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4058 字 10個月前

“我也是聽彆人說的,怎麼知道是真是假?”莫西曆撇撇嘴說道,“上一回我去營裡拉補給,聽同鄉鄭秀才悄悄跟我們說的,說是天朝王師和監國郡主在收買人心,應該靠譜。”

“莫是哄人的吧,哪有那麼多田地分?”閔夏生搖搖頭道。

“嗬嗬,這打來打去,打了這麼多年,死了多少老爺大人。再說了,這漢陽城裡都是逆臣,能保住命就不錯了,還想保住田地?算下來,這些田地就成了官沒的田地了,全在天朝王師和監國郡主手裡捏著了。”

“而且天朝的那些天使貴人們要我們高麗田地做什麼?監國郡主拿了田地去,總不能全拿去雇人種吧,總要分下來賞賜給功臣們和歸順的百姓們。那些大人們按結*分田地,平頭百姓就按負*分了。”

“能分得幾十負田地也不錯了。”王二豬悠悠地說道。

“是啊,有田地就是美事。”閔夏生和幾個兵丁在一旁附和著,滿臉的憧憬。

從此,王二豬、閔夏生等人日常最大的愛好就是趴在城牆後麵,看城外遠處民夫乾活。

漢陽城外沿著城牆已經挖出了兩道深一丈、寬兩丈的壕溝,中間擺滿了木鹿刺樁。最外麵的壕溝邊上則修了一道高一丈的土牆,上麵還立了一排齊人高的木柵欄。

漢陽守軍曾經組織過多次突擊,卻遭到了弓弩、火器的阻擊。尤其是火器,一炮過來,滿天的鉛彈能打得你血肉橫飛,再加上一排排的火槍,有多少人命都不夠填的。損失了數千兵馬,而且是漢陽城守軍最精銳的那一撥,卻沒有打退援征軍半步。守軍也泄了氣,加上城外的北漢山、仁王山和南山等高地還在,也就算了,撐得一天算一天。

隻是漢陽城原本有官民近十萬,又四處征集了不少兵馬,約有十二萬之眾,加上家屬差不多有二十五萬,每天人吃馬嚼的需要大量糧食。幸好早早地將江原道、京畿道、忠洪道等附近州縣倉庫的糧食運到了漢陽城,不至於斷了炊。但誰也不知道這城會圍到什麼時候,所以上麵對糧食越來越摳,兵丁們喝得粥也是日見稀薄。

遠遠地看出,民夫們除了挖一人多高的壕溝,還在壘土堆。土堆應該有十丈見方,離地麵有兩三丈高。周圍立著一人高的木牆,後麵是斜坡。這些土堆圍著城池一字排開,可以看得出,它們都正對著北漢山、仁王山、南山等高地,以及漢陽城牆和城樓。

後麵好像有在用木頭、石頭和泥土修築房屋,隻是隔得太遠了,看不大清楚。

民夫們乾得熱火朝天,不少人在這秋風瑟瑟的日子光著膀子,滿身是汗。喊著口子,排著隊,一個個中氣十足,乾勁十足。哪有一點給官府做事的樣子?比給自己家修房子還要上心。

吃飯的時候,是王二豬等人最遭罪和又最愛圍觀的時刻。

那些民夫席地而坐,圍成一圈,每人拿著兩個碗口大的雜糧饃饃,一個個啃得咬牙切齒,十輩子餓死鬼投胎的一般。中間連水都舍不得喝一口,非要吃完了才喝幾口水。掉了些渣沫在地上和身上,民夫也要小心地撿起來吃掉。然後小心地把省下的一個饃饃用布包好,拴在腰間。

晚上是吃飯,一碗雜糧米飯,下飯的多半是青菜蘿卜,十天八天間會加一兩條三四指寬的魚。隔上個把月,居然喪心病狂地加餐豬下水或羊雜碎等葷菜。每到那一天,守軍都會躲在跺牆後麵,一邊聞著那讓人流口水的香氣,一邊喝著稀粥,順便把城內當官的,城外的民夫全都罵了一遍。

這一天,王二豬察覺到有些不對,對閔夏生說道:“今天外麵怎麼加人手了?看上去警戒得很嚴啊。”

“應該有大事吧,說不定是什麼大人物過來巡視。”閔夏生懶洋洋地說道,他趴著跺牆上,漫不經心地看著外麵。突然間眼睛瞪得大大的,看清楚情況後連滾帶爬地跑去報信。

*負,結,是朝鮮曆史悠久的田地計量單位,以產量折算田地麵積,源自春秋戰國的齊國。基礎是所謂的“把”,即指能產一把穀穗的土地;十把為一束;十束為一負;百負為一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