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楊慎一卻是被坑苦了。吳三源有韓宰輔撐腰,本身又在尚書省六部任職多年。他一進到吏部,楊慎一就感覺受到了鉗製。
可是這件事上,楊慎一又不好說什麼。好友呂知淳思辨明慧、熟諳政事,但貪婪好利,愛投機取巧地性子,他是深知的。呂知淳先落井下石,劉玄反過來也丟幾塊石頭不為過,總不能師叔做的,師侄就做不得了?
想到這裡,楊慎一就頭痛。一個是佑援摯友,一個是開路弟子,都是左膀右臂,一個都容不得閃失,卻在暗地裡掐了起來。這下可是讓周天霞、杜雲霖坐收漁翁之利。他們兩人似乎對官階相近的呂知淳不喜,都願意跟劉玄交好,而劉玄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所以一番暗鬥下來,呂知淳吃了不小的虧。
什麼時候把齊賢和持明拉到一起,坐下來好好談談。兩人都是識大體的人,應該清楚,當前之局,當同心協力。
杜雲霖那邊去談起一件事了,“歐陽老夫子這是想做什麼?說生員秀才免徭役還不夠,還要對舉人以上功名之士免除賦稅,簡直昏庸糊塗!真要允了,那些商賈地主,隻怕要舉家投附,到時候肥了個人,虧了朝廷。虧得他是讀聖賢書的人,為了他在讀書人中的名聲,居然做出如此這般不堪的事來!”
這話很難聽,應該是杜雲霖動了真火。
周天霞在一旁沉吟道:“官紳免賦稅,實為肥私損公,神武帝在其《紫薇閣輯錄》裡有說過其中危害。文則先生是舉世大儒,應該讀過的,怎麼還上這個折子,還鼓動那麼多士子儒生聯署?”
“他為了名,支持他的人為了利,大家一起來挖朝廷的牆角。嗬嗬,每年朝廷給的那麼多的廩米和俸祿還不夠,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杜雲霖的話越發地銳利。想想也是,他為了平衡朝廷度支,搞得焦頭爛額,那些家夥不知道出謀劃策,增加財源,還在那裡挖朝廷的賦稅根基,能不讓他惱火嗎?
楊慎一啞然了,心裡長歎了一口氣。他內心也不讚同歐陽毅的這番言論,要為士子儒生謀千秋大業,就不要局限這點苟利上。舉人進士免賦稅,看上很誘惑人,能得到不少士子們的支持。
但現在你有得,必有人所失。那些權貴,軍將和世家,憑什麼你能免,我就不能免,要免大家一起免。到後來,朝廷財賦肯定會崩潰掉。隻是那些得了利益的人就無所謂,改朝換代他們都能接受。
這些道理在前周年間就已經辨明白了,甚至還一直延續著皇室內庫納稅以示典範。雖然隻是象征性的交一些,但也是給天下做了榜樣。天子和皇室都納賦稅了,那官民誰敢避免?雖然曆年來,權貴士紳們各自法子逃稅屢禁不絕,但大義擺在那裡。
歐陽毅這一份上書,冠冕堂皇的道理講得再好聽,也隻是掩蓋不了藏在下麵的貪婪用意。
楊慎一覺得很失望。歐陽毅滿口仁義道德,幾乎半朝都是奸賊佞臣,唯獨他們少數君子還堅守著正義,他們的正義就是這些?突然想起劉玄私下與他講得那些話,若有所思。
這時,一位內閣舍人走了進來,捧著一份文書欣喜道:“諸位閣老,這是兩浙呈給內閣的報捷奏章。”
三人猛地站了起來,楊慎一走得快,搶過奏章,展開念道:“奏為所部剿兩浙妖教亂賊匪事斬獲酋首全勝,恭折奏報,仰祈聖鑒事。…臣遣十將,分領十隊前導隊,潛入洞源山中…六月二十六日,先鋒常豫春領所部行至一山洞,內有賊軍數百,皆紅巾黃衣,疑為賊酋親衛,即揮兵猛攻…”
“逆眾數千,聞訊四下來援,舍死抗拒,不半個時辰,我部先鋒樊春霆、鄧遇、薑忠源,陸續率部趕到,合力圍攻。鏖戰兩個時辰,斬首兩千七百餘,酋首巫春秋,賊首田七寶、彌陀生、阿迷娘等二十九人負隅頑抗,死於刃下。屍身由俘獲賊首指認,確認無誤。另生擒彭明燈等賊首以下一千一百名,少數賊匪紛紛遠竄。搜得偽金印、銅印四十九枚,偽旗號儀仗二十一副,刀矛槍炮賊衣賊帽紅巾數千件、賊轎六乘,騾馬四十匹…”
“所有剿賊全勝細則緣由,謹會同兩浙布政使臣李秀其,統製兩浙水師都指揮使署理提督兩浙兵馬指揮使臣何芝貴,恭折由驛六百裡馳奏,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周天霞和杜雲霖在一旁聽完後,也是欣喜長歎道:“總算是全勝儘功了,浙西亂事總算是平息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