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劉玄到了京城當天就投了帖子去了殿前司和內侍省,第二天聖上就召見了他。
對著一張高麗地圖,劉玄向聖上、內閣七位宰輔閣老、樞密院五位院事,大概講了講自己的方略。
首先以我朝強大的水師,切斷東倭與高麗的海路聯係。接著在水師運送一萬五千兵勇至高麗漢城出海口的江華島,占據這裡,在水師掩護下固守,威脅偽軍心腹。
主力出義州,集結在平壤、平城、德川三地,接管李馥的殘軍,統一指揮,步步進逼。同時,第一階段開設南浦、江華島兩個海路補給點。從關東、直隸、嶺東運送物資過去。
“海路運送軍資?”
“是的聖上,走海路一是快捷,二是耗費小。高麗多山路,加上混戰了多年,地方的道路驛站早就廢棄,大隊車馬行走艱難。”劉玄答道。
“海運會不會風險太大?海上風浪,難以預測。”楊慎一擔心道。
“恩師所慮極是。海上風浪難測,一旦遇上就是顛覆滅頂之災。不過東海一帶,關東、嶺東至高麗南浦、江華島的海路曆經數百年,已經非常完善。何時會動風,何時有浪,船家都清楚,避過去就好了。一年有大半時日是平安的。”
“此外,走陸路除了耗費巨大,也要擔心洪水、雪災、山滑路崩等危險。我叫人算過,把各項風險折算在內,海運比陸運要省耗費四成以上。聖上,這是臣等核算的細則。”
隆慶帝看過之後,滿意地點點頭,叫吳寶象分發給諸臣。
魏良弼看完後笑了,“四郎此舉,豈不是勝負都可以用算盤算出來了?”
“回魏相的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聚兵多少,馬匹多少,人吃馬嚼,每日耗費多少,都是有定數的。海運,每船能運多少,扣除損耗又是多少。這些都是能算出來的。糧草不憂,這取勝就能多了幾分把握。”
劉玄不卑不亢地答道。
魏良弼讚許地點點頭:“四郎所言極是。史書上因為糧草未濟而未戰先敗的例子,比比皆是。未言勝,先謀不敗。某對四郎此次領軍援征又多了幾分期盼。”
眾人都笑了起來,紛紛附言讚同。
隆慶帝又開口道:“朕與內閣樞密院商議過,以丘愛卿為兵部右侍郎,權攝左副都禦史,總辦糧餉軍資,駐節登州,統調關東、直隸、嶺東、兩淮等處糧草軍資,以為你的後援。”
“聖上英明。”劉玄連忙應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