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儘(三)(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408 字 10個月前

李公亮心中一凜,馬上應道:“殿下,屬下明白了。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此言乃真知灼見,一語中的。有了這句話做指引,屬下知道該怎麼做了。”

“重明知道就好。你在京師裡的工作不輕鬆啊。”

李公亮笑了,“殿下的京師改造計劃屬下看了,大手筆啊。以京華、燕山兩所大學堂為核心修建玉河大學區;自來水廠和供水管道;各街坊小學和各縣中學修建完善;街道改造;外城擴建;還有地下排水隧道和管道的修建鋪設;京師附近六河河道疏通、堤壩等水利的營造,總共七項大工程,需要三年內完成。確實有一定難度。”

“是的,所以我讓你先成立市政廳和規劃署,這些是大工程,也是你的大考。重明,你可要用心做了。”劉玄意味深長地說道,“淳之在東南主持田地戶籍點檢,財稅改製,也是責任重大。你和他是我的左膀右臂,所以比其他人的擔子更重些。

“有殿下的支持,屬下必定竭儘所能。”李公亮停頓了一下問道,“殿下,京遼鐵路在營造,遼東、灤州、江蘇、兩浙數十家工廠在擴建,天津塘沽港、江蘇上海港、兩浙明州港在擴建,臨榆、塘沽、上海、金州四家船廠在擴建,水師遠洋艦隊、捕鯨船隊、探險船隊、武裝商船隊都在擴編。各處都在拚命地招募人手,屬下擔心,青壯被抽調和吸引去了這些地方,田地沒人耕種,過得幾年,就怕糧食產出減少,那就是大事了。”

“重明,你記得最新的彙編數據,全國人丁有多少?”

“丁六千七百九十一萬,人口一萬萬六千五百三十七萬。”

“田地呢?”

“七百四十七萬八千六百頃。”

“重明都記在心裡啊。田地合起來不過七萬萬畝左右。一人能攤到六畝多。但是重明也是知道的,這裡麵有旱地、有輪耕地、有棉地等等,算下來一個人能攤到兩三畝田地種糧食,其實還是地少人多。實際上我朝農田最大的問題不是勞力缺乏,而是兩點,一是分布不均衡,二是出產太低。”

“有的地方,如東南三吳、中原。關中,土地肥沃,卻人口稠密,人均攤不到一兩畝,加上地主鄉紳收斂田地,農田集中在大戶人家,普通百姓隻能以做雇工,成了佃戶。有的地方,如河西隴右,倒是地廣人稀,百姓倒是能有數畝田地,可惜土地貧瘠,出產偏少,百姓艱難果腹。”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調配,地少人多、土地貧瘠的就儘量遷走,我朝這麼多土地,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土地,乾嘛盯著鼻子底下那麼點東西。其次就是搞水利建設,官府規劃和投入,組織民夫營造河渠水壩,去澇防旱。”

“然後就是提高產出效率。肥料,耕種技術,農具,糧種,方方麵麵都跟上,一點點把畝產給拱上去。最後一點就是組織互助社。”,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