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揚名立萬就在此時(第一更)(1 / 2)

漢旗不落 任國成 3582 字 10個月前

小清河自東向西從三水村北側緩緩流過,拐了個彎從南山西側折向南,十多裡後於唐子渡彙入比水。

每年的開春季節,冰雪消融,使得小清河的水比冬季漲好多,不過河道太窄,仍然不能行船,這也使得三水村人出行比較麻煩。名為三水村,實際上隻有小清河這一條不能行船的河流,實在是有些名不副實。

不過對三水村來說,這條小清河卻是幫了很大忙,村周圍數千畝的田地全部依賴它灌溉。因為和比水漢水相連,隻要比水漢水不枯,小清河便無斷流之憂。

在三水村周圍田野,溝渠密布,皆與小清河相連,都是用來灌溉所用。

然而最近,少族長張淼說動族長張裕,動用了二百鄉兵,又挖出了一道新的溝渠。從村西經過,約有一丈寬。在溝渠旁,有新設的水車,隨著渠水不停的旋轉。

水車轉動,帶動木軸旋轉,再通過木製的齒輪相連,把力傳送到水車旁邊的房子裡。

房子裡,裝有巨大的舂碓,在水力的帶動下,粗大的圓木碓高高的揚起,再重重的落下,撞擊聲中,已經在石灰水中漚了一個冬天的的竹子被打的如同柳絮一般綿軟。

整個深秋初冬,杜氏帶著村裡的婦女,砍了數以千計的竹竿,截斷為五尺長後,拋入生石灰池中漚了整個冬季。而現在終於到了造紙的時候。

這些已經漚糟的竹子被從石灰池中撈出,清洗過後再截劈開截為更小的小段,然後放入舂中,用水車帶動的木碓反複撞擊,直到打成粉絮狀黃澄澄的竹末。這些竹末會被倒入水槽中,形成紙漿。接下來的流程便是抄紙,用竹絲編成的席子在漿池中輕輕一蕩,濾掉水,便剩下一層薄薄的紙漿膜,乾了以後就是一張紙。

抄出的紙有1米高的時候,這時再需要用外力去壓乾紙中的水分,然後再把一張張紙扡開,這便是造紙的流程。

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整個流程有七十二道工序之多。而且很多工序都非常的考驗技術。譬如抄紙,用的力大力小抄出的紙張厚度絕對不同。

張淼用了兩天,把完整的人工造紙流程寫出,每個工序都非常完善。

但是工序可以輕易寫出,但想按照工序成功造出質量上乘的紙來,卻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張淼根本就沒有熟練的工人,彆說熟練工人,他連一個會造紙懂得造紙的都沒有,而張淼自己,也是隻會說不會做的假把式!

沒有辦法,隻能一點點的摸索。

張淼找來了村中性格最為穩重但又心靈手巧的張福,擔任造紙坊管事。張福原本是村中木匠,為數不多的手藝人,最是心靈手巧。

然後張淼撥了十來個壯丁、二十來個青壯婦女給張福,讓他帶著大家造紙。

“福叔你按照我寫的工藝慢慢做,不要怕失敗,隻要您能成功掌握住造紙術,便給咱們村子立下大功一件。”張淼安慰道。

張福卻苦笑道:“阿淼,我以前聽都沒有聽過造紙,隻能說勉力而為。”

張福沒有信心,張淼卻是信心很足,因為他知道,他寫的造紙流程足夠詳細,隻要能夠按照流程來,早晚能造出紙張。而且也不怕浪費,便是造出的紙張不合格,再化作紙漿重新造便是。

張淼之所以沒有親自監督造紙的整個過程,是因為他實在分不開身。剛剛立春,便有消息傳來,賊帥周倉率領數千賊兵從桐柏山殺出,再次向湖陽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