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隻是其一。先皇三七期滿,富時景和歐陽毅幾位聯袂上奏,請立皇儲。”
“這麼快就上演新的奪嫡戲碼了?”
“按道理早就該立皇儲了,隻是太上皇一直在那裡,不合規矩。現在先皇仙逝了,這群貪擁立之功的自然會跳出來。”
“四郎,那義理派這夥人舉薦的是誰?”
“廣安王。”
“什麼?”四人不由大吃一驚,誰都知道廣安王是個什麼玩意,立他為皇儲,義理派這夥人該不是暈了頭。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些老古董,這回把自己給裝進去了。隻是為了堅守他們的義理,連最起碼的善惡都不分了,真是老糊塗。”李公亮忿忿地說道。
“是的,廣安郡王名聲太臭了。就算他知道問題所在,裝起賢良來,也沒人信。”
“那其他人呢?”
“忠順親王、北靖郡王等人請立魯國公。”
“皇貴妃所生的皇四子?”
“正是。”
“立子以貴不以長。”孫傳嗣撫著胡須道,“慈孝端仁皇後隻是追贈的。她過世的時候聖上還未登基。嚴格來講,廣安郡王和廣平郡王不算嫡皇子,而魯國公倒是子憑母貴,身份在諸皇子中最為尊貴。”
“勳爵世家這次又押寶了,隻是目前看勝算很大。皇貴妃現在是後宮之主,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親子繼承大統。廣安和廣平兩郡王暫且不說,吳國公的母親早逝,又名不見經傳。看來勳爵世家這次押寶倒是細細琢磨過。”
李公亮冷笑道。
宋輔臣遲疑地問道:“其他各方都沒有其它意見了?”
“韓相、恩師、周師叔和杜大人,倒是中意廣平王,他在士林朝野名聲最好。甚至翰林院和國史館有人因為此事,抨擊批評富老大人和歐陽老大人。”
“有賢名不見得是好事。當年忠義老千歲,乾練賢明也是名滿朝野,結果呢?”孫傳嗣歎息道。
李公亮像是想起什麼來,問道:“四郎,那你意屬哪一位?”
“現在情況不明朗,這麼急著下場乾什麼?越早把牌亮出來,一旦出錯牌了,麻煩越大。現在聖上正值春秋鼎盛,一個個就出來舉薦皇儲,有沒有考慮過他的感受?”
“四郎,話雖這麼說,但越早下場押寶,一旦押對,獲利最大。要是太晚下場,獲利就越少。你這般精明,想必心裡早有定計了吧。”
“這等大事,我能又什麼定計?我隻是接到一些情報,說忠順王最近這段時間,跟北靖郡王為首的一幫勳爵世家走得非常近,有些不大尋常啊。”
宋輔臣一愣,忍不住問道:“那賈府那邊?”
“賈、陳、周、田四家,元宵節省親,聖眷恩寵一時無雙,從此安安心心做起皇親國戚,不再摻和勳爵世家的事了。賈世叔,天天在國史館裡坐班,跟一班名士清談,比歐陽老大人還像掌館學士。周大人轉為工部右侍郎,自薦為山陵按行使,一個多月了,天天待在先皇陵地那裡。”
“倒是識趣的人。”眾人感歎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