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衛寧縣城外的驛站,早就接了滾單的衛寧知縣已經在驛站迎接。不一會,集寧州知州也過來拜訪王太尉和劉狀元,同時也向王旗命牌行了禮。從衛寧縣再走兩天,就要出了集寧州,進入到綏遠州地界,集寧知州這會不來混個臉熟就沒有機會了。
是夜,劉玄跟李公亮在房裡說著話。
這次春闈,李公亮和明國維落榜了。明國維倒無所謂,反正他做好了苦戰三四回的準備。隻是心高氣傲的李公亮情緒就有些不大好,尤其是同伴潘籍中了,還中了二甲庶吉士,這就鬱悶了。所以劉玄這次趁機給他補了個行軍錄事,讓跟著出來辦差,就當是散散心。
四處巡視過的徐天德過來稟告道:“四郎,有些事情不對。”
“哦,哪裡不對?”
“出了張家口關,友德和國勝發現隊伍中有幾個人行事有些詭異,就跟我和豫春說了。我們分班盯了這三四日,果然有些鬼祟。傍晚,有兩個人又偷偷跑出去了,我和友德就吊著他們,這回看到有人跟他們接頭了。”
“什麼人跟他們接頭?”
“大約十餘人,裝扮看著像馬賊,但我們一看就知道肯定是邊軍騎兵。”
“這樣啊。”劉玄不擔心徐天德等人認錯。他們久在邊軍,又世代從軍,其他或許有偏差,這九邊的邊軍他們絕對認不錯。“離這最近的是錫林軍和歸化軍,再過去一點是德寧軍、開平軍和呼倫、翰北、翰西三鎮了。”
“不是開平軍。開平軍跟我們泰寧軍挨著,他們的習慣我們能看得出來。北三鎮嘛,離這裡太遠了,要穿過來沒有那麼容易。“徐天德分析道。
“重明,你怎麼看?”
“天德,那兩三個鬼祟的人是誰的人?”
“一個是王大人的家丁,兩個是璉二爺帶來的人。不過這三人像是兩撥人,各不牽涉。今晚跟那幫子馬賊接頭的是璉二爺的人。”
“王大人的那個家丁,可能是前軍都督府的人,也可能是皇城司或內十二局的人。至於璉二爺帶的那兩人?”李公亮沉吟道。
“璉二哥帶的人,除了兩個隨身小廝,兩個管事和四個夥計,其餘六人是從馬行或走行請的護衛。”
聽了劉玄的解釋,李公亮又把頭轉向徐天德。
“那兩人都是璉二爺請來的護衛。”徐天德連忙答道。
“四郎,這事有些明朗了,怕是有人盯上你和王大人的這件差事了。”
“重明兄說得沒錯。”劉玄點點頭道,“我出京時就有了這預料。”
徐天德也有些急了,“難道是大明宮,還是忠順王府?”
“現在說不好。現在暫且不管他們是誰的人,隻看他們想乾什麼。”
“四郎說得沒錯,另外我們還要提防,隊伍中是不是還藏著沒冒頭的家夥呢?”李公亮微眯著眼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