腦子裡都空白了,不知道應該是個什麼樣的反應。
“是說那位張教授麼?你們怎麼管人家叫老巫婆啊?哈哈,這個不太好,不要人身攻擊,不管彆人怎麼樣,咱們還是要有一點自我要求的。回應?emm怎麼說呢,從我出道到現在,差不多兩年半,三年不到一點,大部分時間都很幸運,有很多的粉絲跟我一起,很早就有人說季銘是一個流量演員,我一直沒覺記得這是個負麵含義的詞彙,所以我也沒有否認過。‘流量’沒有好壞的,就像'教授'也沒有好壞。”
很多人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瑪雅,季銘這麼剛的麼?”
“臥槽,牛嗶。”
“就是這樣,乾就是,怕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