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這些煩心事暫且不說了,我們還是安心把援征本職做好吧。我聽說高麗偽王那邊跑了不少人過來?”
“是的四郎,到目前為止,跑過來文武官員一百二十一人,兵丁一萬七千五百人。”李公亮回報道。
“都一一問過話了嗎?”
“都問過了,我覺得其中一個叫樸壬勇的,提供的訊息最詳儘,也最有用。”
“哦,你說說這個樸壬勇的事情。”
“是這樣的,這個樸壬勇曾是偽王李沢任慶州都護時的兵馬檢校,九品小武官。隻是李沢當時勢單力薄,手下沒有多少得用之人,便起用了。誰知卻是個人才,當初跟大興君對戰時立下了大功,慢慢被提攜為左領軍,禦營大將。”
“天德他們在熊津鎮立軍,他奉命率領八千所部攻打,打了十幾天,主力損失過半,卻是一籌莫展。後來他找借口,說我天朝兵馬雄壯,又有火器助威,需要多調集兵馬。李沢聽了監軍幾人的話,得知樸壬勇所言不假,便準其將所部全部調來。”
“樸壬勇所部一萬五千人,曆經多次血戰,是李沢麾下精銳之師。他糾集所部,一邊暗中清查有異心之人,一邊安排心腹親信潛伏在漢陽城。等到某一夜,其心腹放了一把火,掩護其家眷還有部屬家眷上百戶逃走。這把火據悉燒掉了三分之一的漢陽城,房屋數千,死傷上千,殃及上萬官民。”
“這樸壬勇接到心腹護送來的家眷,當即反正,殺了監軍的偽兵曹判金某、倭兵酋首橫野朝二等十五人,以及軍中異議者千餘人。舉兵一萬一千餘人,向天德請降。天德收編了他及其所部,委他攝海州兵馬監,遣水師一支,協助他拿下了海州城。”
“這樸壬勇著實厲害,邊打邊拉,不過兩三個月,居然讓他打敗了豐州、平州守軍,勸降了黃州守將。這麼說吧,我們隔著大同江的黃海道,被這廝打下了一大半。”
“這倒是個人才。他現在何處?”
“在黃州,離南浦不過一百多裡。”
“傳他過來,我有話親自問他。”
“遵命。”李公亮答道。
“說說這段時間我們收集的情報。”
“是!”
打開一張高麗地圖,李公亮指著說道。
“高麗分為六道一府,大同江以北,從南浦到長州的平安道,黃海道、江原道、尚慶道、忠洪道、全羅道,以及漢陽府。偽王李沢原本隻是偏安尚慶道,被占據漢陽的大興君連連逼迫,幾乎投海自儘。後來戰事逆轉,大興君兵馬大敗,退守清州。李沢趁機到東倭再借兵,以為前鋒,連敗大興君,攻占了全羅道、忠洪道和江原道。前年在原州,大興君兵敗身亡,其勢力土崩瓦解。”
“李沢趁勝入漢陽,席卷黃海道,當時為世子的高麗王隻能退守平壤,保有平安道一地。現在黃海道大部已經光複,江原道也有地方官員向平壤請降。”
“偽王李沢軍隊有多少?他雇來的倭兵有多少?”
“回四郎的話。李沢原本有軍隊七萬五千左右,在得知我天朝要援征後,征發各地青壯,手下兵馬驟增到了十五萬一千。但是良萎不齊,能打的不過四萬左右。樸壬勇屬下有一萬五千,打熊津鎮損失了三千,又殺了一千。”
“餘下的兩萬五千精銳,一萬五千在漢陽,由其妻弟,右領軍,禁衛大將南輝忠率領。一萬在尚慶道老巢,由其心腹,總戎使鄭師傳統領。倭兵雇了三次,第一次從大義和尼子兩家雇了一萬,第二次尼子家出了事,抽回去三千,李沢托人在九州又雇了四千。第三次是聞得我天朝援征,又去雇了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