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351 字 10個月前

“還有個問題,縣令多是進士或舉人出身,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可能都不在話下。卻要他們去斷案,就太勉為其難了。世上也隻有這麼一個劉青天,神目禦史。更讓人生畏的是那浩繁的律法,引用哪一條,如何把握度量,都是大問題。你叫一個縣令在管理民政之外還要去處理司法審判,問題就大了。所以師爺差役勾連,包攬訴訟,徇私枉法,比比皆是。”

“現在把大理寺獨立出來,各省判官、推官、司直專理司法審案,權責獨立,要求精通律法,以專精而行專職。都察院不再糾葛與彈劾大權,專職律法監督之權。中樞以監察廳監督軍政機構,地方以檢察廳監督律法執行。除了分權製衡外,應該可以確保司法公正,辦案有效了。”

聽完楊翯的話,楊慎一點點頭道:“三郎這一點看得很透。司法獨立出去,再把執法權柄賦予刑部下屬的警政署,監督權賦予都察院,編修律法大權儘收於資政院,確實有各司其職、相互製衡的意思。這也符合劉四郎往日的想法和思路。除此之外,你還看到了什麼?”

楊翯想了想又說道:“地方改製,州改郡,倒是無關緊要。中樞改製,以尚書仆射領六部尚書組閣,分領十六司侍郎,算是一招妙棋。從此後,中樞各自分權製衡,內閣掌行政之權,樞密院掌兵馬之權,資政院和通議院掌立法和財賦之權,大理寺掌司法之權,都察院掌監察之權,正如父親所言,各司其職,除了製衡外就是四郎常說的提高效率,專業化。”

“沒錯,三郎你算是摸到門徑了。各司其職,嗯,四郎所說的專業化,這一點可以說是君王製衡之術,做臣子的誰也不能在這點上有異議。”

楊翯點點頭。是啊,君王行製衡之術就是防止臣下擅權專橫,你卻有意見?什麼個意思?想當梁冀曹操嗎?

“可是你可知這裡麵埋的伏筆?”

“還請父親解惑?”

“專業化,顧名思義就是起用精通各權職的人才了。精通律法、精通度支、精通經濟、精通礦業、精通製造、精通營造等等不一。你在看看京華大學、燕山大學、遼陽理工大學、金陵大學設置的各學科專業。還有在灤州的礦工學堂,臨榆的船舶學堂,遼陽的鐵道學堂。你細細品一品。”

楊翯低頭想了一會,猛然間抬頭道:“父親,這,這,這都能一一對得上。”

“都是早有預謀的啊。當初辦這些大學,聽到有官做,那些應試得中的舉人們還興高采烈的。隻是在分學科專業時,都是懵圈的,除了少部分按照愛好自願之外,大部任由上麵調配。很多人是非常不滿的。”

“分到經濟律法的勉強還能想得通,有分到製造、營造的都在嚎啕大哭,隻恨沒有用武之地。現在你看,中樞有工業司,地方有工業廳局,還有各大官營廠礦,都有他們的用武之地。隻要做得好就是政績,就有升官的機會。那些士子們定會趨之若鶩。”

“父親所言極是。大部分士子都是學而優則仕。以前科試隻集中在四書五經,所以大家都去讀四書五經,其餘的一概不管。現在四郎把做官分得很細,按科分錄。那些士子就會自覺去選律法還是經濟,工礦還是營造。這些人為的就是當官,卻不去管考什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