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他突然擢升禮部尚書,還入了閣。這左副都禦史一職就卸了下來。而汪曹兩位老先生沒幾年要榮休致仕,所以清流另一派的歐陽毅和富時景就想著如何掌握這風憲蘭台。現在天上掉下這麼好的機會,他們肯定會利用了。
都察院的左右都禦史,汪、曹兩位老大人年紀大,體又不好,也沒得力氣跟人撕,一向是以和為貴。所以此前都察院的實權掌握在左副都禦史周天霞手裡。
“是的。現在反對最凶的那夥人,是文則先生和富掌院一夥人。隻是他們才不管改稻為桑真的有害還是有利,他們隻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宰輔閣老們讓步,把都察院左都禦史這個位置讓給他們。”
“四郎的意思是而今朝中為改稻為桑之事鬨得沸沸揚揚,隻是雷聲大,雨點小?”
“應該是達成了什麼協議。他們老舊臣子裡,也就韓相還能撐住場麵,又能得聖上相容,所以必須保住他。要是他被貶出了內閣,老舊臣子的勢力怕是要散了,到時現在穩定的朝局怕是要生出什麼亂子來。聖上不願看到,周師叔和恩師也不願看到。”
“那怎麼是魏相的人出麵上了這份折子?”
“不急不行啊。盧相和魏相怕是堅持不了兩三年了,韓相想再進一步,戶部那個爛窟窿必須儘快補好,否則會有人就此抓住不放,彈劾韓相。”
“四郎說得沒錯,杜閣老要不是有聖上支持,煙溪先生、周閣老、謝大人等人,還有四郎你鼎力相助,戶部那本爛賬和大窟窿,他也是難補好。可是韓相這一著,是不是太急了些。”
“韓相怕是迫不得已。當年他接掌戶部和國庫度支時,那就是個爛攤子,加上太上皇仁德好顏麵,不忍行苛酷之法,結果不管韓相如何左支右絀,那個窟窿還是越來越大。”
“韓相這是作什麼?犯得著賭上一世英名嗎?”潘籍說得沒錯,要是改稻為桑做好也就罷,對於韓東國也就是錦上添花。要是沒做好,那他的宰輔前途和後世英名就全都完蛋了。
“沒錯。在杜閣老之前,執掌戶部和國庫度支的正是韓相,差不多有六七年之久。”
“杜閣老,不對,國庫曆年的虧空跟他沒有絲毫關係,他這一年多來,設法找了不少財源,填補了不少虧空。算下來,得利最大的應該是韓相。”
“改稻為桑,最堂皇的理由就是增加繭絲和絲綢出產,大賺南洋、西洋諸海商的銀子,增加稅銀,填補曆年來國庫虧空。這般說來,得利最大的是誰?”
“四郎看出什麼端詳來?”
“其實改稻為桑,最關鍵的是讓百姓有飯吃,有了糧食,百姓們也就安心了,不會去管是種稻也好種桑也罷。要是再多些餘利,隻怕還會搶著去種桑養蠶。”
“四郎的意思是讓商社先把糧食賒給百姓,讓他們用桑葉或繭絲來抵換。而且多給些利,讓他們覺得種桑養蠶比種地更劃算,還不用承擔天災歉收的風險,自然就會踴躍了。隻是糧食賒給他們了,萬一還不上怎麼辦?”
潘籍也是聰明人,劉玄一點就明白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