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水學院(2 / 2)

漢旗不落 任國成 3794 字 10個月前

按照張淼的規劃,三水學院分初級和高級兩個等級的教育。

初級教育就是基礎階段,目的是掃盲,讓所有孩子都能識字、會簡單的算術。

至於教材,這些時日,張淼已經默寫出來了《百家姓》和《千字文》,統統寫在了絹布上。嗯,剿滅葛崗時候繳獲了不少布匹,其中白絹便有好幾匹,正好用作寫書。

再加上徐庶教授的《孫子兵法》,這幾本書已經足以讓孩子們認識大部分漢字。

至於三字經,張淼當然記得,隻不過其中有太多的典故,很多典故都是三國以後才發生,當做教材不好解釋。而即便千字文,張淼也把其中不合適的典故給修改了。

孫子兵法深奧難懂,便是徐庶很多地方解釋不清,作為教材讓孩子們學習並不合適。

但是考慮到這是一個戰爭年代,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會上戰場的,能早受一些兵法熏陶也是好的,張淼便把孫子兵法加入到了教材中。

至於張淼自己自然是能看懂孫子兵法的,因為他以前專門學習過,看過很多後世人的注解,而這些注解就印在他腦海中。但也就記在腦海中而已,論實際應用,他連徐庶都不如。

除了識字教材以外,張淼又花了好幾天時間,編寫了算術書。嗯,基本上把小學數學教材照搬了過來,隻不過把其中很多例子換做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理解的,譬如小明小紅改成阿仲、阿囡之類。

基本上就是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再加上解二元一次方程之類。能把這些學會,便可進入到高等教育階段了。

而高等教育,則進行了學科細分。張淼初步準備設立漢律、兵學、農學、工學、醫學等學科。

漢律科說是以漢律為主,實際上為的是培養基層官吏。這是未來的三水學院的根本,大量的人才都要從漢律科培養出。

至於兵、農、工、醫等學科,自然是顧名思義了。

當然,緊靠張淼一人,是支撐不了高等教育的。除了腦子中記錄有一些專業書籍意外,張淼對很多學科並不懂。

所以要想真正建成三水學院,必須得有大量的人才。人才哪裡來?張淼並未想好,不過現在學院中的孩子還處在初級教育階段,有的是時間想辦法。

至於高等教育的教材,這個倒是沒有問題。隻要把腦海中的書籍一一錄出,足以支撐一些學科。

在大學的幾年,張淼看過很多古代的書籍,譬如《天工開物》,譬如《齊民要術》,甚至《本草綱目》他都看過。

當時不過在圖書館隨意翻了一下,為的是增加一些知識而已,事實上翻過書後張淼自己當時都忘了裡麵寫的什麼。然而現在,這些書的內容仿佛刻在腦海中一樣,隨意一想便能響起裡麵的內容。

事實上,很多張淼以前看過的東西,哪怕隻是很多年前隨便看了一眼過後便忘的東西,現在都能想起來。讓他不禁感歎,穿越所攜帶的這個福利實在是太好了!

這些專業書籍,隨便那樣都領先於這個時代,僅靠這些書籍,再隨便網絡幾個人才,便足以支撐三江學院!

現在才建安五年,距離曹操大舉南下進攻還有七八年時間,也就是說自己還有七八年猥瑣發展的時間。

有這麼長時間,足夠自己培養出大量的人才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