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南直隸金陵城江寧縣,金陵府衙,響起的鼓聲傳遍了前後,正在衙內後院休息的金陵府同知,署理知府事的賈化,在妾室嬌杏的服侍下,穿上了羅紗織成的小雜花紋青色團領、前後各有一塊白鷳補子的衫袍,配好銀鈒花束帶和一個銀魚袋,戴好烏角襆頭的烏紗帽,站在穿衣鏡前左右看了看,果真是儀表堂堂,頗有威嚴。
賈化拎起前襟,往前堂走去,一邊走一邊問魯師爺:“劉狀元郎一行人什麼時候到?”
“回太尊大人,滾單說是明天下午會到。”
“都安排好了嗎?”
“回太尊大人,都安排好了。明天府牢的宋押司帶六十名牢子去碼頭交接,白捕頭帶一百民壯快手壓陣。金陵兵備使那邊也回話了,明兒一早會派一幢的人過去,在外圍警戒著。”
“哦,那算是萬無一失了。這回聖旨叫把兩浙勾結海賊的次犯交由南都留後府刑曹和監察廳會審,看押的擔責卻是交給我們金陵府,萬不可出了紕漏,狀元郎可是會殺人的!”
“回太尊大人,小的們知道輕重,萬不敢誤事。黎通判,蕭經曆、許都事、王典事等人這幾日一直在忙著,挪騰監牢,加固防備。這是通天的兩浙大案,左右參議、按察使是悉數解押遞京。還有地方州縣,奪職拘押的上百,誰也不敢馬虎。”
“嗯,那就好,爾等知道事體茲大就好。”
魯師爺見左右無人,湊近來低聲道:“太尊,這兩浙大案,怎麼就發到我們南直隸來會審了?”
“留在金陵會審的,都是七品以下的小蝦米,京裡的大老爺們沒精力去打理他們。”
“老爺,這兩浙一家夥拔了上百個坑出來,光是五品的就十幾二十個,老爺就沒些想法?”
這師爺是賈化用久了的,又有些親戚關係,所以許多事都不避著他,專門負責些機要勾當。
“怎麼會沒想法?隻是才右遷到這金陵不過數月,再想也動不了啊。”
“老爺,後天來金陵交接人犯的劉狀元郎,聽說跟貴宗親榮國府有親,何不攀談一二?劉狀元郎雖然品階不高,卻是奉旨會辦此大案的主官,簡在帝心,又有恩師煙溪公坐鎮吏部。他要是肯說句話,大人便可以會辦協理的名義去了兩浙,按老爺的品階,要是能署理兩浙轉運使或按察使,最妙不過,案一落定便能轉實授,五品升四品的天塹,一躍而過。”
看到賈化沉吟不語,有些動心了,魯師爺添了一把火,“東家老爺,雖然大人現在署理金陵府,旁人都尊你一聲黃堂令尹、五馬太守。可是老爺啊,從同知轉知府,卻是一道地坎,非得轉過一兩任才能磨勘升階,一耽誤又是年。現在兩浙那邊有了天大的機緣,天予而不取,必遭天譴。東家,這官場上是萬萬耽誤不得。”
魯師爺最清楚自己的東家,真真的餐腥啄腐之輩,甚至願意做被繡之犧。前些年中了進士,捱風緝縫,不幾年就鑽營到了六品知州,也算是位厲害人物。隻是那幾年青雲得意,讓他在任上有些目中無人。貪酷之弊,又恃才侮上,引得上下左右同僚皆側目而視。不到一年,就被巡察禦史參了個“生情狡猾,擅篡禮儀”,州裡、省裡又一並落井下石,直接落了個革職。
魯師爺雖是賈化同鄉,沾些親戚,從其做知縣起便被聘為幕友,當時賈化去了職,也隻能另尋了門路謀生去了。後來聽得賈化去了巡鹽禦史林如海老爺府上,給林家小姐做了西席。沒兩年便護送林家小姐去了京師投親,得林老爺引薦,攀上了榮國府賈家,認了宗親。有了賈府照拂,賈化得了起複,沒三四年擢升至今。
其實魯師爺很佩服東家的,不僅才華過人,更會做官。賈府能助他起複,卻沒法推他到現在這個官職,賈二老爺自個都才幾品?賈化能轉任金陵同知,完全是駑馬十駕走過來的。
看到賈化低首在那裡思量著,魯師爺知道自己的話東家聽進去了,便繼續建議道:“劉大人不會入城,但會在龍江鎮驛館歇息,留後府和六曹的老爺們肯定會在那請宴。東家何不托辭要給京師宗親賈府送年禮,求劉大人附帶一二。再遣一能乾心腹之人,跟隨劉大人一行去京。隻要攀上了關係,途中尋得機會,讓那心腹在劉大人跟前美言幾句,點明老爺的意思,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