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1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4203 字 10個月前

劉玄是隆慶七年春三月中趕到南浦,除了彭安國、符友德、宋輔臣、李公亮、孫傳嗣等人相迎,更有代表高麗王李馥來相迎的領議政、兵馬都監李枝,左議政判兵曹南秉修,弘文館大提學金另相、內禁衛大將金在勇等人。

“高麗外臣恭請天子聖安!”李枝是高麗王室遠親,完全沒有繼承權的那種,原本是李馥的侍讀,危難時是他背著當時還是世子的李馥連夜跑了六十裡地,才逃出大興君的毒手。這些年一直跟在李馥身邊,忠貞不二,加上手腕能力不錯,李馥受天朝隆慶帝冊封,正式繼位高麗王,便將其擢升為領議政兼兵馬都監,總領軍政大權。

“聖躬安。”

“我等恭迎天朝上使欽差大人。”

“煩勞諸位了。”

客套幾句後,李枝開口道:“正值天朝國喪期間,我等不便設盛宴,隻能以粗茶淡飯款待上使欽差,還請大人恕罪。”

“何罪之有?李大人客氣了。仁廟先皇龍馭賓天,舉國縞素同悲,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更當戚心守禮。”

吃了一頓飯後,李枝等人告辭,又跟彭安國等人商議了一通軍務,劉玄退回到中軍後帳,休息了一會,韓振進來稟告道:“四郎,李大人,符大人、宋大人和孫大人來了。”

“快請進來。”

等到李公亮、符友德、宋輔臣、孫傳嗣坐下,劉玄先開口道:“我們原本春季發動第一輪攻勢,隻是先皇國喪之事耽誤了,看來要變成夏季攻勢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公亮頓了一下,遲疑地問道:“太上皇雖然有恙,但怎麼這麼快就駕崩了?”

“沉屙在身,一朝爆發,擋不住的。”劉玄看了他一眼,緩緩答道。

“可是我聽到一些風言風語。”

“你都說是風言風語了。”

“我隻是自己人密談的時候才說的,太上皇在元月二十九日突然駕崩,很多東西都浮出水麵了。”

“重明這句話說得極是。太上皇頭七剛過,盧相和魏相建議,暫緩援征高麗,卻被聖上一句話給頂了回去。我們守國喪,偽軍和倭兵可不守國喪,要權變奪情,國事為重。所以聖上特意下旨,讓我服滿了三七孝期就過來主持援征軍務。”

四人聽得麵麵相覷,不知道說什麼了。

“聖上當眾駁了兩位宰輔的麵子,前所未有。”

聽完劉玄的感歎,孫傳嗣也忍不住感歎道:“聖上這是隱忍數年,一朝終得宣泄。”

“還有件事。太上皇駕崩沒多久,林如海林老爺也病逝了。聖上接到奏章後當眾感歎,說林老爺是太上皇親筆點得探花郎,二十多年來君臣相得,想不到相繼駕鶴,可謂君臣之典範。”

聽完劉玄的話,李公亮冷笑道:“聖上這不是在逼盧相、魏相請辭嗎?有點圖窮匕見啊。”

“這還不算。聖上下旨,以盧相為山陵使,親自去勘察皇陵,以便安置先皇梓宮入陵。魏相為四方告祭使,主持去北嶽、東嶽、西嶽、南嶽告祭天地事宜。以薑院使為諸軍賞給使,主持中外諸軍賜賞。”

“聖上這一轉手間,就把兩位宰輔,一位軍相給調離開了。”李公亮微搖著頭說道,“聖上這有些急不可待了。”

“先皇守靈齋戒期滿,內閣照例上奏請辭,聖上好生挽留,可沒過兩天,就下了這幾道旨意。”

“看來盧相、魏相和薑老將軍去職已成定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