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村的名氣大了,徐庶自己名氣也會水漲船高,憑著平定湖陽賊匪的事跡,懂軍略的名聲會遠遠傳出,這對徐庶以後的仕途大有幫助。
“不過隊伍人數多了,會給武器糧餉造成很大麻煩。眼下咱們武器尚且不全,到時總不能所有人都拿著竹矛和賊人作戰吧?”徐庶說道,“還有糧餉,雖然在葛崗繳獲了不少錢糧。但是隨著三水村人數的增加,這些錢糧絕難持久,還是應該早作打算。”
張淼道:“錢糧的事情元直兄不用掛懷,眼下錢糧還能堅持兩月。過些時日,我會派瑾叔帶著我三水村特產前往襄陽,賣了了特產換取糧食,再加上咱們會繼續清剿賊匪,從匪巢裡繳獲錢糧供養自己,總能堅持下去。
等到開春,父親會帶著全村人繼續開荒種田,湖陽縣令已經準許我三水村開耕無人荒地,隻要有人,總能開出足夠的田地。等到夏季秋季,糧食收獲之後,我三水村便兵精糧足,再無憂慮。
至於武器,我已經通過鄧邑采買了數百斤鐵料,並且聘請鐵匠,就在我三水村開爐打製武器。而且湖陽令程苪也許諾,準許咱們在湖陽縣購買鐵料牛皮。”
“三水特產?”徐庶笑道,“賢弟可是指那蜜燭?這東西物稀為貴,若是大量販賣實屬不正常,賣不上高價不說,若是讓人知道其中秘密就不好了。”
在三水村這些時日,蜜燭的事情自然瞞不過徐庶,徐庶清楚的知道,那並非真正的蜜燭,而是從樹上刮下來的。作為能當做貢品的東西,蜜燭原本就罕見,你一個小村子,偶爾弄到一些算是運氣,接二連三的弄到蜜燭,那就不正常了。若是秘密讓人知道,就不值錢了。
徐庶顧慮的張淼自然也清楚。
“元直兄不必擔憂,我三水村能拿出來的不僅是蜜燭,還有香皂。這玩意也隻有我三水村能製作,價值不在蜜燭之下。”
“香皂?”徐庶愣了一下,點點頭,不再多問了。蜜燭的事情他偶然得知,並非特意打聽。而香皂張淼捂得甚嚴,村中知道的人沒有幾個,既然如此,徐庶也就不願多問聽。
“香皂剛製作出來不久,回頭我拿幾塊過來讓元直兄用。用以洗手洗澡,最是方便不過。”張淼笑道。
徐庶搖搖頭:“不用了。這件事關係著三水村的錢糧,知道的人還是越少越好。所謂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譬如那蜜燭的秘密,現在知道的人就太多,我早想勸說賢弟注意保密。”
張淼笑道:“那蜜燭本是蠟燭,樹上就有的東西,自當為天下百姓所用。我三水村以之賺些小錢無可厚非,但若是長久的據為己有,卻是不妥。等我三水村徹底穩定以後,我便會把其中秘密公告天下,讓所有百姓都能點得起蠟燭,不再用會熏瞎眼的火把油脂照明。”
徐庶聞言頗為動容,歎道:“三江賢弟的胸襟,為兄自慚不如。”
對於一般人來說,有了蜜燭這樣賺錢的秘方,肯定要捂著賺大錢甚至把秘密永久的保留下去,傳給子孫。而像張淼這樣把秘方公布的行為,簡直就是視金錢為糞土。讓徐庶不得不感歎。
張淼傲然道:“蜜燭算得了什麼,我心中有無數可以賺錢的辦法,隻要能為天下百姓帶來好處,使得百姓生活更加的好,我願意把所有知道的都教給世人。”
“此言大善!”徐庶撫掌讚道。
徐庶並不認為張淼說大話,能發明出蜜燭和香皂的人,腦中肯定有著很多奇思妙想,這些時日,徐庶已經見識了張淼的傳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